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何謂幸福

  何謂幸福

  摘自:濟群法師 著 《幸福人生的原理》

    一、何謂幸福

  人類追求幸福,首先要知道何爲幸福。所謂幸福究竟是一種客觀實體?抑是一種主觀的感覺?幸福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假如不了解幸福的實質,卻努力地去追求幸福,豈非太盲目了?

    1、幸福不是一個固定的實體

  通常人們以財富、地位、美滿的婚姻、長壽、健康、美貌、事業成功、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等爲幸福人生的實質,以爲得到其中任何一種,便得到了人生的幸福。這種看法是錯誤的,因爲幸福並不是某種固定的實體。假如是的話:(1)幸福應該比較容易得到;(2)人類一旦得到某種“幸福實體”(如財富、地位等),就意味著得到幸福了,而事實不然;(3)有財富、地位的人多得很,他們未必過的幸福。由此可見幸福並非某種客觀的固定實體。

    2、幸福是相對的

  一般人總是喜歡執著擁有某種條件爲幸福,其實世間的幸福是相對的:(1)人類的願望不同,對幸福的要求也往往因人而異。或以有錢爲幸福、或以有地位爲幸福、或以長壽爲幸福、或以健康爲幸福,或以成家爲幸福、或以獨身爲幸福、或以居住在繁華的鬧市爲幸福,或以居住在清靜的鄉村爲幸福。因爲人們的觀念不同,對幸福的境界要求也不一樣。(2)幸福從比較中産生:自己和自己比,現在處境不好,回憶過去的美好生活,會有幸福感;現在處境好,回想過去的痛苦遭遇,就會覺得現在很幸福。幸福也會從和他人的比較中産生。比如想想自己舒適的生活條件,再看看他人的貧窮,就會感到滿足,覺得自己活得很幸福。(3)幸福的感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又如鞋穿在腳上,舒服與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

    3、幸福由衆多的幸福因素構成

  當我們偏愛某種東西(財富、地位等)時,以爲得到這些東西就是得到幸福。其實, 財富、地位等任何一種實體,它本身都不是幸福的實質,只是引發人生幸福的某一種因緣。幸福人生由衆多的因素構成,中國古代有五福之說:即長壽、富貴、康甯、好德、善終等,做爲幸福人生而言,這些因素都是不可缺少的。

    4、幸福是物質與精神的統一

  幸福是物質的?抑是精神的?有人以爲物質條件優越就能活得幸福,這是把幸福看成是物質的;有人以爲只要精神愉快就幸福,這是把幸福看成是精神的。其實,幸福是物質與精神的統一。(1)凡人心隨境轉,舒適的環境是産生幸福的基礎,如事業的成功、家庭的和諧等,這說明幸福需要物質的基礎。(2)幸福由心感受,只有健康的心境才有幸福可言。心情不好,即使貴爲皇帝,擁有天下的權力、地位和財富,依然活得痛苦不堪。

    二、幸福與不幸福

  世間由順境和逆境組成。通常人們以健康爲幸運,疾病爲不幸;成功爲幸運,失敗爲不幸;富有爲幸運,貧窮爲不幸....。.生活在順境中的人,大家都覺得他很幸運,很幸福;相反,有些人時運不佳,遇到逆境,人們就會認爲那是不幸,是痛苦。然而社會或個人總是存在順境和逆境,有順境必然有逆境,這是普遍的現象,人類應該正確的認識它。

    1、平等而客觀的看待幸福與不幸

  順境與逆境既然是構成社會人生的兩個方面,那麼它的存在必然是合理的。(1)我們應該正視順境與逆境的客觀存在。就如白天和黑夜、春夏秋冬的自然規律一樣。(2)在順境、逆境面前,不應該生起愛嗔之心。

    2、痛苦使快樂更快樂,不幸使幸運變得幸福

  世間的痛苦與快樂是相互依賴的,誰也離不開誰。有些人只要快樂,不要痛苦;只要順境,不要逆境。可是假如沒有痛苦就沒有快樂;沒有經曆逆境,就無法認識到順境的可貴,就像長期享有順境的人,很難生起幸福感。因此,痛苦使快樂更快樂,不幸使幸運變得幸福。就如疾病使健康變得快樂,貧窮使富有變得幸福。

    3、幸福與不幸相互轉換

  幸運與不幸不是絕對的,會相互轉換。(1)幸運會轉爲不幸,比如手握大權是幸運的,但以權謀私,幹出違法亂紀的行爲,卻造成不幸的結局;但有父母溺愛的子女是幸運的,但在父母溺愛中成長起來的小孩,走上社會難以獨立卻是不幸的;生在富有之家是幸運的,但過去許多纨绔子弟,不知珍惜財富,吃喝嫖睹,養成渾身都是惡習卻是不幸的。(2)不幸會轉爲幸運,如逆境使人奮發向上,將來對社會能大有作爲。順境使人陶醉,忘乎所以;逆境使人清醒,能引起對自身的反思,使人們對人生的認識更有深度。另外因禍得福,塞翁失馬,都說明了幸運與不幸會相互轉換。

    4、不幸中的幸福,幸福中的不幸

  人因爲偏愛于某一點,才覺得自己幸運或不幸。喜歡當官的人,一旦獲得官位,就會覺得幸運;假如沒有機會當官,那就是不幸了。希望成家的人,談上合適的對象,覺得幸運;找不到理想的對象,就覺得不幸。其實(1)幸運中包含著不幸。比如財富多,擔心黑社會綁架;社會地位高,行動不自由;事業做得大,閑功夫就沒有了。(2)不幸中包含著幸運,比如沒有地位、名譽,就不會被地位、名譽所累;沒有事業,就不會被事業所累;沒有家庭,就不會被家庭所累。

✿ 继续阅读 ▪ 禅那境界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