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倫敦奧運 不妨淡然看
2012倫敦奧運,給了我們很多的快樂,也給了很多感動,還有很多的震撼,當然也帶給我們憂傷、不平、憤怒、遺憾,總之,投入的觀衆是百感交集,哭一會兒,笑一會兒;急一會兒,罵一會兒。
每一屆的奧運會都精彩絕倫,都牽動人心,而新的奧運會也總是如期而來,曾經的轟轟烈烈總是在新的賽事中漸漸被人們所遺忘,漸漸回歸平淡,一如曾經的英雄們。
當我們今天矚目新起之秀陳若琳時,有多少人會想起或是關注曾經也輝煌過的陳肖霞;當我們盛贊林丹時,可知道八年前雅典失利的他也曾經被人們謾罵爲“超級蛋”而幾乎放棄運動生涯;朱建華,至今已是幾乎沒有太多人熟悉,1981年一年內連續叁次打破世界紀錄,而奧運會的錯失金牌同樣讓他備受指責。
人生有太多的無常,四年前還如日中天的傳奇人物菲爾普斯,四年後一樣沒有再次造就新的輝煌;曾經的“體操王子”在洛杉矶奧運會上給多少人帶來了熱血沸騰的信仰,之後肩負10億中國人期許的李甯在漢城奧運會上不僅品嘗了一敗塗地的滋味,祖國的人們更是讓他領略了天堂到地獄的淒涼。我們需要的究竟是冠軍,還是體育的精神?
摔倒在跑道上的何止是劉翔,亞特蘭大奧運會上打破奧運會紀錄的阿蘭-約翰遜卻在自己的最後一次奧運會征程上摔倒在雅典的奧運賽場上,當時目睹阿蘭-約翰遜摔倒的劉翔何曾想到八年後的自己和他會有一樣的經曆。而二十年前,1992年的巴塞羅那奧運會上,同樣的事情是,英國運動員雷德蒙德摔倒在跑道上,右腿肌肉撕裂,他艱難地爬起,並一步一步向終點走去,此時他的父親從看臺上沖下來,攙扶著兒子走到終點,全場報以熱烈而持久的掌聲。
競技體育總是很殘酷,勝利者往往奪走了全部。冠軍總是只有一個,但是奧運會並不只有冠軍,有很多並未成爲冠軍的人,也理應獲得掌聲和喝彩。當運動員們失利時,無論是何種原因,我們應該報以更多的理解和鼓勵,而不是指責或謾罵。運動員摔倒,被撕裂的是身體的某個部位;而人們的鄙視,被撕裂的是一顆已經飽受傷害的心靈。
時至今日,當年也曾爲李甯或是許海峰歡呼的人們,事過境遷,誰還會了這樣的名字而熱情高漲?曾經轟動一時的人物,而今多數都已經悄然無聲。即使劉翔依然保持了世界紀錄,二十年或是叁十年後,會不會是和現在的一樣早已被人們所淡忘。
所有的轟轟烈烈,到最後都會回歸平平淡淡,一如花開,絢爛過後終歸凋零。
作爲觀衆,我們不僅爲那些成功的英雄們喝彩,也爲那些悲情英雄們鼓掌,每個人的背後都是多年艱辛、刻苦的努力,每個人都付出了無數的汗水、淚水,無論是否得到獎牌,都值得我們尊敬、學習,不論是中國運動員,還是國外的運動員,我們都致意最熱烈、最真摯的掌聲。抛棄門戶地域之爭,爲每一次拼搏喝彩,爲每一塊金牌喝彩,我們的喝彩超越成敗,超越國界------這是我們應有的氣度。
“更快,更高,更強”,奧運的精神是激勵人們不斷的超越自我,不屈不撓,迎刃而上,不僅是一名運動員,作爲普通人,也應有這樣堅強、勇敢的意志去面對生活中不可預測的磨難。
金牌不是奧運賽場成功的標志,彰顯體育精神的是每個賽場上的健兒勇敢拼搏。不僅是賽場上,人生路上也是一樣,贏得起,也要輸得起,失敗後的堅強,更勝金牌光芒。人生有太多不完美,努力了,達到了自己的最高境界就是完美。奧運賽場勝敗難料,自己做到最好,就是最大的勝利。
賽場上不只是金牌的爭奪,更是技藝的切磋,是文化的交流,是友誼的傳遞。奧運不僅是全球體育的盛會,她促進不同文化,不同國界,不同信仰的人們之間的溝通和理解,也讓人們消除隔閡,泯滅對立,重新握手,讓世界可以融合。
不僅是倫敦奧運,北京奧運、雅典奧運以及下一屆的奧運甚至未來的奧運,都是一段風雲變幻的精彩曆史,也同樣都是浮雲一場的人間故事。人生路漫漫,任何的一次的奧運,都不是結局,也沒有結局,因爲只是短短的十六天時間發生的故事。這一次輸了,也許下一次贏;這一場勝了,也許下一場敗,所以,勝負得失不妨淡然看。
未來的歲月裏,無論是運動員,還是更廣大的觀衆,用體育拼搏努力的精神去生活,不辜負歲月,不計較得失,能坦然坎坷,能承擔苦難,即使挫折接踵而至,依然信任生活,尋找生活的快樂,自己快樂,傳遞快樂。人生所有的努力,不爲超越他人,只爲戰勝自我,請相信,每個人都是生活的奧運健兒。
到目前,奧運已走遍四大洲,我們期待著她終有一天走進非洲-----這個飽受貧窮、戰火的土地,讓奧林匹克和平、友誼的光環真正的照遍地球的每一個角落,到那一天,五環才不再缺憾,這個世界不再怅然若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