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1): Citta 心
法句經:第叁品:心品, 第叁十六偈頌
Sududdasam sunipunam yatthakāmanipātinam
Cittam rakkhetha medhāvī; cittam guttam sukhāvaham.
心極難見極度微細,隨著喜好飄蕩停留。
且讓智者防護其心,受護之心帶來快樂。
各位信衆們,佛陀教導這首關于心的偈頌。它的意思是:
Sududdasam的意思是很難看見,
sunipunam的意思是極度微細,
yatthakāmanipātinam的意思是隨著喜好的目標飄蕩停留,
Cittam rakkhetha medhāvī的意思是如果智者防護其心的話,他就會得到快樂。
所以,這偈頌的意思是心是很難看見的,它是極度微細的。它隨著喜好的目標飄蕩停留。智者防護其心,就會在生命裏得到快樂。
有一次,在佛時代有一位尊者到街上托缽。那時有一個富有的年輕人看到這位尊者托缽時,眼簾低垂,很祥和的儀態,。他看起來非常的平靜和很有啓發性。
當其他人走在街上時,他們都沒有自製。這年輕人他可以看到這尊者的不同。他就想要請教尊者。有一天,他去到尊者的面前他說,“尊者,我感覺尊者很平靜和快樂。我們在家居士有很多的財産,可是我們都不快樂因爲我們要保護我們的財産。有時,我們需要罵工人。所以我們的生命都是焦慮不安的。尊者能否教我一些法讓我變得快樂嗎?
尊者知道這個人有智慧但是他不是佛教徒,所以如果他教他很多東西,他是無法學到的。所以他只教他慷慨,教他布施東西給別人,布施食物給僧衆,布施東西給窮人。尊者也教他應該每天省思他的所做的一切事。他明白後,就開始布施和省思他的布施。他這樣子培育布施一段時間後就得到了快樂。
過後,他又去見尊者,問他:“尊者,現在我因爲實行慷慨而感到快樂。如果尊者可以再教我一些其他的東西我也願意修習。”
尊者知道他的心已經逐漸傾向于佛法,就跟他說:“信徒,佛是這世界上最崇高的。他是完全證悟的,他是平靜的,他是有力量的,他是人,天神,梵天神和一切衆生裏最崇高的,你現在以念誦Buddham saranam gacchami,我皈依佛來皈依他,你應當一天裏省思它很多次。“
接著尊者說:“世尊的教法是很純淨的。如果你跟隨他的教導你一定得到平靜,了知苦的熄滅,所以你應皈依他的教法及念誦Dhammam saranam gacchami我皈依法,你應當一天裏省思它很多次。”
尊者接著說:“佛陀的弟子也跟隨著同樣的教法而得到一樣的平靜,快樂和智慧,你應皈依佛陀的跟隨者和念誦Sangham saranam gacchami我皈依僧,你應在一天裏省思它很多次。“
這年輕人省思他的修行,然後就得到更多的快樂,現在他爲他的修行感到快樂,過後他又再去見尊者然後告訴他“尊者,現在我對尊者的教法感到很快樂,請教我更多的法,尊者隨後教他五戒和教他省思他的戒行,他就守五戒和省思它們。當他訓練了幾天後他覺得比以前更快樂。
過後他又再去見尊者,對他說:“我現在比以前快樂,請再教我更多的法”。尊者就教他八戒,這年輕人就練習八戒。
過後他又去見尊者請教其他更有功德的修行。尊者就教他十戒,這是在家居士可以訓練最崇高的戒。他就守了十戒,然後得到了更多的快樂。
他又再去見尊者和問他:“尊者,我現在可以修習什麼來提升我的平靜?”尊者回答說:“現在你可以出家。”所以他就把他的責任交給他的家庭,然後來寺院出家。
出家後他的戒師一整天都教他戒律。當他去他的師父那裏,他的師父就教他阿毗達摩。現在他需要學習很多東西,他的快樂開始減少。心的沈重逐漸增加。他想“我如何能學習這麼多東西呢?在我的出家之前,我是快樂的。現在我沒有得到那種快樂了。我應該要求還俗了。”他就去跟師父要求還俗。他的師父就說,“讓我們到佛陀那裏詢問。”
師父就帶他到佛陀那裏然後說道,“尊者,這是我的弟子。他要還俗。請勸告他。佛陀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後就告訴他:“與其學習戒律和阿毗達摩,你可以只是做一件事嗎?”
他回答:“可以,一件事是容易做的。”然後世尊說,“那你堅守你的心念。把善和不善的心念分開。除掉那些不善的然後全部的學習就在那裏。”他說:“那對我是很容易的。”
佛陀就教導了他,導師在這場開示前念誦的偈頌。那就是,
心極難見極度微細,隨著喜好飄蕩停留。
且讓智者防護其心,受護之心帶來快樂
當這年輕人聆聽佛法時,他得到了更多的專注力,更多的智慧,他證悟阿羅漢道果。
世尊對心也有很多不同方式的解釋。他教導:
Vicittakarana Cittam, attano cittataya va;
Citam kammakilesehi, citam tayati va tatha;
Cinoti attasantanam, vicittarammananti ca ti
Vicittakarana Cittam的意思是心可以製造很多美麗的東西。這個時代我們都在用很多創新的東西。這些東西都是心計劃和設計的。
attano cittataya的意思是心會自己製造美麗的影像。它有時快樂,有時不快樂,有時善,有時不善 ,有時有智慧和有時愚癡。這是相同的心但是很多顔色。
Citam kammakilesehi的意思是通過過去的業和現在的煩惱産生這個心。
attano cittataya的意思是這個心保護五蘊,所以它給它食物,令它睡覺,走路,玩耍等。
Cinoti attasantanam的意思是透過造好和壞,善和不善業,心路過程一生又一生地繼續。
vicittarammananti ca ti的意思是通過看,聽,嘗,聞和觸它取很多美麗的目標。
Cinteti cittam的意思是因它在想著目標,所以心叫做cittam
Vijjanatiti atho的意思是它辨識東西。
法句經:第一品:雙品, 第一和二偈頌
Manopubbagamā dhammā, manosetthā manomayā;
Manasā ce padutthena bhāsati vā karoti vā,
Tato nam dukkhamanveti cakkamva vahato padam.
諸法以意爲前導,以意爲主,由意所造。
若人以汙染之意說話或造作,
從此痛苦跟隨他,如車輪跟隨拉車(之牛)的腳。
Manopubbagamā dhammā, manosetthā manomayā;
Manasā ce pasannena, bhāsati vā karoti vā;
Tato nam sukhamanveti, chāyāva anapāyinī.
諸法以意爲前導,以意爲主,由意所造。
若人以清淨之意說話或造作,
從此快樂跟隨他,猶如形影不離。
因爲做錯事,他受苦。有時,它是精神上的痛苦或身體上的痛苦如眼睛的疾病,耳朵的疾病,鼻子的疾病,身體的疾病,各種疾病都會跟著他。
此外,如果一個人以一顆善心來做事情,各種快樂跟隨他就像影子一直跟隨著他。他得到健康,長壽,智慧,快樂因爲他以一顆善心來做好事。
如果一個人控製和保持善心,他得到戒行的快樂,這叫做 anavajja sukham。當他控製他的心,他有正念的守護六根門,所以他會得到快樂。他會有智能,他的記憶也會提升。
他尋找僻靜的地方來培育定力, 然後得到初禅,二禅,叁禅,四禅,無色界禅。所以,他會得到快樂。他也可以培育神通。他也培育觀智和得到觀禅的快樂。
世尊說:
Naham bhikkhave annya dhammam pi sammanupassami yam evem bhavetam bahuli katam mahato atthaya samvattati ti. Yaditam cittam bhikkhave.
如果任何人培育他的心,他可得到世間和出世間的快樂。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比培育心能帶來更多的利益。我們全都可以培育心和得到快樂。在那位尊者聽佛陀教導法的當天,他證得了阿羅漢果。我們應該遵守我們的戒和時時反省我們的戒。我們從戒德中得到快樂。我們可整天培育慈,悲,喜,舍。這也會帶來快樂。如果你想要得到快樂,那就培育善行。你就會得到快樂。
所以,信衆們,我們應有智慧的多造善行,通過身,語和意增加善業。我們應嘗試時時刻刻給我們的心好的東西,那未來你一定會得到快樂和智慧。當我們的波羅蜜成熟,我們就可得到不動搖的快樂,涅般。
我祝福你們,全都可培育你們的心和得到最高的快樂,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