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摩杓
護摩杓是密教修護摩法等所使用器具。
此物有大小二種,大杓又稱注杓,用于將供物注入爐中;小杓又作瀉杓、祭杓,用于將蘇油等供物瀉入大杓,或直接瀉入爐中。在《金剛頂瑜伽護摩儀軌》中說:“我今次應說注杓、瀉杓相。於此作成就,持誦者速獲。注杓一肘量,佉木令堅密,無孔穴應作,口應妙端嚴,橫當四指量,深量用一指,形如吉祥子,於中叁股杵,應令極端嚴,柄圍足人把,近口兩柄末,應作蓮花文。瀉杓長及圓,並及刻镂文,皆如注柄相,木亦如前說。或用佉陀羅,口用禅上節,旋匝爲其量,橫應一寸馀,深量當半之,於中作蓮花,亦或金剛杵。”
此中,注杓的一肘量者,即杓與把柄之總長,爲一尺八寸。現時多以熟銅作杓、木作柄。
吉祥子,古傳爲柘榴果。依《瑜伽護摩軌》所說,則大杓爲柘榴果形,以柘榴果含容多實,表金剛薩埵之萬德具備;杓內所刻叁钴杵,爲金剛薩埵之叁摩耶形,即標示心、佛、衆生叁平等之淨菩提心。小杓爲圓形,象徵圓滿之佛德。杓內刻八葉開敷之蓮華形表胎藏大日,或刻金剛杵(即五钴杵)表金剛大日;一傳畫有輪寶,是即大日之叁摩耶形,表普門之果德,大杓表金剛薩埵之因德,因此大杓不得直接酌蘇油等供物,必先以小杓酌之,後供大杓。
爲了方便放置護摩,在行者的右方多會放置名爲“杓休”、“杓安”的杓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