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的利益,爲了名聞利養。癡人說夢!不可能得到!如果有點收獲,也是暫時的,也會變。因爲你得到的都是世間的利益,不是恒常不變的利益;不是無漏的,而是有漏的。那怎麼辦?你不爲自己,去爲衆生,饒益衆生,把心胸打開,去圓融,去容納。圓融一切,容納一切,變得如如不動,那時才有恒常不變的健康長壽、幸福快樂和名聞利養。都是虛空藏麼!要什麼就有什麼,源源不斷的,而且不是有漏的是無漏的,不是短暫的是恒常的。
世間的福報都離不開痛苦,很多福報都是痛苦的因或痛苦的果。你看世間人,有家痛苦,沒家也痛苦;有錢痛苦,沒錢也痛苦;有權痛苦,沒權也痛苦。都想開一點,世上沒有完美,想開了、想通了就是完美。不是缺這個就是缺那個,不都是一樣麼!有欲望就有失望,有盼望就有絕望。欲望與失望、盼望與絕望都是相對立的。如果你感覺快樂,那麼有快樂就會有痛苦。
我們凡夫所說的快樂,是跟痛苦相對立的,不是真正的快樂,而是痛苦。那什麼是真正的快樂?真正的快樂是超越凡夫、超越世間、超越輪回的一種快樂,是不可言、不可喻的,是無法用言語形容的,我們現在只能用“大快樂”這個詞來大概地形容。
那種不可言、不可喻的快樂,是我們這些凡夫從來沒有感受過的。我們凡夫所認爲的快樂都不是真正的快樂。我們愚癡顛倒,把苦當成樂,把假當成真。我們所認爲的這個“真”也不是真正的“真”。什麼是真相、真理?這些都已經超越了我們的思想範圍,是通過修行而得到的內心的一種覺受,是不可言、不可喻的,我們想不到,說不清,也無法表達。如同啞巴吃糖塊,他知道糖的味道,但是說不出來。
《心經》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們凡夫認爲,“色”就是有,“空”就是沒有。我們能夠了知的這個“有”和“沒有”是無法雙運的,無法合二爲一的。因爲“色”是有,“空”是沒有,有和沒有是相反的,有就不是沒有,沒有就不是有。在同一個時間、地點裏,對同一樣東西而言,有和沒有是矛盾的,不能說“也有也沒有”。凡夫的思想就是這樣的,互相矛盾沖突。
而一切法的真相和真理,“有”和“沒有”是雙運的,是合二爲一的,是一體的。這個“有”和“沒有”已經超越了凡夫的思想範圍,不是我們所想的“有”和“沒有”,也不是凡夫境界裏的“有”和“沒有”。站在凡夫的境界裏,不能說有和沒有是一體的;站在佛的境界裏,可以說是一體的。這是一切法的真相和真理,我們現在用真空和妙有來形容。“色”是有,這是妙有;“空”是沒有,這是真空,是體空。一切法的體是空的,相是有的,這個“空”是真空,“有”是妙有,這兩個是可以雙運、一體的。
現在很多人不懂裝懂:“不能觀想,觀想是著相!”觀想不是著相,在那裏呆著什麼也不想,才是著相。你什麼也不想,不想一些人和事,就以爲沒有著相,實際上這就是著相,特意不想就是著相。有相才有無相,相離不開空,空離不開相;相本身是空,空本身是相。我們從相上修,才能體悟空。沒有相無法體悟空,沒有相的空是單空,不是真相、實相,不是我們的本性,也不是一切法的真相和真理。我們通過儀軌觀想,才是真正地修實相,才是真正修真相真理。不著相不是要離開相。有相才有空,相的體才是空,沒有相找不到體空。無論是執著空,還是執著相,都是著相。不執著空,也不執著相,才叫不著相。相不是障礙,執著才是障礙。這些都要弄明白!
我希望大家都能紮紮實實地從基礎開始修。別認爲自己很有修行、很有知識,就不好意思放下架子。我不是針對一兩個人說的,而是針對所有人說的,包括我自己。我們要好好地觀察自己,自己最清楚自己,相續中有沒有出離心、菩提心、證悟空性的智慧?如果沒有的話,別裝修行者,別裝成就者,別裝菩薩!
“我是老居士,人家都叫我老居士、老菩薩,我哪好意思從基礎修啊?”知道自己修行不夠,還死要面子,多可憐,多愚癡啊!哪有你這樣的老居士、老菩薩?心裏那麼肮髒,都是自私自利,都是我執我愛,都是自以爲是!誰說也不聽,就執著自己的想法,那麼自私地學佛修行,這種人今生不會有好的結果,來世也只有一個下場——墮落金剛地獄。
希望你再仔細地看一看輪回過患,看看地獄的痛苦,有一天你真的下地獄感受地獄痛苦的時候,你能受得了嗎?這不是兒戲,不是笑話,都是事實啊!輪回的過患,地獄的痛苦都是事實,還在那邊裝老居士、老菩薩!但衆生就是這樣,沒辦法。佛說過,衆生特別剛強難化。傲慢心、嫉妒心特別強,根本看不出來自己的毛病,更不改自己的毛病。別人有修行了,自己心裏就不踏實了,就開始嫉妒了。貪嗔癡慢疑等所有的煩惱都在束縛著自己,多累多苦啊!什麼面子,都快下地獄了,還講面子!
沒有出離心、菩提心、證悟空性的智慧,不可能做得到“清淨、平等、自在、隨緣、念佛”,不可能做到萬緣放下、明心見性、解脫成佛。沒有出離心、菩提心和證悟空性的智慧,念咒、修本尊不可能有成就。
現在修淨宗、禅宗、密宗的人很多,淨宗念佛求往生,做到“清淨平等自在隨緣念佛”,才能往生。不是你只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就能往生。還有的人說:“禅宗殊勝,還是修禅宗吧!”禅宗最基本的要求是明心見性。沒有明心見性,無法修禅宗。如果沒有出離心、慈悲心、菩提心,無法明心見性。現在很多人都修密宗,念咒修本尊,說:“我修的是某位某位本尊……”在五種圓滿的基礎上,通過兩個次第才能修本尊,不通過出離心、菩提心和證悟空性智慧的這些修法,無法能夠做到。你對世間的貪戀心還沒有斷掉,還在貪著世間這些瑣事,沒有菩提心,那麼自私自利,能成佛嗎?哪有這樣的佛啊?這是不可能的!
都會說“放下、放下……”能放下嗎?一說“放下吧”,很多人就都放棄了。放下不是放棄!有智慧、有修行的人,大成就者才會放下、才能放下,不是誰都會放下,誰都能放下的。
遇到什麼事了,誰都會說“隨緣吧……”能做到隨緣嗎?一說隨緣,就都隨便了,沒有責任感,不認真了。這是造業啊!這種情況特別嚴重!隨緣不是隨便,有大修行、有大智慧的人才能做到隨緣。
都會說“不執著,不執著……”什麼叫不執著?有大智慧的人、登地以上的菩薩才能做到不執著。一說不執著,就認爲是“不要了”、“不做了”,不執著不是不要,不執著不是不做。大家都會這樣說,但是都不會做,都沒有明白。不要這樣欺騙自己。
你想解脫,想成佛嗎?如果真想解脫,真想成佛,就要腳踏實地,好好地學修,從基礎開始,先把出離心修出來,再把菩提心修出來,然後把證悟空性的智慧修出來。什麼是出離心?是對世間沒有貪戀,真心想解脫。什麼是菩提心?沒有私心,不爲自己,只爲衆生,只有饒益衆生的心。什麼是證悟空性的智慧?一切都能看作如幻如夢,不執著。把這叁者統統修出來了,解脫一點也不難。出離心不是逃避心,有了出離心,一樣可以工作,一樣可以生活。沒有私心,照樣承擔責任,也會成功。不妄想,不執著,才是自在,才是圓滿。
《善惡標准與行善斷惡的方法》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