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 第叁課(七)調伏煩惱的兩種途徑
當我們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善法後,就要懂得如何將它運用到日常生活之中,並時時反觀自心,提起正念而改變自己的心態。因爲我們今生信仰佛教的目的是爲了獲得今生快樂、臨終自在、未來獲得解脫。若要圓滿這個願望,需要通過兩種途徑來實現:一方面是自然圓滿,另一方面則是有意創造。這也是我們平常修行中必不可缺少的兩點。
第一點如何理解呢?例如很多修行者平常不僅座上修法,座下也會行持諸多方便與善法。由于時時都在修法消盡煩惱之故,功德也在不斷增長。因此與惡法相關的一切煩惱在無意中越來越少。正如有些人所說,他的性格在修法以後似乎改善了很多,原來很粗暴的性格變得越來越調柔;以前說話不經大腦,令自他産生很多煩惱,現前口中說任何語言之前都能提起正念,懂得顧及他人的感受等等。這些顯現都充分地說明,你的功德在不知不覺中在增上,而它正來自于自己平常所從事的調心之善法。
第二點就是有意提起正念。由于宿世習氣沈重的緣故,我們的內心常常會生起與貪嗔癡煩惱交雜在一起的妄念,這些念頭與解脫沒有關聯,也沒有任何意義,稱之爲無義之念。當我們發現自己生起這種無義之念時,就要有意識地提起正念調伏,不能隨著這樣的念頭漂泊。
我們現前必然還是一介凡夫,由于無始以來習氣煩惱沈重之故,難免會産生一些不好的思想和行爲。當發現自己具有這些言行時,就要有意識地提起正念,告誡自己不能這樣想,不能這樣做。因爲摻雜貪嗔癡煩惱的一切思想及行爲均爲漂泊輪回之根本,現前自己作爲一個修行者,絕不能放任自己的習氣。這就叫做有意識地提起正念,調伏煩惱。
若能做到這兩點,相信大家都可以稱得上是一位真正的修行者。若做不到,僅僅在座上護持正念,座下卻與凡夫無異,就無法稱之爲真正的修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