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金剛精要引導文——初學悅耳·寶藏庫之前行引導 第十二講▪P2

  ..續本文上一頁天可能會死、明天也可能會死,因此,要在相續中生起“何時都是無常的”這樣的定解就必須要通過禅定來修持,由此便能斷除懈怠和拖延時間等種種的過失。

  叁、結語

  今天講的是“壽命無常”。大家回去以後要勵力實修,唯有通過實修才能逐漸斷除懈怠、懶散等種種過失。今天的法就講到這裏,大家一定要好好實修。

  回向

  【備注】:此爲弟子根據大恩上師講法記錄略作整理,更詳細的內容請參考聞法錄音。因時間倉促,恐有錯謬。故于大恩上師及道友面前忏悔!願大恩上師*輪常轉!信衆法喜充滿!早證菩提!

  金剛精要引導文

  初學悅耳.寶藏庫(前行引導)

  龍薩娘波尊者 造論

  妙音龍多加參尊者 傳授

  普巴紮西仁波切 漢譯

  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 傳講

  12月07日傳講內容

  【原文】

  庚二、壽命無常

  厭離二因——壽命無常法分四:辛一、總括外器世間無常;辛二、別法真實無常;辛叁、具福德者亦無常,更何況我等,故而作比喻宣說;辛四、傳授目的。

  辛一、總括外器世間無常

  若獲此暇滿人身而不修妙法,則無意義。如外器世間堅硬之境,當七火一水時,則毀壞無常。內情衆生則處于生老病死等變易之中,皆爲無常法則。

  辛二、別法真實無常

  頌曰:“已生幻軀終有死亡時,人生壽終如陡山瀑流,死亡因緣不離優與劣。”釋曰:我等已得之人身,此如幻化之相,故易消散。

   若不修持捷徑精要法,此生本性終有死亡,故永無超出,猶如屠場宰殺牲畜。何故如此?人生壽終如陡山瀑流,譬如牽牲畜往屠場宰殺之舉步,日、月、年逐漸減少,而無增添。粗法變易無常,細法即爲無常而散滅。總之,死緣者極多,生緣者稀少,且有四百四十四種疾病及八萬邪魔,故此身猶如風中油燈。死亡之因緣,賢者如妙欲之騙,劣者如遇敵,故無有一衆生能幸免矣。

  辛叁、具福德者亦無常

  金剛身之大覺與聲聞阿羅漢等最終皆示現涅槃之相,梵天、帝釋、轉輪王等亦未超出死亡,則吾等補特伽羅更勿須言,如此講說矣。

  辛四、傳授目的

  此如魔鬼曜突然迎面相撞,因此何時命終無定,故應于當下修習叁摩地等。由此而修行,即具斷除懈怠與拖延時間之利益也。

  【正文講解】

  今天我們繼續宣說共同前行中的“因四厭離引導自心行于法”。此四厭離心包括:暇滿難得;壽命無常;業之因果;輪回過患。昨天我們已經宣講完畢“暇滿難得”,今天我們所宣的是“壽命無常”。

  一、修行四厭離心的必要

  我們所厭離的是什麼呢?就是由了知叁界六趣無有安樂而對輪回産生厭離之心。對于初學者而言,觀想四厭離法就是對輪回生起厭離的殊勝方便。

  以前,我們將叁界六趣中的不清淨反執著爲清淨、將痛苦反執著爲安樂、將無常反執著爲恒常、將無我反執著爲有我,因此無法對輪回生

  

   起厭離之心而漂泊至今。如今,通過此四厭離心的修持,就能知道,叁界六趣是不清淨的、是痛苦的、是無常的,由此而産生厭離之心。由此可見,修持四厭離心對于初學者是非常重要的。

  之前也宣講了,光是知道如何修持四厭離心是沒有用的,一定要將它納入實修之中。沒有實修,光是在文字上了知是無法對輪回生起真正的厭離的。哪怕是實修,也不是一天兩天、一個月兩個月、一年兩年的事情,而是要很長時間地修持、串習。修持的時候同樣也是分爲座上與座下,同時,具備修持要點來修是非常重要的。

  二、壽命無常

  厭離二因——壽命無常法分四:辛一、總括外器世間無常;辛二、別法真實無常;辛叁、具福德者亦無常,更何況我等,故而作比喻宣說;辛四、傳授目的。

  (一)總述修行方法

  壽命無常的修法要具備座上與座下。座上之時要做到身要七支坐、氣要排九節佛風、意要發菩提心,而後要祈禱上師、受四灌頂,然後在上師與自心無別之中安住,當起妄念時又觀修壽命無常。如是觀修、安住交替而修。最後就要回向。

  修持壽命無常之時,要按照次第觀修外器世間是無常的,內情衆生也是無常的。

  蓮花生大師曰:“器界無常遭毀水與火,衆生無常身心相分離。”由了知無常而生起厭離、祈請加持。

   (二)器、情無常

  若獲此暇滿人身而不修妙法,則無意義。如外器世間堅硬之境,當七火一水時,則毀壞無常。內情衆生則處于生老病死等變易之中,皆爲無常法則。

  1.外器無常

  外器指的是什麼呢?就是外境中的山、岩石、物體、建築等等都稱之爲外器。比如,由須彌山、四大洲、八小洲、七金山、七香海及鐵圍山所圍繞的就是外器。

  此外器由于無常而示現各種變化,包括粗大的變化和微細的變化。

  外器的山、石、岩、房屋等等,看上去都是堅固的,但最後都會被地、水、火、風等毀壞。

  外器世界是如何形成的呢?簡單來說,外器是從下往上逐漸形成的,而內情是從上往下逐漸形成的。在此世界形成之前曾有20個劫的空劫,此時一切皆爲虛空,之後在叁角形的藍色虛空之中,首先形成十字金剛杵一樣的風,東風刮向西方,西風刮向東方,南風卷向北方,北風卷向南方,在此風之上形成了水和雲,而水和雲在金剛風的攪動之下逐漸形成了七金山、七香海等外器。

  而內情衆生是由上往下形成,這是由于衆生的妄念越來越粗大,比如叁禅天衆生越來越迷亂就形成二禅天,二禅天衆生逐漸迷亂而形成一禅天。如是,衆生的妄念由微細到越來越粗糙,而逐漸往下墮落,最後當出現第一個地獄衆生之時,就稱之爲“成劫”。此“成”劫同樣需要20個劫的時間。之後,衆生的壽量由無量壽逐漸減少爲10歲,之後又

  

   由10歲增長至無量壽,如是減少、增加交替,此時間成爲“住”劫,同樣是20劫的時間。

  其後,“壞”劫來臨,同樣是20個劫。此時,地獄衆生的業力越來越清淨而得以逐漸往上轉生,餓鬼道、旁生道也是這樣。接著,人類世界的一個人在寂靜處修行禅定後産生了樂的覺受,他將此修法告知給世間的一切有情,之後欲界衆生轉生往色界,之後又轉生爲無色界,如此逐漸往上轉生,逐漸一禅天以下空無一人。此時,世間會出現七個太陽,也有講法中說是一個太陽發出如同七個太陽的熱量,由此而産生大火燒毀一禅天以下所有器物。逐漸,衆生由于禅定的力量,業力越來越清淨而往上投生,而地、水、火、風逐漸將這個無有有情的器世界化爲空無。

  成、住、壞、空就是這樣形成的,分別都有20劫,共80劫的時間,而時間就由小劫、中劫、大劫這樣次第性而分。在此時間之中,外器世界都是刹那變化的。

  而在此器世界,我們能看到的粗糙的變化包括春、夏、秋、冬四季的時時遷變。

  對于以上所宣的外器無常,大家應該于座上反複觀修。

  2.內情無常

  由中陰之身通過尋香而入母胎就稱之爲“成”;從母胎中降生,經由童年、少年、成年、老年,之間就稱爲“住”;臨終到死亡之間就稱之爲“壞”;最後,地、水、火、風逐漸壞滅稱之爲“空”。

  同樣,我們也要通過打坐來次第性地觀修內情無常。

  以上這些必須要通過打坐來觀想、實修。如果沒有觀想、實修,沒有細致去思維的話,則對于無常遷變是無法真實理解的。對于外器和內情的成、住、壞、空,如果不通過打坐觀修的話,是不可能詳細知道的。

  

   有些雖然是粗略地知道“諸法無常”,但如果沒有在打坐中去觀想的話,是不可能詳細了解的。

  (叁)別法真實無常

  頌曰:“已生幻軀終有死亡時,人生壽終如陡山瀑流,死亡因緣不離優與劣。”釋曰:我等已得之人身,此如幻化之相,故易消散。若不修持捷徑精要法,此生本性終有死亡,故永無超出,猶如屠場宰殺牲畜。何故如此?人生壽終如陡山瀑流,譬如牽牲畜往屠場宰殺之舉步,日、月、年逐漸減少,而無增添。

  有生必然有死。得到的人身如幻化一般,就像魔法師通過咒力能夠將石頭幻化成馬和大象,當咒力消失時,馬和大象也將恢複原樣。

  同樣,只要有生就必然無法超越死亡,就像屠宰場的牲畜一樣只有等待宰殺。

  同樣,人生的壽命就像瀑布一樣,只有減少而不會增加;就像待宰的牲畜一樣,用繩索套著牲畜的頭拉向屠宰場,一步一步越來越接近屠夫、越來越接近死亡,而我們也只會一天一天離閻羅王越來越近。

  粗法變易無常,細法即爲無常而散滅。總之,死緣者極多,生緣者稀少,且有四百四十四種疾病及八萬邪魔,故此身猶如風中油燈。死亡之因緣,賢者如妙欲之騙,劣者如遇敵,故無有一衆生能幸免矣。

  粗法遷變無常,細法也是同樣變化無常——一天兩天、一月兩月、一年兩年,如此時間也是逐漸越來越少,最後一分鍾、一秒鍾乃至刹那刹那都在生滅變化,這就是細法無常、法性無常。

  而我們此生的死緣是極多的,生緣是極少的。有些人由于享受飲食

  

   妙欲而中毒死亡;有些人本來是想吃藥來延長壽命,結果由于顛倒用藥而死亡;還有人在遇到敵人的時候,被敵人所殺等等,死亡的原因各種各樣。總之,不會死亡的衆生是沒有的。

  《除憂書》中雲:“地上或天中,有生而不死,此事汝豈見,豈聞或生疑。”也就是說,有生必有死是毫無疑問的,有生而沒有死的事情聽都沒有聽說過,如果聽到了也必然會懷疑。

  (四)具福德者亦無常

  金剛身之大覺與聲聞阿羅漢等最終皆示現涅槃之相,梵天、帝釋、轉輪王等亦未超出死亡,則吾等補特伽羅更勿須言,如此講說矣。

  同樣,包括金剛身之大覺與聲聞阿羅漢等都無一不示現涅槃。比如,在印度的二聖、六莊嚴、八十大成就者,在藏地的二十五君臣,這些成就者都無余示現了涅槃。除此之外,梵天、帝釋天、轉輪王等等也都未能超出死亡,最後只能化爲土石一般。那麼,我們就更不必言了,必然會要呈現無常之自性。

  (五)傳授目的

  此如魔鬼曜突然迎面相撞,因此何時命終無定,故應于當下修習叁摩地等。由此而修行,即具斷除懈怠與拖延時間之利益也。

  諸法無常的自性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對于死時不定和死緣不定等等則必須要通過觀修才能在相續之中生起定解。

  由于無常的自性,我們今天可能會死、明天也可能會死,因此,要在相續中生起“何時都是無常的”這樣的定解就必須要通過禅定來修持,由此便能斷除懈怠和拖延時間等種種的過失。

  叁、結語

  今天講的是“壽命無常”。大家回去以後要勵力實修,唯有通過實修才能逐漸斷除懈怠、懶散等種種過失。今天的法就講到這裏,大家一定要好好實修。

  回向

  【備注】:此爲弟子根據大恩上師講法記錄略作整理,更詳細的內容請參考聞法錄音。因時間倉促,恐有錯謬。故于大恩上師及道友面前忏悔!願大恩上師*輪常轉!信衆法喜充滿!早證菩提!

  

《金剛精要引導文——初學悅耳·寶藏庫之前行引導 第十二講》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