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弟子代表臺灣的佛網向您采訪,能夠采訪您,我們感到非常榮幸。在臺灣,透過書籍和網絡等方式,拜讀您著作和教言的人非常多,許多人也因此認識了佛教、趨入了佛門,並進一步全面、深入地學習佛法。今天,藉此機會,想請教您有關于聞思修行的問題,祈請堪布仁波切慈悲開示。
許多人以持咒、念佛、誦經爲日常修行的主要功課,我們網站也舉辦念誦方面的在線共修活動。請問,在每一次念誦修法的開始、中間和結尾,應當如何發心與行持,才能使修法更加如法且圓滿,使自他都獲得最大的利益?
上師答:這個問題,其實是佛教中最根本的問題。不論是臺灣、香港還是內地各大城市,有很多佛教徒把佛法的核心涵括在念誦經文、名號和咒語上;或者,歸入到一些簡單的儀軌和儀式中。我認爲,佛教最根本的內容就是聞思修行,聞思修行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如果你沒有聽聞佛教的真理,而後沒有思維,直接就進入到修行的話,那麼,佛教的基本概念和知識,你就可能不懂。如果你不懂得這些,佛教的目標,佛教的核心和價值就無法體現出來。
比如,你在任何一個網絡或共修道場念經持咒,剛開始時,最重要的是要發菩提心,我們行持任何一個善法,都要發爲利益一切衆生的無上菩提心;中間以無緣空性的智慧攝持,如果做不到,也要專心致志地行持;最後,共修的目的不是爲自己健康、快樂、發財,而是爲天下無邊的一切衆生都得到無上的快樂,爲了這個目標而回向。這就是以叁殊勝來攝持善根。在行持念佛、持咒等任何一個善法時,叁殊勝都不可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