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禅門才子蘇東坡▪P3

  ..續本文上一頁子,芥末的種子很好找,很多。但是天底下找不出哪一家沒死過人。

  前幾天一個網友在微博上給我留言,說,師父,我最近很傷心,我大姨媽要死。非常非常傷心,我給她回了一句話,請問天底下哪有不死的大姨媽?你大姨媽死,你傷心,那天下請問哪裏有不死的大姨媽,哪裏有不死的掃地的老太太,誰家一百年還不死倆個老太太,咱們在座的想一想,再好的富貴人家,再好的平安人家,誰家一百年還不死倆老太太,人生原本如此,此事古難全。

  爲什麼我對蘇東坡的人品、人格和魅力非常崇拜,非常尊敬。這兩句話奠定了他在人格人品魅力上的基礎,“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婵娟” ,不管自己多麼悲慘,不管自己人生多麼艱難,不管自己人生多麼坎坷多麼顛簸,我們抱一個菩薩心腸,抱一個菩薩意念,用一個菩薩行爲讓人間少一些磨難,少一些別離,少一些苦海,只是祝福,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婵娟,我們祝願別人美好。幸福有一種最好的幸福就是祝福,人生短短,幾十年你來過,你去過,你消失,不要緊,把最美的祝願,最美好的心情留給世界,你留一份,我留一份,他留一份,這個世界會綿延不絕,生生不息。

  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婵娟。我們這個社會在進步,我們這個生活在進步,但是我們的生活當中還是有很多不如意,比如說我們亂扔垃圾,比如說我們隨地吐痰,比如說我們破壞生態環保,比如說在公共場合交通工具上吃東西,都是需要改進的。我們有些人就喜歡在汽車上火車上吃東西,吐痰的時候也不遮也不攔,張口就吐,走到馬路上開著車從車窗往外吐,馬路上站著交警,吐交警一臉。看高速路上,高速公路下邊,兩邊全是垃圾。說個題外話,在香港,隨地吐痰,罰款1500到5000;在任何交通工具上吃東西,罰款1500到5000;隨手扔垃圾,罰款1500到5000。沒有人收你這個錢,還得上一回法庭判下來,你才交。

  所以,我在這裏簡單說一下,自己的世界自己擔當,自己的人生自己擔當。自己雙肩頂一個青天,雙腳踏一片厚土。世界在哪裏,在我們的擔當裏,蘇東坡就是一個能擔當起自己世界的人,擔當起自己人生的人,擔當起自己生命的人。就憑這一句:“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婵娟”,不要去考察這個人修行多好,不要去考察這個人道德有多深,你就看他留給世界的東西,你就看他留給世界的一言一行。蘇東坡留給世界的是一份寬容,一份豁達,一份溫暖,那麼他這65年就沒有白活。說蘇東坡是一個時代的英雄,是一個菩薩詩人,是一個時代脊梁都不過分。

  我們接下來再說說蘇東坡的缺點。蘇東坡也不是一個完美的人。說一說蘇東坡的缺點,但是這個缺點大家聽完自有一番公論。

  有一次蘇東坡吃飽了飯,一家人坐到一起,他就拍拍肚子問大家,你們看我這肚子裏裝的什麼。有人就說他,你的肚子裏裝的全是學問;有的說,你這肚子裏裝的都是憂國憂民;有的說,你這肚子裏裝的錦繡文章,一肚子才華,你這肚子裏裝的可不是普通東西,全是高級的。其中,蘇東坡的一個叁夫人就說了一句,你的肚子裏裝了一肚子的不合時宜。他怎麼不合時宜呢?一代才子,頂天立地,光照千秋的一個人,怎麼就不合時宜,他一輩子當了那麼多的官,行程上萬裏,他怎麼就不合時宜,我給大家簡單說幾條。

  歐陽修喜歡蘇東坡,王安石也喜歡蘇東坡,就是後來的司馬光也喜歡蘇東坡,皇帝他娘也喜歡蘇東坡,太後,都喜歡蘇東坡。這麼一個都喜歡的人命運怎麼咋這坎坷呢?

  王安石要變法,王安石要變什麼法?簡單說,要收稅。王安石的變法宗旨就是一個收稅,受什麼稅?農業稅,叫青苗稅,叫青苗法。你不種地嗎?你種地,這個莊稼要長,有收成。就是總之一句話,加重農民的負擔。還有一種稅是商業稅,凡是做生意的都要交稅。王安石給皇上溝通,咱們國家不能窮了,咱們這國庫不能缺錢。大家聽我這話不要跟現代聯系啊,我說的這是古代,說的都是900年前的事,大家不要向現代聯系。這個老王就給皇上建議,咱們這國庫要有錢,老百姓窮富放一邊,蘇東坡反對。

  蘇東坡和王安石是文友,就像咱們一樣,網友,天天在網上能看見。蘇東坡跟王安石是文友,王安石喜歡蘇東坡,蘇東坡照樣佩服王安石,都是文壇領袖。但是就是在收稅這一塊兒,從這裏就能看出蘇東坡的仁義來。王安石出了這麼一個主意,要收稅,蘇東坡不同意。王安石就說,你這個人,咱倆商量好的給皇上說,怎麼我給皇上說你怎麼就不同意了?當時王安石掌權,蘇東坡一看鬥不過王安石,自己就請調,就到外邊當官去了,顛沛流離,又去當什麼外地官去了。

  到後來神宗死了以後,高太後臨朝,司馬光執政,又把蘇東坡從外地召回京城來主政。你說他會當官不?他不會。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朝天子一朝政,司馬光執政,蘇東坡又說開收農業稅的好來了。司馬光是提倡免點稅,他認爲蘇東坡想當年是反對收稅的,所以把蘇東坡從外地急急的召到京城來當做左膀右臂,結果召來以後,蘇東坡又支持收稅,可把這個司馬光氣壞了。蘇東坡呢急于要說服司馬光,司馬光說的是朝政啊,是定下來的政策,免收就免收,少收就少收。結果這個時候蘇東坡想起來了,要收。結果又和司馬光又鬧不和,司馬光又把他一腳又踢走了。

  這個蘇東坡這一生總想當個主事的官,結果總是在不合時宜的時候提出他那不合時宜的辦法,可憐這蘇東坡一輩子也沒執政,一輩子也沒到權力核心。就造成了一生的坎坷,因爲蘇東坡,他是一個文人,司馬光把他找來,他又說服不了司馬光,他想罵司馬光,他又不說髒話,他沒有髒話可說,氣的這個蘇東坡實在沒法,一個文人,不能說髒話。天地一文人蘇東坡,咱們從蘇東坡的文章裏找不出來一句髒話來,爲什麼?因爲蘇東坡從那個時候就認識到網絡語言要幹淨,認識到語言要美,心靈要美。但是他氣得實在沒法了,他給司馬光起了個外號——司馬牛。說你就是一頭牛,我給你說了那麼多天,給你講了那麼多道理,你就比那牛還犟。司馬光有個外號叫司馬牛就是蘇東坡給起的。這是一個文人最惡毒的時候,最最惡毒的時候給別人起個外號。

  所以我們今天在座的朋友也好,網友也好,一定要提倡語言美,在家庭裏也要提倡語言美,在工作單位也要提倡語言美,在生活當中也要提倡語言美。前幾天有個網友給我說:“我看不慣我們老總,我總想罵他一通。”我說:“不必要”。爲什麼?你在口出惡言的時候傷害了自己。那個網友說:“我實在沒辦法,我一口惡氣出不來,那怎麼辦呢”。我說:你可以給你老板總起個外號,起個美好的外號。假如說你的老總很胖,你可以給他起個外號叫“肥仔”,“肥肥”,“八戒”,就是用一種美好的善良去表達內心的不滿,不要用惡言惡語表達自己內心的不滿。蘇東坡有缺點啊,他怎麼給人家起外號呢?司馬光也是一代文豪,也是頂天立地的人物,就因爲蘇東坡一時嘴漏,給人家起了個外號,司馬光到現在沒有甩掉這個“司馬牛”。給人起外號是一個小缺點,偷偷地起,給那看不慣的起,就起那種不傷大雅的,也算是一種發泄自己對公司老總不發獎金的一種怨恨。

  蘇東坡在臨死的時候人家自己就總結了:宦海沈浮,一生跌宕,起起落落。曆貶八州,行程萬裏。在這裏我簡單說一下啊,蘇東坡這一生並不是只到過八州,細細的數他的所到之地:曾兩次到過杭州,到過密州,山東的密州,也到過江蘇的徐州,還到過浙江的湖州,還到過湖北的黃州,就今天的黃岡,還到過安徽的穎洲、廣東的惠州、海南的儋州、河南的汝州和江蘇的常州,河北的定州。他這一生可以說經曆豐富,這種豐富經曆也給他一生的創作積澱了很大的營養,俗話說,行萬裏路,讀萬卷書。

  蘇東坡這一生可以說是顛沛流離,古時候當官不像現在這麼方便,我記得有一個小故事說蘇東坡當官,皇帝調他到一個地方去當官,他竟然沒有路費。他就給皇上寫封信說,沒有路費,我能不能到附近當個官。皇上給他回了一封信,可以。有句俗話說,千裏去當官,只爲吃和穿。還有一句話說得好,一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蘇東坡沒有這樣,當官當得竟然自己沒有路費,皇上調他去另外一個地方上任,他竟然沒錢,沒錢就沒錢吧,你借點也行啊。他不,他給皇上寫了一封信,能不能去近點兒的地方,這也是蘇東坡的可愛之處。

  蘇東坡這一生用65年曆練這一趟人生,大家一定要熟悉他的一首詩: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人海茫茫,各有各的難處,人生路上,各有各的艱難,各有各的艱辛,人生路上誰都有難處,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誰的人生也不是光滑得跟玉石一樣,甜得跟蜜一樣,誰的生活也不是蜜糖罐裏泡大的。蘇東坡是一代天才、神童,這一生苦上加苦。“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誰的人生都有他難掩的傷痛,誰的人生都有他的不足之處。“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生活就是你的世界,你的世界不管有多少的不完美,有多麼的殘缺,那也是最美。你的世界不管有多麼的悲慘、多麼不幸,那也是最好。

  前幾天寺院裏有個法師得了糖尿病加腎炎綜合症,綜合症吧。跟我說了一句,延參法師,我在你身邊已經將近二十年了,我可能時間不多了,本來想能跟這些師父們多呆幾十年,法師今年有50歲了,我真的希望在寺院裏能跟法師們多呆幾十年,待到60來歲,70來歲,但是看病情啊不允許了,看病情的發展可能時間不多了。那法師就來給我說,我來跟你告個假,不管我還有多少時間,我走的早我也很感謝大家。爲什麼?在這個團體裏生活了二十多年,沒有什麼遺憾。假如說有什麼遺憾的話,就是在這個出家的道路上沒有好好修行,出家二十年沒有認認真真的去努力的修…

《禅門才子蘇東坡》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善待人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