問:我是香港大學金融專業的研究生。在我身邊,有許多信仰基督教的朋友,請問,基督教與佛教在見解上有什麼異同?作爲一個佛教徒,我在和他們交流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答:香港近100年都屬于英國,在文化及政府理念的影響下,基督徒比較多也是正常的。
在見解方面,佛教與基督教的確有許多相同之處,比如,佛教教人以慈悲爲懷,基督教讓人有博愛胸襟,這些都是利他的理念。然而,不同的地方也是在這一點上:佛教的慈悲,遍及一切生命,不僅是人,也包括動物;而基督教卻認爲,動物是人的食物,我不得不說,這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差異。
不過,矛盾的地方可以放著。就像國家與國家的交往,雖然彼此有些觀點不一致,但高層領導在會晤時,都只贊歎對方的好處,矛盾似乎已經不存在了。同理,當佛教遇上了基督教,不同的地方可以忽略——畢竟信仰是根深蒂固的,誰也不可能因爲誰,就輕易改變自己的信仰。所以,爲了人類的福祉,大家應該共同合作、彼此鼓勵,宣揚一切善的理念。
善的理念真的很重要!基督教就是從善的理念出發,建醫院、辦學校,做了許多的慈善事業,這是我們很多佛教徒都做不到的。所以,我在不同場合中說過,我們佛教徒應該向基督徒學習。當然,也不是學習所有的行爲,而是有些行爲,就像慈善等。
對基督教而言,雖然我們佛教是異教,但異教中也有不共的教義,像菩提心、空性等,有許多可以交流的空間。所以,以後因緣成熟時,不僅是佛教與基督教之間,各大宗教的人士都可以坐到一起,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其實在這個世界上,各個宗教都有其魅力與價值,也有它生存的原因,完全沒必要互相敵視,甚至排斥、诋毀。假如非宗教人士都可以團結和睦,那宗教人士之間爲什麼做不到呢?
因此,在有些大學裏,如果基督徒比較多,你們也不要歧視我們佛教徒,不要非得把佛教徒拽入你們“神”的團體;而如果佛教徒的力量比較雄厚,也不要強行吸納非佛教徒,非要讓他們進入“佛”的國度。這種洗腦式的灌輸,在西方的認識裏,是很不道德的行爲。
所以,我們應互相尊重各自的信仰,與此同時,也應當彼此學習對方的長處。
香港大學問答『 2011年11月27日下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