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心靈的資糧 - 目錄 序言

  

心靈的資糧

  

  阿姜 查

  

----------------------

  

修行的直接方法是去擁有正念sati。

  

如果有五分鍾你沒有正念,你便是瘋了五分鍾。

  

  

心靈淨化的道路非常簡單,不需要解釋的太多。

  

放下一切是非得失,人事物一如本然;

  

這就是我修行上所作的一切。

  

----------------------

  

目錄

  

序言

  

法的戰爭

  

了解毗奈耶——律

  

維持標准

  

正確的修行——有規律的修行

  

正定——在活動中離執

  

色欲的洪流

  

智慧的泉源——感官接觸

  

聖者的標准——“不確定!”

  

超越

  

佛法教導

  

----------------------

  

  序 言

  

  阿姜查法師最具特色的教導之一是他對僧團的強調,並用它來當作一種佛法修習的方法。對于教導在家居士,他的獨特才能是不容否認的——無論是單純的農夫或是大學教授,各行各業的人他都能出色地與之相交流。而他以教導及建立團結的僧團所獲得的效果,也明白地顯現在環繞著他成長的許多寺院上——既在泰國也在後來的英國、澳洲、歐洲和其他地方;若要使長期的成效被實現,阿姜查預知到在西方國家建立僧團的必要。

  《心靈的資糧》這一本書是他在泰國爲僧團開示的集子——在他自己的寺院巴蓬寺以及一些分院,給予比丘僧團、佛教僧侶們的訓誡。在家的讀者應該謹記這個事實:這些開示並不是有計劃性的,也的確不能供作對佛教和禅坐修習的一種入門;它們是寺院的教導,主要涉及出家人的生活形態和特殊狀況的問題。在聽衆方面佛教的基本之知識已是被假定的;以它們在“服從”和“舍離”上的強調,對于在家讀者來說,許多的開示便因此看似奇怪甚至令人感到畏縮了。

  對于在家讀者,將這些開示時的環境牢記在內心是有必要的——崎岖、簡樸、貧困的泰國東北角,是大多數泰國偉大禅坐大師的出生地,也幾乎是整個叢林寺院傳統的所在地。東北的人是被這種環境磨練成強健樸實且溫和有耐心的;也因而使他們成爲適合森林比丘生活形態的理想之人。在這種環境中,于小小的廳堂內點著微弱的煤油燈,被聚集一起的比丘們團圍著,阿姜查在爲他們開示。

  法師的訓示通常都在隔周一次的誦戒結束之後,其中內容會視當時情況而定——修行上的松懈、有關對戒條的疑惑,或只是談到“不開悟”的一些行爲。在以簡樸和少欲爲特性的生活形態中,容易發展成一種自滿,因而給予開示以激發勤奮努力是一種經常的事。

  不像大多數西方人所孰知的有系統的教導,這些開示本身都是自發性的省思和訓誡。也因此,聽衆需要當下付予全然的注意力,並在自己的修行上反省,而不是藉由機械的背誦來記憶這些教導,或是以邏輯觀點分析它們。依這種方式,聽者變得能夠警覺自己的缺失,且學習如何盡可能地將老師提供的善巧方式放入精進中。

  雖然主要的用意是爲了寺院的住衆——無論是一位比丘、比丘尼或沙彌,但有興趣的在家讀者也可以從本書中,無所疑惑地得到許多洞察佛法的修行。而最最起碼,也有法師阿姜查個人修行的許多轶事充滿書中;這些都能單純地當作傳記題材來讀或是當作對修行的教導。這,全都是心靈的資糧!

  從這本書的內容看來,心的訓練並不像許多人所認爲的,僅指阖起眼睛坐著或使禅坐技巧熟練這麼一回事,而是如阿姜查所說的,絕大的舍離!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