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糧俱足 修行上路
頓翰師
十方同聚會,個個學無爲。
上師在《降服其心》中講過,他心中的八相成道第一項就是資糧位。我們很多人心眼放得很高,卻忽略了這個資糧位。心眼放得高沒有錯,但是沒有把基礎打好,大廈是永遠蓋不起來的,你也是爬不上去的。即便是學會騰雲駕霧,也是需要功底的。我剛出家時也不太會用功,自己盲修瞎練,把身體搞垮了。後來到上師這裏才慢慢學會了調身體。在寺院裏學習做事和管理,通過這些方式來彌補自己在知識、修身、功法等方面的不足。
在禅堂裏我們都是凡夫僧。雖然說出家爲僧,但沒有成道之前還是一個凡夫。師父說過多次,一個凡夫生下來,該吃多少斤米,用多少東西,都是有定限的。所以在寺廟裏我們要多做奉獻,修我們的資糧。
一個成就的人,一個明心見性的人,就是真正的法王。法王的福報遠在帝王之上。所以要想明心見性,大徹大悟,必須具備叁世帝王福,七世狀元才。像釋迦牟尼佛降生時,他父親叫了一個阿斯陀仙人(一個很會看相的仙人)給佛祖看相。阿斯陀仙人說:“哎呀,你這個太子特別有福報,我從來沒見過這麼有福報的人。如果他接你的王位,將來就是一代轉輪聖王。他的國土會很大,人口會很多,他對人類的影響、對曆史上影響會非常深遠。”也就是說他能統治四大部洲,地球上的各大洲都歸他管。就像過去的英國,被稱爲日不落帝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等國家,過去都是他的殖民地,整個地球都歸他管轄。阿斯陀仙又說:“如果他不接你的王位,而是出家修行的話,以他的福報,他將成爲一代佛陀。他的弟子會遍天下,他的法會傳到很遠的地方,傳播得很廣,他對人類的影響也會非常深遠。”
佛陀的故事告訴我們:如果你有足夠的福報,無論你做什麼,都有足夠的資糧,都會有相應的成就。所以修資糧對修行人來說是件非常重要的。如果不注重修資糧,當修到一定程度時,即便你很用功,也會出現很多障礙。過去很多人閉關修行,不是瘋了就是出現其他問題。
師父講過一個故事,過去有個修道成就的老和尚,他手下有個侍者比較懶,不注重修資糧,想去閉關。老和尚覺得他的慧根還不錯,也想成就他,就讓他去閉關。然後告訴送飯的人說:“你每天最多只能給他送一頓飯,千萬不要多。”給他送飯的是他的師兄,他心想:我師弟在洞裏閉關是件很辛苦的事,師父怎麼讓我每天只送一頓飯呢?那不是在折騰他嗎?于是就沒有按師父吩咐的話去做,每天給他師弟送很多吃的喝的。這樣沒多久,他師弟就死在洞裏面了。他師父質說:“是誰殺了我的徒兒?”他師兄說:“沒人殺他,他在洞裏面閉關,誰會殺他?”他師父又問:“你每天給他送些什麼吃的啊?師兄說:“我想他每天只吃一頓,太少了,所以給他送很豐盛的飯菜。”師父狠狠打了他一個耳光說道:“就是你殺了他!你把他的屍體從關房裏拖出來,在寺院裏繞一周,讓他的屍體給常住擦地板,積點陰德吧!”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修行是要福德具足才能上路的。所以很多人來我們寺廟想閉關,我們都要求他們在東華寺服務叁年,你不修資糧就不要來這裏。
經書上說佛有叁十二相八十種好,其實他的每一種相都代表他的一份福報。上師說懂相學的人都就知道一個人有哪方面的相,就表示他在哪方面有特殊的才華,或是在哪方面有過人之處,這是累世修資糧修來的。
所以我們的著眼點可以放在很高的地方,想成仙成佛都可以,但下手處還是要從最基本的做起。如果你有一技之長,可以用你的專長爲別人多做奉獻。古人說修行成道離不開法財侶地。其實我認爲除了法財侶地以外,還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和心態,另外還要有學道的時間。有些人長大後就在社會上忙忙碌碌,沒有時間修行,身體不好,心態也不好,而這些都是要靠修資糧修來的。師父說:“你們想開悟,看你們的長相就知能否成就!”所以佛門裏說“色身透法界,法界透色身”。
佛的叁十二我們有幾個相,照照鏡子就知道了。淨土宗的十叁祖曾說過,你想修行成佛,就看你自己的樣子,你要是哪方面有個好相,也就算修得不錯了,最少能接近羅漢果位,當上羅漢就有資格享用人天供養了,雖說他不能傳播佛種,但還是能造福一方的。
師父在起七時開示說:“大家通過這次打七,看看身體有什麼變化,能修出一點點相好,也代表你用功了。
而且禅堂的這些規則我們學會了,也是一技之長,走到哪裏都有爲別人服務奉獻的機會。所以這幾天我也在好好地學習禅堂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