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 第一課:(七)已經聽過前行教言,還有必要再聽一遍《聖者言教》嗎
有些信衆有疑問,雖然《聖者言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他平時也在觀修人身難得、壽命無常、輪回過患與業之因果等四共前行,並且也已閱讀過《聖者言教》、《菩提道次第廣論》、《前行備忘錄》以及《初學悅耳寶藏庫》等不少相關教言,甚至其中所講解的內加行也已經修過了,是否還有必要學習一遍《聖者言教》?我想,還是非常有必要。
僅僅通過文字了解相關法義,並不代表內心已經證得與文字一般的見解。現前我們需要的是通過一次、兩次、叁次甚至更多次的聞思修學,將文字所描述的一切教理納入心相續之中。只有自己的內心變成教言時,修學才算圓滿。在沒有達到這個地步之前,書是書、你是你,即便從書本上看懂多少教理,于即生解脫也沒有絲毫之利益。
我們通過閱讀法本而了解的教理,二千五百年前就已經在世上了,由于沒有將書本上的教言納入自己心相續之故,我們如今還在輪回中漂泊。如同我們面前擺滿了水和幹糧,但自己不去享用,最終還是渴死或餓死般,食物並沒有對我們起到任何作用。如同此理,單純在文字上了解共同外前行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將共同外前行完全納入心相續之中,自己時時處于修法狀態,共同外前行的修行才算圓滿。
修法通常分爲座上和座下兩種。我們講解得比較多的,是座上如何用功,而座下時,由于具備共同外前行的力量,時時都能提起正念,即便這種正念是改造意念之正念,但只要具有正念,無論從事世出世間任何事業,內心都在調伏之中,也就是在修法之中。
有些人覺得,從事世間事業與調伏內心似乎有矛盾,無法將兩者融爲一體。對于初行者而言,由于不熟練的緣故,這是很正常的。雖然自己對佛法有所了解,但所了解的其實只是字面上的一些解釋,與自己的內心完全是分開的。法是法,自己是自己,沒有熟練到兩者一如的地步。這時就要有意識地努力提起正念,讓自己對法的理解越來越深入,修行越來越熟練、越來越自然,這樣,法就會逐漸融入生活,矛盾也會越來越少。
我常常想,共同外前行真的非常重要,因爲它是令我們自心趨向于正法的唯一途徑。若缺乏共同外前行,即便由于宿世因緣,我們對叁寶暫時産生了信心,但從另一個角度而言,一旦當宿世的習氣占據上風之時,還是會産生很多懈怠甚至信心退轉的現象。
例如我們平常修法時,原本計劃早上修一個小時的法,但是由于突然感到頭痛或身體不適,爲了照顧自己的色身而沒有完成修法。但細致想想,若無常觀已經真正納入心相續,頭痛還算病嗎?如果今天真的要從人間消失,你還會懈怠修法嗎?死亡的痛苦遠遠重于頭痛,如果頭痛就修不成法,我們拿什麼面對臨終?
從這些角度觀待,我們對共同前行的理解還很不圓滿。所以平常還是要多多聽聞共同法的教言並且多多觀修,這一點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