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照自心,淨出叁毒
小乘、大乘、金剛乘,不同的“乘”視不同的叁毒煩惱爲主要障礙。小乘注重斷除貪欲,對于小乘來說,解脫最大的障礙不是嗔恨,不是愚癡,而是貪欲。大乘佛教最大的障礙卻是嗔恨。一個充滿嗔恨的人,是無法生起菩提心的。所以,爲了獲得聖菩提心寶,我們必須要破壞、摧毀生起菩提心的最大障礙——嗔恨。
對于金剛乘而言,愚癡、無明是修行上的最大障礙。金剛乘中最至高無上的境界“大手印”即是“俱生智”。若要“俱生智”顯露當然首先要淨除的是“無明”的遮障。還有一點需要特別強調的是,並不是對于金剛乘的修行人來說,貪欲和嗔恨是不需要斷除的。貪欲和嗔恨是必須要斷除的,因爲金剛乘的修行法門是建立在大乘的精髓 “菩提心”之上,也是建立在小乘的出離心之上的。沒有出離心、沒有菩提心的人絕對不可能成就金剛乘果位。這點必須要明確。
想要生起菩提心,最重要的是了解發菩提心的障礙是什麼?
障礙不是外在的“魔”,也不是“鬼神”,而是八萬四千煩惱之中的嗔恨——嗔恨就是菩提心生起的最大障礙。因爲我們的自私和自我珍愛,才會産生對“自我”進行保護的“貪”,對“他人”進行排斥的“嗔”,貪嗔癡如此循環不息,我們就始終在輪回中流轉不止。但我們是幸運的,因爲從佛法中我們了解到流轉輪回的因素是什麼。知道了輪回的因,我們就會于每一個當下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謹言慎行,鋪好通往菩提心的道路。
我們學習佛法並不是單純地爲了獲得佛教知識,更是爲了運用佛法的殊勝法門去淨除叁毒,斬斷我執,發菩提心。我們內心的煩惱、自私、執著根深蒂固,通過一般的方法是不容易清淨的,因爲無始輪回以來,我們的煩惱、自私、欲望一直不斷地累積,一世比一世厚,一世比一世重,一世比一世堅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