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少人,都是一顆心,一個理念。
信教就是要先愛國,學佛就是要先做人,修道就是要先發心,就是要奉獻。東華寺就是靠這個家風,這個理念讓大家萬衆一心。你來到東華寺,能接受東華家風,並按這叁句話去做,我就把你頂在頭;你接受不了東華家風,就不要待在東華寺破壞我們的和合。每個公司每個寺廟都有自己的文化,比如說清華的校訓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就是他們的靈魂,他們把“德”放在第一位。
一個人怎麼過都是一生,膽小怕事,貪生怕死,做事前怕狼後怕虎,死要面子,這樣活著是一輩子;老子天下第一,什麼來了都不怕,都大膽去迎接,放開手腳去幹,也是活一輩子,而且還活得很爽快。尤其我們是社會的最底層,沒有妻兒、財産、地位,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我們本身就沒什麼可束縛的,還有什麼尊嚴、面子好顧慮的?爲什麼還不是一個解脫的人呢?
爲什麼那麼多人都怕老虎,你們說一說?
居士:老虎吃肉、吃人。
居士:它眼裏沒有害怕的東西。
上師:爲什麼大家都不怕小綿羊呢?
居士:因爲它沒有氣魄。
上師:爲什麼我們也怕狗呢?
居士:它咬人。
上師:爲什麼我們怕小毒蛇?
CN:它有一種玩命的境界。
上師:爲什麼我們不怕雞,不怕小白兔,不怕蒼蠅、蚊子呢?
CN:它們的力量不夠,對人夠不成威脅,不會像小蜜蜂一樣,死也要紮一下。
上師:你們看過《封神演義》沒有?爲什麼那些神仙、真人把怪獸當坐騎?因爲這些怪獸成了他們的手腳,能保護他們。你們的內心真的放下了,真的沒有爭鬥,沒有貪欲,沒有反抗嗎?我們一進養生堂,工作人員就畢恭畢敬,你對大家是真的恭敬嗎?我會相信你的外表嗎?
你拜萬行爲師,就必須接受萬行的風格,就必須有他的風格;你接受不了萬行的風格,沒有他的風格,就不要拜他爲師,尤其是你們剛出家的人。東華寺就應該有我的風格、我的風采!你像熊包一樣懦弱無能,就不要在這裏待。我就奉行老虎、獅子的精神,修行做事都要果敢,有氣勢有魄力。我經常說寶劍出鞘就是要見血的。寶劍雖然殺人,但殺的都是壞人,是維護正道的。我們是傳教士,是佛的代言人,是維護因果的。如果你不維護因果,就失了天職。
我說一個實例,有人問我:“師父,我被一個人害得很慘,我應不應該報複他?”我說:“應該報複他。”他說:“你是出家人,怎麼會這麼說呢?”我說:“我是主持因果的,你不報複他,這個社會就沒有因,沒有果了。爲了證明因果的真實不虛,你就必須報複他,讓他付出代價,讓他認識到有因就有果——今天我受到報應,是因爲我曾經害過別人。”
你這樣做就沒有失去天道,沒有失去天職。同樣,別人對你有恩,你也必須報答,不報答也是要付出代價的。有仇要報,有恩也必須報。否則,你就不是一個維護道的人。人家對你有恩,就要加倍地報答。他害你,你也要讓他得到應有的製裁。如果你連道都不維護,因果都不維護,你能還做什麼?他偷了你的東西,你抓住他,把他痛打一頓,他就不敢再偷別人的東西了。否則,你所謂的“慈悲爲懷”,放過他,他輕易得了手,有了第一次的成功,就會有第二次、第叁次,從此就以此爲業,從小偷變成大偷,結果你的慈悲害了他。人家幫助過你,你就應該湧泉相報;他無緣無故地害你,你也應該讓他付出應有的代價。如果我們不這樣做,天下就沒有因果了,我們的存在就是要讓因果平衡。就像法官不主持正義,天下就沒有公理,法官的存在就沒有意義一樣。你接受不了我這番理論,就不要認我爲師;你認我爲師,你就要認同我這番理論。人活著,任何時候都必須講道理。
知客:我們主張維護因果,那麼我們如何超越因果呢?
上師:你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超越因果的。我剛才所說的也是超越因果的。超越因果,又不昧因果。
居士:如果你把別人的腿打斷了,來世是不是要還呢
上師:你說的非常有道理,那就等到來世你再把我的腿打斷。既然相信因果,就要相信到底,這一世你打了我,下一世我打你就好了,這就是因果。
知客:如果一個人報複你的時候,嗔恨心依然存在,那不叫冤冤相報嗎?怎麼叫超越因果呢?
上師:這就是境界。做任何事就是兩種境界:一個是遊戲的境界,一個是恐懼的境界。在玩遊戲的時候,你是無我的,因爲你知道是遊戲,不會當真。而恐懼是帶著我執做事,這件事的因果就會延續下去。如果不帶著我執做事,因果是不會延續的。爲什麼你能以遊戲的心態做事呢?這就是境界,就是內在的心力,就是定力。不能以遊戲的心態做事,說明你沒有這樣的心力。不敢做老虎,你就做綿羊。所以綿羊就是綿羊,老虎就是老虎,寶馬就是寶馬,桑塔納就是桑塔納,它們的本質是不一樣的。綿羊的活法是對的,老虎的活法也是對的;桑塔納的價格是合理的,寶馬的價格也是合理的。所以,我是綿羊,就亮出我的風格,我是老虎,也要亮出我的風格,讓你們看清楚,我從不掩飾。我經常告訴大家我就是這個東西,不需要什麼包裝,你喜歡這個東西就撿回家,不喜歡就不要動它,不要去欣賞它。
一個人要麼提得起,要麼放得下,最可悲的是既提不起又放不下,猶豫來猶豫去,在中間搖擺不定。但是,往往猶豫的人能找到足夠的理由證明他的行爲是對的。要麼你狗熊到底,孬種到底,你很真實,表裏如一,你也能受人尊重。因爲大家都喜歡弱者,在弱者身邊能顯出你的強大和優勢,你會幹得更有勁。而在強者身邊只會顯出你的弱小,你會感到自卑,就像你們在萬行身邊感到自卑一樣。但是,如果你轉變心念,像萬行一樣努力十年二十年,你也會成爲強者。我希望你們都有這樣的勇氣。
一個人無論到哪裏,無論做什麼,都要講道理,都要信因果。該你做的時候,你就毫不猶豫地去做;不該你做的時候,就堅決不做。是你的工作,跟你有關系,做錯了,你就坦然地去面對,去承擔,不要絞盡腦汁去解釋、辯護。你與其絞盡腦汁去辯護解釋,不如絞盡腦汁去解決問題,糾正錯誤,把事情做好。就像我經常說的一句話,你小裏小氣,用心省錢,不如用心去賺錢,終究是個用心。你勤勞一點,服務好一點,態度好一點,不就把錢賺回來了?
但是,人的理念是不一樣的。我的理念是與其用心省錢,不如用心賺錢。你在別人身上打主意,不如在自己身上打主意。小時候我老爹就告訴我:恨人必窮,恨己必富。你總是羨慕別人,總是怨恨別人,你肯定活得很陰暗,很痛苦。恨自己不中用,牙一咬,努力十年二十年,你就站起來了。
維護你的人、追隨你的人,你一定要用生命去保護他。跟你作對的人,一定要把他滅掉,你留著他早晚是會壞事的。今天你放了他一馬,明天他的翅膀硬了,必然會壞了你的事。因爲他就是這樣的種。黃連就是苦的,甘蔗就是甜的,這是改變不了的。所以你把黃連和黃連放在一起,就發揮了它的作用;你把黃連放進甘蔗汁裏,就破壞了甘蔗汁的甘甜。
有些人對人生感到迷惘、茫然、失望,那是因爲他沒有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和方向,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我一直很欣賞水泊梁山的英雄,和叁國演義裏的先鋒武將,特別奉行東北人的一句話,“甯可幹穿,也不幹蔫”。做事,要麼不做,要麼就敞開心胸,甩開膀子去幹。
從小到大我就出了兩次手。第一次是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教室前面破了個洞,我正好坐在前面,風吹得我很不舒服,我就用水泥把它堵上了。我旁邊還有個女生,一個男生就說:“你照顧女生,你是不是喜歡她啊!”他第一堂課就在說,第二堂下課的時候還在說。我一個直沖,一拳頭就打過去,把他的下巴打歪了。我以爲他不會還手,沒有防備,結果他也一拳頭打過來,把我的牙打斷了一顆。但是,後來我和他成了很要好的同學,我跟他說:“你的手真重!我還真不是憐香惜玉想要照顧那個女生,只是自己被吹得難受。”
我一貫奉行忍耐忍讓,所以我最大的錯誤就是允許對方犯錯誤,一次、二次、叁次,我都不會說,結果讓對方養成了愛犯錯誤的習慣。如果在對方第一次犯錯誤的時候,我就把它滅掉,就不會助長他的惡習。但是我忍了一次、兩次、叁次,還是忍不過第四次、第五次,我還是會出手。但是這時候出手,他的壞習慣已經養成了。如果你的惡習第一次露頭的時候,我就把它滅掉,你可能就改變了。
第二次出手是在佛學院。當時有個同學,他沒出家之前是個小混混。那時候我們吃飯也像現在這樣過堂,有人給我們打飯打菜。我是農村去的,老實巴交,整天低著頭彎著腰,平時都不吭聲,也不敢擡頭看人,去了半個月,我也不敢正眼看這個同學。他說話就像打機關槍,吃飯就像老虎一樣。飯菜分給他,他“呼噜、呼噜”叁下二下就吃完了,一看我才吃了一點,就把筷子伸到我的碗裏來扒飯扒菜。第一次扒,我沒有吭聲;第二次扒,我也沒有吭聲。我錯就錯在第一次沒有出手,讓他養成習慣了,所以他就一直這樣搞。那時候我剛十九歲,很喜歡武術,也學了點武功。有一天我實在忍無可忍,就把兩根筷子一甩,正好甩在他的兩只眼睛上。他用手一捂,血就從指縫裏流了出來。當時我嚇壞了,筷子還在他的眼睛上,我趕緊把筷子拔下來,然後照樣吃飯不理他。對面坐著的法師看得清清楚楚,馬上放下碗筷把他擡到醫院。醫生給他的兩個眼角膜分別縫了兩針。結果老法師懲罰我說:“萬行,你把他的眼睛搞壞了,你就負責每天到醫院去給他送飯!”我給他送了一個禮拜的飯後,他出院了,結果我們成了拜把子兄弟。他說:“他媽的,看你平時不說話,怎麼出手那麼狠?”實際上,我是不會打架才打得那麼狠,如果會打架,就只會把他打痛,不會把他打傷。我從小就是被別人打的,盡管我會武術,但從來沒有出過手,一旦出手,真的會要人的命。真正的高手都是點到爲止,不會跟人打架,但是一旦出手,可能就置人于死地。我這輩子就打了兩次架,打完之後都很後悔。
一個人做任何事都要做精做完美,因爲你做的事就代表了你的素質、品質、形象和德行。這時候,要麼你把他打倒,要麼你就趴下讓他打。我奉行的就是這種理念。要麼他一出手,你就倒下。就像耶稣說的,你打我的右臉,我把左臉也伸過去讓你打。要麼他一出手,你就把他打趴下。就這兩種選擇。我最看不慣想打又不敢打的人,最不主張夾在中間做人,最討厭既當婊子又要立牌坊的人,表面上彬彬有禮,處處顯示他的君子風度,內心卻龌龊、肮髒、陰暗得很。
一個人任何時候都要活得表裏如一,沒有必要心口不一。每個人都有權力選擇自己的人生,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沒有必要委曲求全。你內在本來和諧統一的一股力量分成了兩股,你不得精神分裂症,不變成癡呆,會如何呢?爲什麼有些人那麼健忘,有些人變成癡呆甚至神經病呢?因爲他的六根跟六塵打架,身心不統一。如果你是個真實的人,表裏如一的人,你可以在刹那間把你的力量合二爲一,也可以刹那間讓它一分爲二,你能支配自己的力量。但是,因爲你前怕狼後怕虎,結果就成了一個四分五裂的人,不能支配自己的人,沒有力量的人。爲什麼你全身的力量不能集中在一個地方呢?因爲你心裏有很多想法,你的力量分散了。如果你內在的力量沒有分散,是一股力量,你需要分的時候就能分,需要合的時候也能合。就像現在有些人老婆孩子都不要,想出家,或者想出家又怕做早晚課一樣。你連祖師都想當,方丈都想當,還怕早晚課?早晚課是我們佛教的基本業務,怎麼會難倒連佛都想成的你呢?
我雖然當方丈,但是作爲方丈,在殿堂裏應該怎麼走,怎麼拜,拜到哪一句結束時起來,我都是向XX、DJ他們請教。我的臉、我的身份跟用世俗的眼光來看,應該比你們尊貴一些,但是我從來沒有把它當個東西看。你藝不如人,就要向人家請教。隔行如隔山,你不懂很正常,爲什麼你不向內行人請教呢?MWW是建築方面的專家,盡管她有些觀點我不認可,但某些我不懂的方面,我還是一樣向她請教。向人請教不丟人,是一種美德。而且一請教,你就懂了。如果不請教,你可能一輩子都不懂。這不是件一本萬利的事嗎?我經常跟大家說一句話:成功的人就是犯錯誤最多的人。盡管他不斷地犯錯誤,但他還是锲而不舍,一直努力下去,從不言敗,絕不放棄,所以他成功了。成功的人、聰明能幹的人,都是勤奮好學、善于向別人請教、“丟人”最多的人,所以他成功了。剛開始建東華寺的時候,連圖紙我都看不懂,那些符號代表什麼我也不明白,現在我都敢自己出圖紙了。這不是不斷犯錯誤、不斷丟人的結果嗎?
釋萬行2012.02.23
《表裏如一就是道》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