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怎麼來分析萬法的空性呢?
答:如果一切萬法都是實有的,那麼,它們的性質就應當固定不變。但事實卻並非如此。
比如說,同樣的一個聲音,有些人覺得它悅耳悠揚,有些人認爲它刺耳難聽;同樣的一瓶五糧液,愛喝酒的人認爲它色彩晶瑩通透,香味芬芳悠長,味道香醇爽口,倒在杯子裏的聲音猶如線泉叮咚,喝到肚子裏的感覺仿佛騰雲駕霧,真可謂色、聲、香、味、觸樣樣美妙;而對于了知喝酒過患與不愛喝酒的人來說,這些感覺就怎麼也不可能找到,聞起來辛辣刺鼻,喝起來苦澀刺喉,一喝到肚裏,就感到反胃,無論如何也不會有一點美妙的感覺。如果五糧液是實實在在的實有之物,就應當只有一種固有的本質,但實際上卻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對它的感覺都是不一致的。
這些道理證明,除了一個假合體之外,所謂的“我”與外境等等並不存在實有的本質,人們只是以分別念才把一種幻覺執著爲我與外境,只有在用佛教理論將其騙人外衣脫下以後,空性真相才能水落石出。
——《智慧寶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