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聖者言教 第叁課(六)爲什麼說佛法的善才是真正圓滿的善

  聖者言教 第叁課(六)爲什麼說佛法的善才是真正圓滿的善

  何謂真正的善法?從民間傳統信仰直到佛教究竟見解之間,不同的宗教對于善法有著不同的定義,因此僅僅“善法”二字,不僅可以分爲很多層次,其適用範圍亦非常廣大。有些信仰認爲這樣做是一種善法,有些信仰則認爲那樣做才是善法,對于善的解析,似乎衆說紛纭,沒有定論。現前我們既然自認爲是佛教徒,那麼我們是否知道,佛法中善的標准是怎樣的?佛法的善與世間傳統的善有什麼區別?

  當然,我們首先要知道,什麼叫做“佛”。當我們初入佛門時,我們所理解的佛是一位在兩千五百年前出世,示現八相成道而最終圓滿證悟佛性者,並且視這位圓滿實證功德者所教誡的“善”爲善法的標准。隨著我們聞思修行不斷進展,我們對佛的理解也應該逐漸增上。根據密宗的見解,佛乃獲得斷證一切功德者。因此,我們不能僅僅把佛樹立在外相之上,若只在外相上理解佛,這樣的見解不但不圓滿,還會令內心産生更多的疑惑,因爲凡夫總是喜歡站在思維的立場上理解何謂善法。

  需知,世間對是非善惡本來就沒有特定的標准,一個人認爲好的事情,對另一個人而言,可能不是一件好事。相反,某人認爲的壞事,對其他人而言,可能就是一件好事。那麼同樣一件事情,究竟孰對孰錯呢?在凡夫的見解中,永遠無法在正確與錯誤上達成一致,因爲只要在意識、思維的範圍中,就永遠沒有盡頭,對善法的理解也永遠不究竟、不圓滿。

  如上所述,佛乃獲得斷證一切功德之境界,斷除二種無明,獲得二種清淨。站在這樣的見解上理解“佛”,才會明白“佛”是不增不減、超越時間與空間、遠離世間思維的果位,而具有如是圓滿見解的佛陀所闡釋的“善”的標准,亦是超越世間一切思維的見解,這種“善”的定義是最究竟、最圓滿的。

  當我們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善,就應該依照佛教所謂“善”的標准而去多多行持善法,這才是佛教徒應該行持的事業。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