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不起疑,我認爲不足信。疑了,然後求證,體證了,然後才能信。但是佛家又講,不起信,不能得證。疑和信的關系,請賜教。

  問:不起疑,我認爲不足信。疑了,然後求證,體證了,然後才能信。但是佛家又講,不起信,不能得證。疑和信的關系,請賜教。

  答:關于疑與信的關系,以自然科學爲例來說,現代人應該都相信科學,從小就接受科學教育,但在學習科學的過程中,你心裏不可避免地會提出很多疑問。有疑問不說明你認爲科學不可信,信科學也不代表你對科學所有門類的知識完全通達,沒有絲毫不理解之處,或者你對自然界種種現象不再有疑惑。提出疑問並努力尋找到答案,是學習中重要的一環,這一求索的過程會增強你對科學的信仰,而對科學的信仰也會激勵你不斷去提問、求證和發現。在這裏,疑與信不但不構成矛盾,反而是互爲促進的,當然,前提條件是你相信科學,如果你根本就排斥科學,認爲科學是騙人的把戲,你就不會去學科學,更不會爲了獲得知識而提出疑問,你可能只會出于成見提出質疑批評,不爲澄清問題,只爲證明自己的封閉和排斥是對的。

  對佛法的信和疑,與此類似。信,首先是一種開放的態度。願意放下成見,換個角度看問題,才能有新的見識和理解。佛教說,唯信能入。其實不僅信佛如此,學什麼都是這樣。不揭開杯蓋或者杯子是滿的,都裝不進水去。抱著開放和接受的心態,才能學到東西。

  你相信佛陀的教法揭示宇宙、生命的真相,並不等于你立即就能理解並見到這個真相,你需要通過反複的聞思、提問、辨析、驗證去啓發自性智慧,使之流露顯發出來。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