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佛教徒究竟是應該和社會接觸,還是不接觸?
堪布答:現在世間當中,很多佛教徒缺乏與社會的溝通,對社會的關愛也不夠。比如一個修行人,出家以後一直在寺院裏面念經、禅修,對社會上的人,不管是有文化,還是沒有文化,都不願意接觸;即使接觸,也只是一些文化層次較低的人。我覺得佛教徒的責任,並不僅僅是使他們種下一個善根,結上一個善緣而已。
如果沒有真正的智慧,那與世間上文化素質較高的人進行溝通,則有一定的困難;若自相續當中,真正具足智慧和悲心的功德,那我們與世間任何有知識的人都可以自由地交流。
當然,交流的目的不是從自我的角度,鼓吹贊歎佛教的功德,宣揚自己所學的知識;其最主要的目的是從正理的角度出發,與具有邪知邪見的世間人溝通,令其相續中産生正知正見,因爲世間人對生死輪回等正理非常茫然,非常無知。
——《因明講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