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第叁章 供養佛菩薩的法器 (華)

  華

  華(梵puspa)音譯補逝波。指植物的花,用以供奉佛菩薩。華象徵各種美好的意義,《華嚴經探玄記》卷一中說華有十種意義:

  1、微妙義,代表佛陀行德離于粗惡之相。

  2、開敷義,表德行開敷榮茂,自性開覺之故。

  3、端正義,表行持圓滿,德相具足之故。

  4、芬馥義,表妙德之香普熏,利益自他之故。

  5、適悅義,表殊勝妙德,喜樂歡喜無厭足故。

  6、巧成義,表所修衆德之相善巧成就之故。

  7、光淨義,表斷除諸障極清淨之故。

  8、莊飾義,表了悟因地莊嚴本性之故。

  9、引果義,表出生之因,生起佛果之故。

  10、不染義,表處世隨順衆生,而不染如蓮華故。

  《大日經疏》卷八中也說:“所謂花者,是從慈悲生義,即此淨心種子,于大悲胎藏中萬行開敷,莊嚴佛菩提樹,故說爲花。”

  在密教中,花也是修法時的重要供品之一,依修法之不同,則用不同種類的花。

  《大日經疏》卷七雲:“凡所奉獻,各隨諸尊性類及漫茶羅方位等一一善分別之,當令色香味觸適悅人心。其水陸水祥諸花,但可作折伏用耳。白黃赤叁色中,如來部類當用白色,蓮花眷屬以黃色,金剛眷屬以赤色。複次當如漫荼羅方位,圓壇者以白,方壇者以黃,叁角壇者以赤。複次諸佛用白,諸菩薩以黃,諸世天以赤。”

  在《蘇悉地羯羅經》卷上<供養花品>更進一步地說:“作叁種法中,當俱使用水陸所生諸種色之花。各色差別,依各本部善加分別,當以真言花奉獻。發是誓白:“此花清淨,生處複淨,我今奉獻,願垂受納,當賜成就”……若將花獻佛,當以香之白花者供養之,若獻金剛,當以種種香花供養之,若獻地居天,以隨處所取之種種諸花供養之。”如此舉出獻花之名稱,並指示使用于各種修法。經中並說如上的花中,白者用于扇底迦法,黃者用于補瑟徵迦法,紫色用于阿毗遮噜迦法。在如是花中,味甘者用于扇底迦法,味辛者用于阿毗遮噜迦法,味淡者用于補瑟徵迦法。

  在經典中常見到四種供佛的天華,即:1、曼陀羅華(梵mandarava),即白蓮。2、摩诃曼陀羅華(梵maha-mandarava),即大白華。3、曼殊沙華(梵manjusaka),即赤華。4、摩诃曼殊沙華(梵maha-manjusaka),即大赤華。

  《法華經》卷一<序品>中說:“是時天雨曼陀羅華、摩诃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诃曼殊沙華,而散佛上及諸大衆。”

  除了以上四種天華之外,還有四種蓮華也是珍貴的供花,即:1、優缽羅華(梵 utpala),即青蓮華。2、波頭摩華(梵 padma),即紅蓮華。3、拘物頭華(梵 kumuda),即黃蓮華。4、分陀利華(梵 pundnarika),即白蓮華。

  此四種蓮華皆極珍貴。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