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教奉行方能增上智慧
在講解禅定見解的時候,曾經問過大家一個問題:當我們看到眼前有一朵花的時候,知道這是花。但是當我們把心安住在平靜狀態之中,眼前依然能看得見這朵花,並且也知道這是花,兩者的區別在于何處?
我相信對于有些修行者而言,決定可以回答如何辨別。因爲只要依教奉行,細致修法,其中的區別自己完全可以感受得到,這就是實修的見解。但是如果沒有實修經驗,還是喜歡從文字理論上去做辨別的話,我想可能研究一千年,你的見解也依然無法增上。
有些人可能會說,因爲意識是一種分別心,所以兩者有區別。但是我們此處講解的是耽著而不是分別心。衆所周知,分別心與見解是很容區分的,但我們要辨析的是兩種“耽著”之間的差異。例如對于凡夫而言,眼前所看到的花即爲所知,知道是花即爲能知,如是而樹立能所二執。而在禅定見解中,依然能看得見花並且知道是花,爲什麼又不是二執了呢?很多人都已經禅修多年,修學上師瑜伽也已經很久了,是否懂得如何辨析其中的區別?
但是此處也要記住,這是實修自然而然呈現的見解,不需要天天去耽著這個問題。尤其對于初行者而言,如果天天去琢磨這個問題,在禅修時先看一眼花並且知道是花,然後再安住下,過一會繼續看看,思維一下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這樣修一千年一萬年恐怕都沒有辦法去辨別兩者之區別。
能夠辨別兩者之間區別的是自己實修的見解,而想要增上自己真實的見解就要依教奉行,即遵照導師的教言,一步一步地去踏踏實實修學,當修行到一定的時候,導師自然就會爲你印證見解。
印證見解要分爲兩種:不依止要義而做印證與依止要義而做印證。不依止要義而做印證時,就不會講解不同的辨別,而是直接做印證,若爲上等根機者,當下就能開悟。但是對于次第根機者而言,連自己的分別,耽著等都沒有辦法辨別的前提之下,想要迅速增上見解可能是不現實的,此時就必須要依止要義而做印證。
因此,對于初行者而言,由于見解還沒有達到,現前回答不了這樣的問題是很正常的,不需要很刻意地去執著思維。對于修行已有一定見解者而言,同樣不需要刻意去執著,也不必在安住期間天天去觀待自己的狀態到底否是如此。因爲真正的見解是一種智慧,只要依教奉行,它必定會自然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