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明確認知生命,正確對待今生

  明確認知生命,正確對待今生

   我們對于今生今世的認識是錯誤的

  

   我們以爲獲得更多的財富、得到更豐富的物質,今生就會幸福,就會快樂。如果我們的生命僅僅是這一生的時間,那我們可以花費今生的精力去追求今生的物質和財富。可惜非常不幸的是,這一生不是我們生命的唯一,我們的生命是無數生命的循環不止……

  

   這一生的時間只不過是生命長河中的一個片刻,未來還有無數的生命在等待著我們。如果我們只是爲了這一個生命的片刻而付出,卻失去了無數來世的幸福和快樂,這實在是得不償失、愚癡之極的事情。我們要把眼光放長遠,不能只是看著眼前的短暫利益。

  

   佛法對于生命的認知是清晰而明確的。

  

   藏地很多修行人,只是追求每日溫飽,把其余的時間和精力全部都放在修行上,他們的內心世界平靜、充實而愉悅。當無常或者死亡來臨的時候,他們早已准備好了,沒有任何執著,沒有任何牽挂,象微風一樣輕松,無憂無慮。爲什麼他們可以達到這樣的境界?因爲這些修行人對于今生沒有太多的執著,對于未來也沒有那麼長遠的計劃。他們對待今生今世的方式,對于生命的認知是正確的。

   很多時候,我們對于自己的人身太過執著。事實上,我們根本不知道自己還能活幾年、幾個月、幾天,但卻好象我們還可以再活幾千年一樣,製定非常多、非常長遠的計劃。人的愚癡真的是無法想象。

   現在社會上,人人都想要發展、要創業,竟然還有人想在海上造“人工島”……這些想法實在是沒有必要。發展、創業應該在自己內心,從自己內心挖掘無限的寶藏、無盡的如來藏,這才是偉大的。對于人的愚癡已經達到如此的地步,我感到很無奈,但也許他們認爲那個愚癡的人是我吧。

  

   密勒日巴尊者曾經說過:

   “密勒日巴看世間人都瘋了,可是世間人卻覺得密勒日巴瘋了。”

  

   到底是誰瘋了?世間和出世間的矛盾真是太大了!

   修行人在達到一定境界以後,對于世間和出世間是輪涅不二的。但在還沒有達到這種境界之前,首先是要放下對于世間的執著。但“放下”並不是“放棄”,這是不一樣的,不要理解錯誤。如果一說放下世間的事情,就馬上回去把工作辭了,父母也不管了,孩子也不要了,不是這樣的,這樣就是理解錯了。

  

   那洛巴尊者說:

   “束縛你的是你對顯現的執著,而不是顯現本身。”

  

   這句話我們要明確。我們擁有的東西越少,執著就越少,擁有的東西越多也就越容易執著。

  

   巴珠仁波切曾經說過:

   “有一匹馬就增長了對一匹馬的執著,有一頭牛就有了對一頭牛的執著”,所以我們要保持少欲知足。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