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奉獻

  奉獻

  釋明見

  對于修行人來說,修資糧道少不了奉獻。那麼,奉獻的極致是什麼呢?努力付出,還是覺得遠遠不夠。奉獻的極致是說明不僅僅要有一顆全然的心,是做了奉獻之後,還覺得所做的遠遠不夠。

  奉獻的重要性

  我們要知道,是奉獻鋪就了我們的資糧路。沒有奉獻,我們在修行路上是寸步難行的。你的資糧路是泥濘小路還是光明大道,是由奉獻的多少決定的。努力做奉獻,自己的資糧路就成爲了一條光明大道。這時候當你的心到了哪裏,這條光明大道就會鋪到哪裏。如果你見地明確,你的心到了源頭,光明大道就會成就你親見本來面目。

  奉獻做得不夠,即使你見地明確,你的心到了源頭,你的路也是崎岖坎坷,泥濘難走,很難提升。無論用了多少功夫,就是不見起色。

  所以奉獻對于修行的重要性何其大。

  工作是天職,盡職即奉獻。明白“奉獻”之人找各種機會奉獻,唯恐做得不夠。那麼奉獻給誰呢?

  在世俗生活中,如果把家庭比作一棵樹,如何長得茂盛?讓它枝繁葉茂開花結果。當然要給樹根澆水施肥。樹根是什麼呢?就是老人,也就說要對老人好,對老人盡孝,家庭才旺,才幸福美滿。對于在家居士,要想人生運氣好,命運通達,就要多奉獻給肉身的來源處——父母,祖宗,即要盡孝。

  作爲修行人,要把工作的成果奉獻給誰,才會讓我們的靈性得到提升呢?那就要奉獻給我們靈性生命的來源處,也就是整體。但是我們找不到源頭,我們只有找明師。因爲明師從源頭而來。我們爲明師做奉獻就是在爲源頭做奉獻。這是真正的奉獻。只有明師才值得我們奉獻一切。把工作的成果獻給源頭,獻給明師,這樣做,才會性光顯,智慧現,回到所來處。

  奉獻的過程是從有求到無求

  剛剛開始做奉獻會有這一顆有求的心,是有目的而做,求健康,求錢財,求工作等等人天有漏福報。這是可以理解的。有求——無求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如何做到無求?只有看破放下才能無求。看破放下了,心無挂礙,對世間無所求。這時候才能全然的奉獻。《圓覺經》所說徹悟世間一切了不可得,才能徹底放下。不會爲自己服務,這時候就能夠服務于他人。而服務于他人是靈魂的本性。所以,這時,你就是你的靈魂,你是你的靈性生命。上師說:生命的意義在于利他。毛澤東說:“爲人民服務。”怎樣才能做到全然奉獻呢?我們要知道,修行是心的事情。借著身邊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以你全部的愛心、心靈和靈魂來奉獻!即做事情時心要跟上。無心,事情等于白做。所以 ,經常說做事情要發心。

  全然奉獻時,你已經意識到:只有奉獻是自己這一生所要做的。你能夠抓住生活中的一切機會來爲他人付出,全然的付出,沒有一絲要求回報的心理。你祝福每一個人,你愛每一個靈魂。不知何時,你發現沒有了自己,你是無我的。

  你以奉獻爲樂!這時候“你的奉獻”就是純粹的。難道你沒有解脫嗎?當你完全把自己的一切奉獻給你的最終所屬,包括你的生命,你就會變空,這才是真正的回歸,你成爲整體的一部分,能夠與整體永恒的存在。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