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禅門蓮花--李清照▪P6

  ..續本文上一頁天,就像金子一樣,與自己共同經風雨的人,一個也沒有了。在佛教,有一位弘一大師曾經寫過“知交半零落”,人生到了這樣的時候,已經很難有人和自己並肩而行了,柳樹被煙染得非常漂亮,到元宵佳節了,天氣很好,不知道將來還會不會有風雨。此時的李清照,已經不喜歡應酬了,想當年,在閨中沒出嫁的時候,也同樣是在元宵佳節,和其他的女孩子們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就出去玩耍了。現在年老加上憔悴,害怕晚上出去,因爲晚上的時候,是跟朋友們,是跟家人要團聚的時候,她跟誰團聚啊,大家可能會說,不是朋友說要跟她團聚嗎,朋友的團聚,哪裏能夠代替得了親人的團聚呢?朋友們的團聚,越熱鬧,越歡快,她內心裏邊的悲傷就越沈重。最後兩句最爲沈痛,她說:“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她本來是個很熱愛生活的人,她從來不打算放棄對生活的熱愛。朋友們在院子裏,或者在別的屋子裏,很熱鬧地飲酒,做著遊戲,在說笑著,她不想出去,但是呢她又不願意放棄這樣的熱鬧,她又希望能加入他們中間,只能把那個簾子挑起一角,不如在簾兒底下,我聽他們的歡笑,我聽他們的歡樂,只是用聽,也許就足夠了。

  大河百代,衆浪齊奔,淘盡萬古英雄漢;詞苑千載,群芳競秀,盛開一只女兒花。

  傑出女詞人李清照極其豐富的人生經曆,從待字閨中的少女,到極其恩愛的少婦,李清照曾擁有過美滿的前半生,但是隨著金人南下的鐵蹄,李清照淹沒在了國破家亡的曆史中,丈夫的早逝,文物的喪失,到再嫁婚變的是非,李清照的後半生遭遇了數不清的劫難,在坎坷的人生中,李清照用她的精神和才情爲我們留下了名垂千古的文學財富。

  我們透過李清照的人生道路,看李清照,再看自己;看她的磨難,再看自己;看她經曆的炎涼,再看自己。如果你看得清李清照的磨難,那你會覺得自己等于是白活了,和李清照相比,自己簡直是什麼磨難也沒經過。  

  李清照對詞的要求非常高,她主張詞要“韻律諧和,品質高雅,意境渾厚,布局有方,情感細膩,含蓄穩重,情調雅致。”李清照的一些作品我們一定要熟悉,例如:

  《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當你生活中心情不好時,想起許多不愉快的事情時,就翻翻李清照的詩詞,相信你很快就把自己的煩惱忘記了。人生就是一場經過,就是一種品位,爲什麼要在痛苦中走過,爲什麼自己不找快樂,想不通的時候,就看看李清照的詩詞。  

  我們再來看看李清照的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叁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人生沒有真正的“相識”,如果有,那就是天上的大雁,來來回回,與你相伴。

  “憔悴損”,這不是合起來的一句話,是叁個詞,憔,面色不好;悴,心情不好;損,命運不濟。人生一條路,就是一個“愁”,塵世繁華,如煙如夢,每個人都不過就是一片浮雲,所以不需要去埋怨命運不好,人生就是如此。人生好或不好,多擔待一些,就過去了。李清照那麼坎坷的命運,她都活到了72歲,所以人生需要的不是一個好命運,而是一個堅強的好心態。  

  公元1155年,李清照在孤獨、寂寞、甚至在有些人的嘲諷和誹謗當中走完了一生,她在臨安去世,享年七十二歲。

  人生有什麼了不起的?正是因爲認爲自己了不起,所以才煩惱無邊。人生有什麼放不下?只有自己放不下。曆史會把你放下,世界會把你放下,並且把你忘得無影無蹤,無迹可尋。有人會認爲把自己的名字刻在石頭上,就可以把握住永遠了。世界強大嗎?不過就是一個成、住、壞、空。要學會預支明天的幸福,預支明天的快樂,要學會享受別人不懂的安詳和平靜,人生就是一場自由,心態要好,姿態要高,思想也要高,人生是爲誰活著?就是爲自己。自己幸福,自己快樂,你就是你自己的世界,除此之外沒有世界。

  把眼睛瞪大,向前看,四個字:目空無人。爲什麼?因爲你的影子在後面,因爲你的主宰在你的腦門上,絕對沒有在叁尺之外。記住李清照的一句話,幸福在哪裏?才下眉頭,就在心頭。幸福並不遠,超過叁尺就是奢望,就是糊塗,就是愚癡。

  李清照活了72歲,她沒有想到自己能流芳千古,她也沒有更多的財産能留給後人,她留給後人就是在嘲諷中堅強,在誹謗中勇敢,活著,不是爲別人而活著,雖然讓別人看起來寂寞孤獨,但是,對自己個人來說,活得有滋有味。

  人間誰離去?千秋誰還在?

  李清照的一生,應該沒有什麼遺憾,因爲她寫的詞,她寫的詩和文,早已經深入人心,廣爲傳頌。李清照曾經爲她沒有子嗣、沒有後代而感到痛苦,但是現在,當我們在李清照的優秀的詞作面前而被深深地打動的時候,當我們在李清照的墓碑前深深地歎息的時候,我想,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感覺,就是李清照以及她的文學並沒有絕嗣,而是綿綿不絕、繁衍生長著,永遠永遠流傳下去,在我們的心中成爲永恒的一道風景。這就是我們所了解的李清照。  

  李清照用72年的歲月,讓自己的生命活出了一個自由的精靈

  從南渡前獨居深閨的離情閑愁到南渡後國破家亡的徹骨深痛,她憑著極高的藝術天賦,將這漫天愁緒又抽絲剝繭般地進行了細細地紡織,化愁爲美,創造了讓人們永遠享受無窮的詞作珍品。李詞的特殊魅力就在于它一如作者的人品,于哀怨纏綿之中有執著堅韌的陽剛之氣,雖爲說愁,實爲寫真情大志,所以才耐得人百年千年地讀下去。

  李清照有著男性作家無以比擬的細膩而豐富的情感世界,是一個對大自然與外部世界有著極爲敏銳的感悟,以及強烈的關注與渴念的女性。她的思維活躍,性格開朗,敢想敢說。人生其實是非常瑣碎,非常無聊的,但李清照是一個自由的精靈,在“才藻非女子事”的時代裏,她突破了世俗的種種約束,用文學來裝點自己的人生,把原本平常的生活用優美的文字來描繪,不僅給了自己一個與衆不同的人生,也讓自己的生命超越了時空,她的詞裏肯定人生,贊美生命,張揚美麗,展示精彩,給曆史、給後人留下了一個美麗的靈魂。

  上天早就發現了李清照更博大的藝術才華。如果只讓她這樣輕松地寫一點閨怨閑愁,中國曆史、文學史將會從她的身邊白白走過。于是時空激蕩,新的人格考驗,新的命題創作一起推到了李清照的面前。 目睹國破,身曆家亡,顛沛流離,孤苦伶仃,災難接踵而來,曆史將這個如水的生命放進了災難重重的爐窯燒冶。

  世事的變幻,戰亂的離苦,易安卻一直堅強而執著的尋尋覓覓著自己的人生價值。也曾揮灑愁悶,也曾輾轉難眠,也曾淚流千行,但李清照沒有對世界的一絲詛咒,沒有對社會的一句抱怨,沒有宣泄對人生的一點不滿,反倒將滿腹辛酸淡化、雅化爲極其優美的文字,雖然文字的表面也不乏“愁”的痕迹,詩詞中的愁緒真實的展現出了李清照經曆世態變幻莫測時痛苦難堪的心境,但李清照卻是一個內心豁達,充滿樂觀積極的一個奇女子,她最終超越了個人的得失,從自己的憂愁中走了出來,也從一個個體的生命中走了出來,不僅走到了文學的高峰,也走到了生命的高峰。她在艱辛坎坷的磨砺中,將自己的生命鍛煉成了一朵永不凋謝的火焰中的蓮花。

  生活中的開心是靠自己去挖掘的,生活即便給你一帆風順,缺乏開朗,缺乏熱情,那一樣是只能看到一個布滿陰霾的天空。李清照用自己細膩的心靈看到的是一個鳥語花香的世界。她的世界裏紅酥瓊苞、秋桂芬芳,暗香環繞、春光淡蕩,雖然也有疏風驟雨、淚融殘粉、獨抱濃愁,但她依舊頂笠披蓑踏雪尋詩,梅下暢飲醉裏插花。她的內心依然是一個充滿生機的世界,也正是這樣一個內心開滿花朵的心靈給世界留下了一個永遠的春天。如同感受美麗的春光一樣,清照在艱難險阻、流徙奔波的苦難中體味挫折,感悟生命,她將一切痛苦化爲泥土,來肥沃自己的生命,最終盛開了一個怒放的生命!

  清照最終在曆經坎坷艱辛之後看透了滄桑的變幻,在黃花堆積大雁歸時,勤修《漱玉詞》; 她“雖處憂患窮困而志不屈”,在“尋尋覓覓、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慮,在梧桐冷雨之夜,考撰《金石錄》,完成丈夫未竟之功。她在黑暗中點亮了一盞孤燈,照亮自己的人生之路,也最終化爲文學天空裏一顆耀眼的孤星,千年來閃耀著灼灼光彩。  

  走近李清照,我們便觸摸著一部厚重的曆史,讓我們在曆史煙塵宋詞風雨裏,在廣闊而深厚的人間塵世裏,把思想向更遠更深邃的地方伸展,感悟歲月的滄桑、人生的壯美,感悟天人合一的詩意,獲得生命的體悟和精神的皈依。

  有過藕花深處爭渡的歡愉,有過倚門偷回首的俏皮,有過九萬裏風鵬正舉的豪邁,有過踏雪尋梅花下醉的浪漫,有過獨抱濃愁無好夢的酸澀,有過尋尋覓覓冷冷清清的淒涼,無論何種,她的每一段生命都被她的才情浸染得充滿詩意,精彩又美麗。在風雨飄搖的日子裏,她步履蹒跚的走過,在世事滄桑中頓悟原來“古來萬事東流水”,原來一切不過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間。

  用一個怨恨的心看世界,不如用一個快樂的心看世界;用一個詛咒的心來看人間,不如用一種享受的心來生活。我們每一個人一直在路上,踏著沿路的風景尋尋覓覓。紅塵的路上,不管有多大的磨難,不管有多急的風雨,始終都不要放棄,從容而行,笑對每一個花開花落的日子。甘甜也好,苦澀也罷,所有的所有,包括完美背後的缺失,歡笑過後的落寞,悲傷後面的遺憾,共同構成了人生一道亮麗的彩虹,這些都是生命的意義。

  人生回首,不必回頭。所有的痛苦,所有的煩惱,都源于你回頭。人生哪裏有回頭路?哪裏有回頭的空間和時間?當你思想的時候,不妨坐下來,閉上雙眼,默默地想想自己的一回人生,但是千萬別後悔,千萬別懊悔,人生沒有回頭路!

  俗話說,借酒澆愁愁更愁,抽刀斷水水更流,人生沒有給你准備一個來回,就這一趟,所以不要後悔,懊惱不如放開,勘破、放下。  

  夢裏不知身是客,醒來人間又新秋。900年的歲月過去,一切成爲過往,李清照是人生的一個坐標,一個榜樣,一個楷模。“夢裏不知身是客”,這個說的是李清照,也是自己。“醒來人間又新秋”,當你在人間的時候,人間是一番風光,當你離開人間的時候,人間又是一番風光,人間就是人間,世界就是世界,世間不變的就是“多變”,就是天天在變,這個世界根本不可能固定不變,人間的本名就叫無常。等到世界再回到它的本來面目的時候,這就是真相,這個世界的本來面目就是兩個字:塵埃。

  所以,在人間不必要千打算萬打算,因爲到最後千算萬算不如天算。誰是後來人,誰是主人,45萬億年以後的人。45萬億年以後的人來看我們,去哪裏尋找?去塵埃裏尋找,做夢都夢不到。等到星球化作了塵埃,塵埃又再化作了星球,如是循環不斷,45萬億年以後,哪裏去尋找今天的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哪裏去尋找那些恩怨情仇得失成敗?一切都不過是塵埃。所以,夢裏不知身是客,醒來人間又新秋!

  

《禅門蓮花--李清照》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