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菩提心的功德
願令一切有情永離苦難;願令一切有情解脫輪回;
願令一切有情同般涅槃;願令一切有情現證菩提。
我們在佛經中常看到慈、悲、喜、舍四無量心。四無量心既是生起菩提心的重要方法,又是菩提心的本質。菩提心需要具備很多因緣才會産生。《十法經》中講生起菩提心具有四種方法:
一、見到菩提心的功德
二、對如來生起虔敬之心
叁、看到衆生的苦難
四、得到善知識的正確引導
《菩薩地論》中講發菩提心的四因:
一、因具足圓滿菩薩種性的緣故,而發起菩提心。
二、因佛陀、菩薩及善知識的攝受而發起菩提心。
叁、因看見衆生的苦痛而生大悲,因而發起菩提心。
四、于遠劫的輪回苦痛及菩薩的種種無間難行苦行心無怯弱、勇志無畏,因而發菩提心。
其它佛經當中也講到菩提心具有四因:
一、佛及化身之所勸請
二、聞菩提心利益功德
叁、存心悲憫無怙衆生
四、聞佛功德心生歡喜
第一,見到菩提心的功德非常重要。在修持四無量心或發起菩提心的實際修行當中,經常思維菩提心的功德極其重要。雖然大乘經典中都提到菩提心的內容,但單獨詳細講解菩提心功德的部分不容易找到,因爲佛法深廣,法門衆多,所以我建議大家多看寂天菩薩的《入行論》。其中第一品講的都是關于菩提心的功德。關于菩提心是所有善業當中最殊勝的論述,《入行論》是這樣說的:
看啊!世人的善行全然脆弱,
除了圓滿的菩提心之外,
什麼也不能夠抗拒
惡念的強大力量。
諸佛菩薩經過多劫的深思探討,最終得出的結論就是——菩提心對衆生獲得成就是最有利益的。《入行論》中說:
大威德的諸佛經過多劫思維,
發覺只有菩提心,
能夠救度無量無邊的衆生,
引領他們獲得最殊勝的安了。
菩提心具有叁大功德:能毀滅衆生的身體痛苦;能去除衆生心中的不安;能給予衆生世出世間的永恒快樂。因此應該恒常修持菩提心。《入行論》中說:
若想滅除自己生命中的憂苦,
並解脫衆生的痛苦,
若想贏得這種殊勝的美善,
就應永不舍棄菩提心。
系縛在生死牢獄中的苦難有情,只要生起刹那間的世俗菩提心,名譽上就立刻可以尊稱爲如來之子,意義上世間的人天都應該向他頂禮!《入行論》還說:
生死牢獄中的苦難衆生,
若生起菩提心,
在那一瞬間就是諸佛如來之子,
應得人天禮敬。
又以六種比喻來說明菩提心的利益:
一、冶金喻說明能得佛果
二、珍寶喻說明意義之大
叁、具果樹喻說明善根不滅而增長
四、勇士護送喻說明勝伏決定罪
五、劫末火喻說明消盡不定罪
六、此未說者余經細釋
第二,對如來升起虔敬之心非常重要。我們應多看本師釋迦牟尼佛的傳記,譬如:佛陀在兩千五百多年前,在這個世間示現了十二相成道來弘法利生。十二相成道是指化身佛所示現一生經曆的十二件大事:兜率降世、入住母胎、圓滿誕生、不年嬉戲、受用刀眷、從家出家、行苦難行、趨金剛座、調伏魔軍、成正等覺、轉妙*輪和入大涅槃。
第叁,體會到衆生的痛苦特別重要。雖然我們沒有神通,看不到地獄道及餓鬼道的痛苦,但我們卻可以從佛經和論典中有所體會,可以親眼看到畜生道的痛苦。我們既可以通過看《動物世界》等節目中動物間的相互殘殺,弱肉強食來體會它們的痛苦,又可以在屠宰場或海鮮市場上體會它們的痛苦。在人道中我們更能看到很多痛苦的情境,比如沒有錢財的乞丐、長期受苦的病人、失去手腳的殘疾人、無依無靠的老人等等。小時侯我經常看到很多高僧大德們都去醫院看望各種各樣的病人,後來理解到他們去醫院是在從病人的身上修持菩提心。
第四,依止具德上師或親近善知識特別重要,因爲他們具備修持菩提心的竅訣。阿底峽尊者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者,尊者在綠度母的授記指導下,爲了接受修持菩提心的傳承而尋找金州大師。在尋找的過途中,坐了十二個月的船才見到了大師,然後爲了修持菩提心在大師身邊整整呆了十六年,最後獲得了至高無上的成就。所以我們爲了修持菩提心也更應該親近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