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在智慧面前匍匐低頭

  在智慧面前匍匐低頭

  曾經有位西方神父,到一個佛教的美術館參觀,看見一尊千手觀音的塑像,他好奇地問法師:「這是你們的神嗎?這麼多手,外觀挺像蜘蛛人的。」法師跟他介紹這是代表佛法大悲心的精神,這位神父第一次接觸佛教,聽了也覺得很美好。

  法的精神就是智慧,但是智慧沒有形象,所以才有了佛像,幫助我們經常的憶念智慧和慈悲。

  佛法的修學,提供了生命不同的選擇。這也是皈依的意義,在煩惱生起的時候,要選擇依靠智慧,而不是依靠自己的煩惱做回應。

  念佛、拜佛的功能就是如此,是一種修持,不是將佛菩薩當成是某種外在的神秘力量而崇拜,而是經常的憶念一個生命品質圓滿的典範。並且借由禮拜的動作,學習放下自我中心的煩惱。

  在傳統文化中,也會對一位尊敬的老師跪拜行禮,這樣的修持,其實是老祖宗一直在實踐的,只是被現代人遺忘了!

  因爲,在智慧面前,要學習匍匐低頭,放下煩惱的自己,讓身心調柔,智慧逐漸的與心融合之後,面對煩惱會更有力量去超越,進而成就如同佛菩薩一般的生命品質。

  所以,拜佛念佛不是在祈求外在的佛保佑,是在憶念自己心中沈睡已久的智慧覺性。

✿ 继续阅读 ▪ 佛陀的本懷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