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精要引導文
初學悅耳.寶藏庫(前行引導)
龍薩娘波尊者 造論
妙音龍多加參尊者 傳授
普巴紮西仁波切 漢譯
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 傳講
11月27日傳講內容
【原文】
甲二、修持道叁摩地深奧壇城 分二:乙一、傳承;乙二、彼傳承所傳之正行教授。 住處、時間、道友與資具等正確取舍無顛倒。修行之道,四灌頂之修習均聚集在
"生
"、
"圓
"二次第中。前者雖如理修持生起次第之明、淨、穩等觀誦而射收,但此乃圓滿次第之修持。總之,初時于具德金剛阿阇黎足前圓滿接受四灌頂,並識叁昧耶戒之分類,令師歡喜而作承侍、七支供、供曼茶、祈禱等善行。
【正文講解】
本論總分爲首義、中義和結義,昨天已宣講完首義,今天我們所宣的是論義。論義分叁,甲一、決定基自性任運壇城之見解;甲二、修持道叁摩地深奧壇城;甲叁、二利圓滿果勝義菩提壇城之教授。以上甲一已宣說完畢,今天要宣說的是甲二:修持道叁摩地深奧壇城。
一、修法要點
分叁:不應做形象上的修法者;不應爲世間八風所攝持;應如理如法地修行。
1.不應做形象上的修法者
有些人認爲,只要自己聽聞過很多法、修習過很多法,就一定能夠成就,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如果你表面上是在做修法,口頭所言也都與修法相關,但法並沒有融入你的自相續,你的相續並沒有因聞法、修法而得到調伏,就只是一個形象上的修法人,並非真正的修法人。
2.不應爲世間八風所攝持
有些人是爲了世間的名聞利養而修習佛法,如此,即便你修習的是正法,你的貪嗔癡煩惱並不會因爲修法而改變,這樣的修法與解脫無關,也沒有意義。
3.應如理如法地修行
欲求無上佛果,所修之道卻不如理不如法,這是不行的。有些人以爲只要念誦或者一味地長時間修習禅定安住在無念狀態就一定能解脫;
有些人認爲大圓滿法是見解脫、聞解脫,因此不需要修法就能成就;有些人認爲只要得到灌頂就可以解脫,連灌頂所需守持的誓言都不清楚;有些人認爲只要求得竅訣就行,不知道要依據自己的根機來次第修學……以上這些,都是不知道如何修法的表現,這樣求解脫是不可得的。
如此,若不懂得如何修法的話,不僅不會獲得成就,甚至會産生過失。比如,很多漢族弟子聞了很多法、修了很多法、得了很多灌頂,卻並沒有成就、並沒有證悟。此時,他們認爲,書上說修這個法只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天就能成就,而自己修了很久以後並沒有獲得如是成就,于是,便對法産生邪見。這樣的過失是非常大的。
所以,對于初學者而言,修法不重要,要知道怎樣修法,並如理如法地去修行才是重要的。
總之,聞法不重要,聞法的意樂最重要;修法不重要,修法的意樂最重要。這個大家一定要銘記在心,希望大家在知道正確的修行方法後如理修法,這是我此次講法的發心,也應該是你們聽聞此法的發心。
二、論文講解
今天所宣爲修持之道。什麼是“道”呢?現證“基”和“果位”之方便即爲道。道分爲前行和正行,今天所宣爲前行;前行分爲共同外前行和不共內前行,今天所宣爲共同外前行;不共外前行分爲聞法方式和修法方式,今天所宣爲聞法方式。
(一)四要義
1.住處
住處應爲寂靜處。此處的寂靜指的是什麼呢?這裏不單單是指處所寂靜,還包括身寂靜、語寂靜和意寂靜,由此安立爲“四寂靜處”。
比如有些人遠離家鄉來到亞青,從表面上看,是到了寂靜的修法處,但是,到亞青後,修房子一層不夠要修兩層、一個不夠要修兩叁個,甚至還想著要多建房子租出去收租金,如此,根本沒有時間修法。還有些人,到亞青後,在語方面總是挑撥離間、談論人非,根本沒有做到語寂靜。這些外表上看都是遠離家鄉,但事實上,在身、語、意方面與在家鄉時相比,貪嗔癡煩惱一點也沒有減少,都屬于形象上修法。這就是爲什麼我們應該將法納入心相續而進入實修。否則,哪怕你掘地九尺建一個地洞,在洞裏修法,也沒有用、沒有意義。
2.時間
這裏的時間是指要具備:得到珍寶人身的時間、依止具德上師的時間、上師爲自己傳正法的時間。
自己得到珍寶人身以後,就不應再虛度、荒廢。因爲無常隨時可能出現,我們不能懶惰、散亂。遇到具德具緣的上師,應該好好依止,因爲我們自己是無常的,上師也會示現無常,所以一定要如理如法依止上師並精進修行。
3.道友
當你將一件白色衣服經常與紅色衣服放在一起時,漸漸地,白色衣服也會染上紅色;當你將白色衣服與黑色衣服經常放在一起時,漸漸地,白色衣服也會染上黑色。與此相同,同行的道友也會很容易讓你轉變。當你經常與善知識、善友相處時,你相續中的煩惱會逐漸清淨;當你經
常與惡知識、惡友相處時,由于他所教授的多爲惡業,你自相續中的出離心、菩提心等等這些善心也會慢慢退轉,沾染更重的煩惱、習氣。
那麼怎麼來分辨惡的道友呢?如果他對世間法非常貪執,與他接觸後自己相續中的善念逐漸減少、惡念逐漸增長,像這樣的道友就屬于惡的道友。對于此類惡知識,我們不應以強力與之對抗,而應該以柔和的姿態遠離之。
因此,觀察道友非常重要,一定要善加觀察。
4.資具
對于修行的資具,我們不應要求受用圓滿,而是只要吃飽、穿暖就可以。
住處、時間、道友和資具這些都應該如法作取舍。詳細講解這些內容是爲了讓不知者了知、了知者依教奉行。有些人認爲這些都是很淺顯的道理不需要重視,而去高攀那些很深的法,這樣做是不如法的。作爲真正的修行人,應該注重細節、細致取舍。了知了法義卻不依教奉行則無法將正法納入心相續,如此,久而久之就會變成“法油條”。修法是將法納入心相續,你的心入于正法才能稱爲“修法”。
(二)次第
修行之道圓滿具足于“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這二種次第之中。我們此次著重于大圓滿的修行而作講解。
修行大圓滿之道,初時,應如理如法依止一位具德上師、善知識,這個非常重要,不依止上師是無法獲得成就的。因此,我們要通過細致觀察、取舍後,依止一位具德上師。
上師應該具備怎樣的法相呢?上師所具備的法相是很多的,比如,外具足別解脫戒、內具足菩薩戒學處、密具足金剛乘的誓言,如果無余具備這些法相,則這位上師即爲具德金剛上師。總之,一位具德上師最主要的是要相續中具備菩提心,同樣要具備道驗和證悟圓滿,這樣就是圓滿的具相上師。
進入大圓滿法的修行之中,首先要圓滿接受四灌頂,如果沒有接受灌頂,就不能成爲具器弟子。所以,接受灌頂非常重要。接受灌頂後應守持叁昧耶戒,這個非常重要。之後,應該爲令上師歡喜,作承侍、七支供、祈禱上師等善行。
叁、結語
以上所宣的是道的修行,包括修行之住處、時間、道友、資具,以及如何取舍和依止上師、善知識。
今天的法就宣說到此,明天我們將宣說動機和發心。
回 向
【備注】:此爲弟子根據大恩上師講法記錄略作整理,更詳細的內容請參考聞法錄音。因時間倉促,恐有錯謬。故于大恩上師及道友面前忏悔!願大恩上師*輪常轉!信衆法喜充滿!早證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