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香
塗香(梵 vilepana、upalepana)爲古印度人的生活習慣之一。又稱塗身或塗妙香。即以香塗身,以消除體臭或熱惱。
《毗尼母經》卷五中說:“天竺土法,貴勝男女皆和種種好香,用塗其身,上著妙服。”又依《大智度論》卷九十叁、卷叁十記載,印度自古暑熱甚烈,人體易生臭氣,故其地風俗遂以旃檀木或種種雜香搗磨爲粉末,用以塗身、熏衣並塗地上及牆壁。
關于塗香的功德,《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卷十一載有:增益精氣、令身芳潔、調適漫涼、長其壽命、顔色光盛、心神悅樂、耳目精明、令人強壯、瞻睹愛敬、具大威德等十功德。
而在《毗尼母經》卷五中說:“六群比丘如俗人法,用香塗身,諸檀越嫌之,雲何比丘如俗人法。世尊聞已,製一切比丘不聽用香塗身。”所以沙彌十戒中也有著香華鬘、不以香塗身的禁製,可知佛製比丘、沙彌不得如世俗以香塗身。
除了一般的香外,經中也說能止息煩惱者,以戒德爲塗香。
《中阿含》卷十五<叁十喻經>中也說:“舍梨子!猶如王及大臣有塗身香、木蜜、沈水、旃檀、蘇合、雞舌、都梁。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戒德爲塗香。”舊譯《華嚴經》卷二十五中說:“淨戒以爲香,七覺爲華鬘,禅定爲塗香。”《大日經疏》卷八說:“複次若深秘釋者,塗身是淨義。如世間塗香,能淨垢穢息除熱惱。今行者以等虛空阏伽洗滌菩提心中百六十種戲論之垢,以住無爲戒塗之,生死熱惱除滅得清涼性,故曰塗香。”
以塗香供養諸佛、菩薩,亦能獲致大功德,故密教將塗香與阏伽、華鬘、燒香、飲食、燈明等並稱爲六種供養。《金剛頂經瑜伽修習毗盧遮那叁摩地法》雲:“次結金剛塗香印,以用供養諸佛會,散金剛縛如塗香,香氣周流十方界。真言曰:唵蘇巘湯儗。由于金剛塗香印,得具五分法身智。”
《成就妙法蓮華經王瑜伽觀智儀軌》,當運手印誦真言時,觀想印及真言不思議加持願力法中,流出無量無邊塗香雲海,遍塗諸佛、菩薩、一切聖衆淨妙色身及其刹土。由作此法,獲得現當來世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等五無漏蘊法身之香。
《蘇悉地羯囉經》卷上<塗香藥品>中,依佛部、蓮華部、金剛叁部,息災、增益、降伏叁種法,上、中、下叁種悉地,而分別揭示不同的塗香方式,即:“佛部供養諸香樹皮及堅香木,所謂旃檀沈水天木等類,並以香果如前分別和爲塗香。蓮花部用諸香草根花果葉等和爲塗香。金剛部用或有塗香具諸根果。”
先人所合成者,香氣勝者,通于叁部。或唯用沈水和少龍腦以爲塗香。佛部供養唯用白檀和少龍腦以爲塗香。蓮花部用,唯用郁金和少龍腦以爲塗香。金剛部用紫檀塗香,通于一切金剛等用。
肉豆蔻腳句羅惹底蘇末那或濕沙蜜蘇澀咩羅缽孕瞿等,通于一切女使者天塗香供養。甘松濕沙蜜肉豆蔻用爲塗香獻明王。用諸香樹皮用爲塗香獻諸使者。隨所得香用爲塗香獻地居天。唯用沈水以爲塗香,通于叁部九種法等及明王妃一切處用。
或有別作扇底迦法用白色香,補瑟徵迦法用黃色香,阿毗遮噜迦法用以紫色無氣之香。
若欲成就大悉地者,用前汁香及以香果。若中悉地,用堅木香及以香花。若下悉地,根皮花果用爲塗香,而供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