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音希聲 一、元音老人書信 答鶴壁付運海居士

  答鶴壁付運海居士   

  …… 認識了鶴壁市同道齊志軍,從而走上了正路。在他們的幫助下,我先後閱讀了《金剛經》、《心經》、《圓覺經》、《楞嚴經》等幾部經典佛經,終于找到了夢寐以求的真理,認識到衆生本自清淨圓滿,只因一念無明迷失了本性,生起妄心,在六道輪回中流轉,不能自拔解脫,所以應早滅妄念,一心向佛,方能明心見性,入于如來大光明藏,永離生死苦海。

  但理雖明了,悟卻難入,而一心向道,求師心切,遂不揣淺薄,冒然寫信給您,望慈航普渡,收我這個弟子,授我法門,使我早日成就,覺悟圓滿,以便向更多的衆生宏揚佛法,使大家脫離苦海。

  (另:我于陰曆6月19日向志軍求法,他說:“我沒資格授法,只可傳你四臂觀音法,可暫修……”。)

  

  運海仁者:

  閣下般若根器甚好,此路走得。但現在所證,只是過路客人,非是本主。祈好好用功,將來自有大成就,河南有這許多善根人,欣慰何似!望大家好好用功,不須來上海見我,按法修行即是了。另有一信,祈轉志軍。

  中丁

  9月4日

  

  恭敬頂禮上元下音師父:

  上海告別師父歸來鶴壁後,轉眼已叁個多月了。師父的形象和教誨常萦繞眼前,已成爲我修行的指南。您灑脫豪放,佛光普照,象陽光春風,毫不悭吝地分給每一個求法的人。您慈祥平易近人的態度,平凡的生活作風,使我想起《金剛經》開頭寫釋迦佛樸實的生活,借以顯示無字之法的妙用,更深地體會到“平常心是道”、“運水搬柴,無非神通”,從而掃除了那些玄妙的妄想,無形中樹立了菩提心,培養了正見。這是師父不說而說的真經,永遠成爲我學習的榜樣。

  從九月至今,我一直按師父教的方法修行。現已修完了六印兩個循環,剛開始修四印(專修),並學習座下觀照、起用。但有幾個問題有疑惑,請師父垂教:

  ① 打座時“心念耳聞”不如法,不知念時應注意哪個部位,是心、耳或心耳同時注意,我有一段時間有點上火和頭暈,是不是要領不對?

  元音上師批語:不是注意哪個部位,而是靜聽心持咒之無聲之聲,也就是字字從大腦過,但不可太緊,若覺頭暈,應下觀,注意腳底湧泉穴,即可免去上火之弊。】

  ②座下觀照也有頭暈的現象,我請教志軍師兄,他說是不是太注意腦部的結果。這是不是練功過程中必經的階段呢,還是我方法不對呢?正確的方法是什麼呢?

  元音上師批語:下座觀照,是念起不隨,境來不染,不是注意腦部。

  ③王相六師祖《乙亥講演錄》和師父注《佛心經》中都提到“十種心持”最爲重要,舍此不能成佛,那麼應該怎樣把它落實到修行中呢?

  元音上師批語:就是你起心動念時,接人待物時,行動施爲時,處處以利益他人爲念,心空無住爲行。】

  另外,我擬定了一個修行的計劃及對修法的認識,不知正確與否,請師父指教改正:

  ①修心中心法的態度:心中心法乃無相密乘,它彙集了諸宗優點,是末法時代度衆生的利器。我有機緣遇此正法,當發大願:至心信持,絕不退轉速證佛果,救度衆生。

  元音上師批語:這當然重要。】

  ②修心中心法的目的:明心見性。

  元音上師批語:圓證佛果。】

  ③修心中心法的方法:座上叁密加持,培養定力,打開本來,親見自性。座下時刻觀照,從體起用,磨練習氣,證成佛果。

  最近聽說師父爲弘法去了北京、南京等地,四處奔忙,不辭勞苦。我謹代表鶴壁弟子們遙祝師父保重身體,長住世間,弘法度人,慧日高懸。

  鶴壁弟子 付運海(請師父賜)法名:

  1993年12月20日

  

  恭敬頂禮上元下音師父:

  弟子去年九月份去上海向師父求法前曾修過兩個月六字大明咒,有過一個境界,師父說是:“過路客人,非是本主”。弟子愚癡,不知所以,乃以爲真有個主人在,于是辛勤修法,終日觀心,期圖找到“主人公在什麼處”後看《略論明心見性》“證體啓用”一章,始知當時“能所雙忘,而又靈明常知”不正是真如自性嗎?客人與主人原來是不二的,于是便認這個“靈知”爲自性,在日常中用此“知”來觀照,以期在日用中時時出現,然終不得法,心亦不安,常懷疑慮。今年叁月份有一天在志軍師兄家談到觀心問題時,聞聽志軍說:“從外入者,不是家珍。”這句話時,忽然蓦地回首,狂心息下,始知以前認的那個靈明常知恰恰是無明(一念認明正是認賊作子)。原來“真心”亦是了不可得,若有絲毫所求心,便成“金屑落目”。現破此無明,才深刻體會到起心動念行起坐臥無不是自性的妙用,妙用與自性不一不異,一切無住,歸無所得也。當時心中生起無限喜悅,遂寫了四句話,以述感慨:

  衆裏尋他百度,始知蓦然回首。

  客人原是主人,理悟還同證悟。

  元音上師批語:說甚理悟證悟!

  雖然,弟子也只是明白了一個修行的方法而已。現定力不足,慧力尚淺,事上有很多透不過。但弟子堅信:心無所求,力量自然增長。雖不言修行,然生活的整個目的和意義便是修行,舍此更無他門。以上弟子說得正確否?請師棒喝!此致

  元音上師批語:如是如是,切不可得少爲足,須綿密保任,長養聖胎。迨其成長,方臻玄奧。中丁4月26日】

  弟子付運海 頂禮

  1994年4月12日

  

  恭敬頂禮上元下音師父:

  上信中師父“說甚理悟證悟!”一句給弟子敲一警鍾。弟子原意是:有了能所雙忘的境界後見解才更深刻。由修法中得到的見解才不至于被境界隱瞞,即修證到了才是真見地,真正的見地才能指導修證,理與證是非一非異。于是有理悟、證悟之句。經師猛喝,弟子警醒因妙高頂上從來不容商量豈有一、二,弟子說二說叁,早非是也。故重擬一偈,請師棒喝!

  踏遍青山爲尋他,元音上師批語:屈!】

  幾度風雨欲還家。元音上師批語:可憐生!】

  蓦地回首天正藍,元音上師批語:已遲八刻!】

  青山元音上師批語:大地】處處是鮮花。元音上師批語:這消息從那裏來?!】

  師父“綿密保任,長養聖胎”之教誨,弟子永記。但保任之功,最稱綿密。弟子遇境常常打失覺照,似有力不從心之感。不知有對治之法嗎請師父指導。元音上師批語:此定力不足之咎,應多多打坐增長定力。暇時,可打九座或打七。】

  師父在開示中曾說禅宗之保任與密宗之妥嘎有異曲同工之妙。若在日常中須綿密觀照,若專修須妥嘎觀光法。弟子想專修妥嘎,只是修法時間(算上六字大明咒)才十個月,定力尚不足,有大礙乎?請師明示。

  元音上師批語:修妥嘎須脫産閉關,不是一面工作,一面修法可以成就的。】

  我與妻子商量不准備要孩子。她性多憂愁,我教她修六字大明咒約半年多了,她感覺良好,漸漸地也愛看經書,聽道理了,生活大爲改觀。只是打坐時嘴裏老打長呃,象從肚裏返上來的氣流,也無不適,或半小時或1小時。坐多長時間打多長時間,半年多都是如此,不知是怎麼回事,該怎麼辦?以法對治或聽之任之,請師指示。元音上師批語:此腹內氣流不通之故,亦宿障也,可練習深呼吸,清晨黃昏各練一次,每次呼吸30次,愈慢愈好,吸氣時收腹提肛,呼氣時先鼓腹後收腹松肛。約一月,即可痊愈。】最後致師父安康。

  弟子付運海頂禮

  1994年5月2日

  

  恭敬頂禮上元下音師父:

  師父問弟子:“這消息從哪裏來?!”弟子答:“若說消息,便非消息。既無動足,何有去來?!”有詩爲證,請師指點。

  踏破鐵鞋枉受冤,騎驢覓驢實可憐。

  得失昭然夢未醒,長短計較總不堪。

  莫問消息來源處,且道揚眉瞬目邊。

  靜觀水盡雲散時,縱橫無拘任隱顯。

  弟子近來飯量大減,多吃反不舒服,但定力卻有所增強。從五一節以後,每天早上打兩座,並不覺困難(因以前曾試過每天兩座,力量不夠,堅持不下來)。估計照此半年後即可每日坐叁、四座,再過叁四個月即可打滿千座(中間有機會即打七)。……

  

  恭敬頂禮師尊:

  幸蒙師尊慈悲傳法開示,弟子經叁年修法參究,識得一念不生而了了分明的覺性,即吾人的本來面目,且知日常動用,嬉笑怒罵皆是真心妙用,靜是它,動是它,一切無不是它。師若問:“是什麼!”弟子即頂禮了退。元音上師批語:哈哈!你也識得這一著,不枉你修法一場。只是不可得少爲足,須繼續用功在日常動用中鍛煉,除盡習氣始得。

  然幻中修幻,豈易言哉!弟子近看貢嘎上師《大手印四瑜珈引導開示》,自檢弟子功行尚在中上品離戲瑜珈與下品一味瑜珈間,而尚未達中上一味瑜珈,亦臨濟祖師叁玄叁要之意中玄初要與中要間。因弟子雖身心輕安,寂然無作,每次想給師寫信及師親來鶴時均感無話可問,但心中隱隱地似有一物在,亦雲門祖師所謂“光不透脫”也。

  祈師尊慈力加被,爲弟子開示。元音上師批語:很好,你能不驕傲,自知不足,奮力上進,的是可兒。現在只于行、住、坐、臥中看自己能不爲境牽,即放棄觀照,亦不守住自性,即上上升進矣。元音10 月12日

  弟子付運海 頂禮!

  1996年10月6日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