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觀是法門之母
爲什麼現在信佛學佛的人這麼多,成就的人反而這麼少,甚至連“道”的影子都沒有捕捉到,沒有夢到呢?因爲我們的道心不夠,白天散亂,八識心田的種子翻騰不出來。只有當晚上我們平靜以後,八識心田的種子才會翻騰出來。有時我們會夢到修道的方法和經曆,甚至夢到證悟的感覺。所以民間有很多奇聞異事,比如有些人夢到天外來客幫他治病,或者教他一些意想不到的功能,或者聽到一些特別的聲音。這些固然是外在力量所致,但多數是曾經的聽聞,被六根錄進八識心田,現在機緣成熟,就重新播放出來了。生而爲人,聞法是第一要事,但修法更重要。聞法之後不修,又有何意義?實際上只要掌握一種基本的修行方法,投入一定時間,很快就會見效,我們的身心也會逐漸轉化,氣質也會不斷變化。
我一直在想,等羅漢堂和觀音殿開工後,我就搬到兜率天去閱讀大藏經和一些其他書籍。出家人作爲人天師表,沒有大量廣泛地閱讀,知識是很難豐富起來的,更不要說開大智慧了。知識都沒有,如何開智慧?作爲出家人,既要有專業的佛學知識,又要有廣博的文化知識。實際上來到我們面前問道的人少之又少,通常都是問些修行之外的問題,比如家庭問題、工作問題、同事問題、社會現象等問題。一個沒有專業佛學知識的人,是無法問道的;沒有修證功夫,也不會問。一個生活問題都沒有解決的人,是無法把心收回來學佛用功的。
在座的都修得很“高”,什麼都聽不見,旁邊的人睡得打呼噜了,也不知道把他弄醒。睡覺的人沒有錯,坐在旁邊的人道德非常差。他睡著了打呼噜,影響了周圍的人,你醒著,爲什麼不提醒他呢?這就是蠢笨的人,你的人生觀、價值觀一定是錯誤的。你不要覺得他睡覺跟你無關。愚昧無知的人會看睡覺人的笑話。高智商的人會看旁邊人的笑話,因爲你沒有責任心,沒有德行。佛教說別人做了錯事,你沒有製止,默認了,就叫見做隨喜,你和他犯同樣的過錯,而且他是無意識的,你是有意識的,你犯的錯比他還嚴重。
打坐的姿勢非常重要,今天我把打坐的方法再重複一遍。打坐用功不外乎叁點要素:一調姿勢,二調呼吸,叁調意念。無論哪宗哪派,靜坐調息都一樣。在調意念,也就是處理妄心、散亂心的時候,才千差萬別。實際上無論哪種宗派,無非都是修止觀。止和觀分爲凡夫的止觀、聖人的止觀和外道的止觀。外道的止觀是坐在那裏發呆發傻,心、魂都跑掉了,一坐幾個小時,你喊他也聽不見。這種所謂的“止”對修道來說是沒有用的,因爲在“止”的同時失去了正念,這種沒有靈明覺知的“止”叫邪道。在修行人有這樣一種人,一坐幾個小時過去了,他也不知道自己坐在哪裏,還以爲自己入定了。如果非要說這是一種定的話,這是一種邪定、無記定、斷滅定。臨終之後,就進入叁惡道,或者變成孤魂野鬼在空中遊蕩。因爲他失去了靈明覺知,不知道自己到哪裏去了,所以就隨風飄蕩。對于坐禅人來說這是一個大忌。
打坐的姿勢正確,呼吸就順暢,身體就越坐越輕松。打坐姿勢有叁種:散盤、單盤和雙盤。爲什麼要盤腿呢?盤腿的時候,我們的身體呈叁角形,像一座金字塔。叁角形具有穩定性,還有發射和接受信息的功能。采用哪種姿勢要看每個人的基礎。出家人不能散盤,最低也要單盤。如果出家時間久,一定要雙盤,不雙盤,禅定功夫很難提升,肉身也很難轉變。要想轉變肉身,把肉身留下來,除了盤腿,尤其是雙盤之外,沒有第二種方法。當然,曆史上也有不通過盤腿,把肉身留下來的人,但這樣的人數千年來寥寥無幾。所以在沒有降伏你的心靈之前,先降伏你的雙腿。
無論你是散盤、單盤還是雙盤,臀下一定要墊2寸厚的坐墊,剛學盤腿時可以墊更高一些。爲什麼墊高這麼重要呢?不墊高,大腿和上半身之間就成了九十度,雙腳盤麻以後,氣血會堵在尾闾骨,上不去,肚子就容易挺起來,對人的健康長壽會有影響。如果墊高2—3寸,身體自然就往前傾,重心就落在兩個膝蓋上,尾闾就懸空了,這時候前面的氣就容易降下來,腳底和小腿産生的能量和氣血就容易通過後背、脖子,上升到頭部,頭部得到充足的氧氣就不會缺氧,腦細胞存活的時間就可以延長,從而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有點醫學常識的人都知道,身體的細胞死了可以再生,腦細胞死了不會再生,腦細胞是死一個少一個。爲什麼細胞會死呢?一方面是年齡的原因,一方面是腦供氧不足所致。
單盤只要把腿放在另一邊的小腿上即可,不需要放在大腿上,放在大腿上,身體不平衡。雙盤則應該放在大腿上。
我們體內的叁條大脈絡——任脈、督脈和中脈很重要。當身體往前傾時,尾闾骨懸空,任督二脈就容易暢通,中脈也會隨之暢通。開悟的人,中脈一定是暢通的,但中脈暢通的人不一定開悟。有一點可以肯定,中脈暢通的人,記憶力與思維都是超常的。氣脈暢通與否,跟坐姿有很大關系。
腿盤好後,肩膀要有意識地往下沈,絕對不能聳肩,肩膀聳起來說明氣沒有沈下去。肩膀往下沈時,說明氣也沈下來了。接著脖子稍微往上伸,下巴往回收,只要有這個意識就行了。爲什麼要這樣?你們自己感受一下,這樣做之後,背後會有一股牽引的力量,也是協助的力量往上升,同時中脈有種向上拉的感覺,這時候妄念就會相對減少。相對而言,背後的氣血容易往上升,前面的氣血容易往下降。如果坐姿正確,意念處理得當,從後背升上來的氣血就容易從前胸往下降。所以盤腿的時候,要有意識地讓身體放松。
雙手可以掌心朝上,分別放于兩個膝蓋上,或者掌心朝下放于膝蓋上,或者雙手上下相疊,拇指相扣,放于肚臍眼下方(金剛降魔印)。身體氣血的運行是從左到右,再從右到左,所以雙手相扣容易達到陰陽平衡。打坐最忌諱的是身體向兩邊歪,甯可向前彎,也不能向左右歪。所以打瞌睡時只能向前彎,不能向左右歪。
練夜不倒單,晚上犯困的時候,可以把棉被卷起來放在腿上,兩手搭在棉被上,趴在上面睡。只要這樣練習半年,任督二脈就會暢通,生理欲望的問題就可以解決。因爲這樣一趴,肚子被擠壓,臀部往上翹,氣血自然從前面透過尾闾穴往上升,從而達到還精補腦的效果。腦袋有了充足的氧氣,睡眠時間自然減少。出家人在某個階段必須練習夜不倒單,就像剛才說的那樣,卷著棉被趴在上面睡就可以了。尤其是年輕的小和尚,這個動作是必須練習的。
只要腿盤就必須往外呼氣,而且必須呼盡,讓小腹自然收縮。吸氣則要吸滿,沈入丹田,讓小腹自然鼓起。每次都要這樣深呼深吸3-5口氣,否則,等兩邊肋骨開始疼痛,胸開始發悶,頭腦發脹、眩暈等,再做深呼吸已經來不及了。上焦和中焦之所以出現問題,是因爲呼吸沒有調節好。氣從頭上出不去沒有問題,只要讓它從嘴巴泄掉,上焦和中焦就不會出現問題。當我們盤腿打坐時,整個身體是封閉的,頭頂這扇先天的門沒有打開,又不把氣從半路泄掉,時間久了就會出問題。如果氣往上沖得厲害又出不去,在打坐的過程中可以用鼻子吸氣,嘴巴呼氣。無論有沒有問題,只要一上座,都要把深呼深吸變成習慣性的動作。
年輕人氣血比較足,力量上來後,頭頂的蓋子打不開,力量出不去,耳朵就會疼痛,鼻子會幹燥流血,眼睛會充血。在頂蓋要打開的時候,眼睛、鼻子、牙齒都會出問題。面對這樣的狀況,你不要緊張,也不必害怕。這時候吃點藥會減輕一點,不吃藥就嚴重一點。如果懂得協調就不需要吃藥,只要不斷地往外呼氣,讓它從半路泄掉就好了。不懂協調的人,這種情況就會持續。
把舌頭卷起來往上貼著上颚,這樣念咒語,效果是決然不同的。打坐的時候,如果舌尖不卷起來貼著上颚,能量也會往上走。但如果卷起來頂著上颚,舌下有個穴位受到刺激,口水就會很多。這種口水才是我們真正的生命力。我們人的健康長壽取決于口水的多少。“活”字分解開就是“千口水”,口水多了,人才能活下去,口水越多越健康長壽。
另外,大家必須堅持練習吉祥臥,尤其是男出家衆,如果不長期練習,養成習慣,人是管不住自己的。你們不用這個方法,我還是要硬塞給你們。過去我們求法是多麼心切,多麼艱難啊!爲什麼過去的人得到這個方法就成就,現在的人得到這個方法卻不成就呢?因爲願望、想法太多了,學佛修道不是他唯一的願望。
緊貼著脊柱的是我們的中脈,也叫沖脈。你眼前放不放光,就看你的能量有沒有進入中脈。如果進入了中脈,無論白天黑夜,眼前一定是光亮的。當力量進入中脈後,一定會從頭上出去。一個人能否成就,任督二脈和中脈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所以密宗說要修氣脈和明點。
如何修呢?把意念守在上丹田、中丹田或下丹田。守下丹田的目的是把氣沈到一處,守100天後再挪到中丹田——檀中穴,在中丹田守一百天後又挪到上丹田。按古人的做法,下丹田、中丹田和上丹田分別守100天,叁個100天後必須出去。意念放在哪裏,能量就到哪裏。比如把意念放在頭上(上丹田),能量就從頭上出去。所以意念絕對不能在下丹田守太久,如果始終守在下丹田,生理欲望是無法超越的,甚至會走火入魔。
吉祥臥正好把身體下部折疊起來,能量無法往下走,自然從後背往上升。盤腿和不倒單,能量也是從後背往上走。如果你很努力,會用心捕捉這個方法,只要叁五年就能解決生死大事。
爲什麼要盤腿打坐呢?這與我們的叁條脈相關。剛才說了,意念守在哪裏,能量就到哪裏,但是能量最終必須從頭上出去。如果你的師父不只是個法脈的傳遞者,還是個過來人,已經修證過,他就有足夠的把握讓你一步到位——守住上丹田,而且上丹田有任何反應,他都會告訴你如何對治。所以我在教大家打坐的時候是一步到位,直接把意念守在上丹田,同時念“六字真言”,不守下丹田和中丹田。如…
《止觀是法門之母》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