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著外境無法成辦解脫
我們都會說,自己修學佛法的目的是爲了成辦解脫,成就佛果,但是自己是否了解什麼才是真正的佛呢?獲得斷證一切功德就是成就佛果。
有修行人說,自己能多次親見文武五百尊與壇城。要記住,如果你的見解沒有赤裸,無論這樣的感覺有多麼強烈,都只能叫做業風飄動之像,而非解脫之見解。一旦當你能夠證得斷證一切功德,即便你說你看見的是魔,實際上也就是佛。因爲佛與魔的區別並不在于外在形象與稱呼之上,而在于是否圓滿獲得斷證一切功德。
我們如是講解的原因就是告誡大家,無論你在修行時看到什麼樣的景象都不要去執著,因爲真正的佛在于內證見解,而不在于外在的形象之上。
例如我們看到很多唐卡上的釋迦牟尼佛都是端坐著的,如果你執著釋迦牟尼佛只能坐著,那麼站著的佛像就不是釋迦牟尼佛了嗎?如果這樣的話,釋迦牟尼佛可能永遠只能保持一種形象,那麼他的手和腳可能就會很累的,是嗎?不,我們不能這樣去樹立佛的概念,因爲真正的佛果是內證的見地,而不是外表的形象,外表的形象誰都可以去打造。
我們在漢地見到的很多佛像都長得和漢族人一樣,膚色與身形就是漢族人的樣子。藏地有些佛像的膚色就有點黑,有藏族人的風格。如果外國人畫佛像的話,可能就會畫出黃眼睛大鼻子的造像。請問到底哪一種形象的佛像才是最准確的呢?
再舉個例子,我們都說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果按照凡夫分別念的話,請問西方極樂世界到底是說漢語、英語還是藏語?如果極樂世界是說藏語的話,漢族人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如果不學習藏文是否就無法在阿彌陀佛面前聽法了呢?如果極樂世界的菩薩都是說漢語的話,藏族人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該怎麼辦呢?
因此我們在修行過程當中不要去追尋一種感覺,感覺再強烈,在沒有赤裸見解之前,對于解脫而言沒有任何意義。
以前亞青寺有一位出家人說,他在修頓超的時候看見了釋迦牟尼佛,因此很高興地去向我等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彙報。上師說這就叫做風點。這位出家人說,無論是叫風點還是明點,總之見到了自己一直夢寐以求的佛像,其他都不管了。
看到佛像就叫做成辦解脫嗎?當然不是。如果這樣就能成辦解脫,每個人直接去看一眼唐卡就可以了。這並不代表自己證得解脫,解脫可不是這麼理解的。
如是講解就是告誡大家,我們在以後的修學過程當中,無論有任何感覺都絕不要去貪戀執著,執著感覺最終就會導致成身心障礙。要將在修學過程中出現的任何感覺,都當作是一種很自然的現象來對待,有感覺和沒感覺都不要去執著。
當然,也有些人問我:“上師,你總是讓我們不要執著,請問你以前真沒有這方面的執著嗎?”我告訴他,和很多人一樣,我初次開始修學當然有這種執著。但是後面我知道不能執著的這些理趣以後,就逐漸不再執著了,因爲我已經知道,自己的修行該往哪一方面去發展。所以我們很多信衆,初次由于不懂的原因,可能産生過很多執著,但是現前已經知道了這些道理,就要去認真造行,對修行路上的任何感覺都不要去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