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有毒的容器

  任何人如果以貪圖名聞利養等世間八法爲動機、摻雜貪嗔癡等五毒煩惱而聞法,那麼無論他所聽聞的法多麼殊勝,對于他來說也同樣難有利益,這就好比是把殊勝甘露注入有毒的容器之中一樣。

  什麼是發心?就是指我們修法的動機、目的和意義。發心爲心態,身、語則是指行爲。發心在藏語中爲“根當”,其中“根”就是去做,意思是以發心爲基准,朝著目標行持。

  無論聞法還是修法,大家一定不能一知半解地將就。就像要去長途跋涉,如果只是將就地穿上鞋,那能走得遠嗎?因此大家千萬不要心浮氣躁、急功近利,一定要勇猛精進、一步一步按照上師的教言次第修持,這樣見解自然會迅速增上。

  本師釋迦牟尼佛曰:“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因此,修法就是修心,而絕不是奔波于各種法會、追求灌頂數量、聽聞名言傳承等等這些外在形式。

  無論聞思、禅修抑或行持衆多善法,都應以清淨平等的菩提心爲發心,依無緣之正行、圓滿之回向此叁殊勝法行持。這樣就可以捷徑積資淨障,最終證得菩提。

  我真心希望大家通過精進如法修行,生起真實定解和道驗,相續清淨而成爲引導他人趣入解脫的善知識。同時,我心中最大的希望就是願你們都能即生成就虹光身,即使不能成就虹光身也要中陰解脫,即使不能中陰解脫也要在臨終的時候祈禱喇嘛仁波切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觀想皈依境時,將上師栩栩如生地觀想在自己對面上方的虛空中,摯誠祈禱。初學者難以清晰地觀想皈依境,可以從下而上逐層觀想,如蓮花莖、蓮花瓣、日月墊、上師跏趺坐、雙手結定印、身著叁乘叁袈裟……這樣漸次觀修。

  煉鐵時,在煉爐中把鐵燒得通紅後再拿出來的話,就能保持一段時間的高溫和紅亮。同樣,我們在禅修中如理如法安住的時間越長,座下的力量就越強大。逐漸地,我們就會生起後得中一切景象都沒有實義,就像夢幻般存在這樣的定解。

  禅定要知道定在什麼位置上。這位置是:外界變化不能影響安住,心不隨外境轉動。

  修法要講求質量,如果身心狀態不佳、有非常粗大的煩惱,那還是要調順之後才上座。在修上師瑜伽中,持咒、觀想、安住修,都是調伏煩惱的方法。但具體如何運用,要針對煩惱起現的程度而定。

  如果沒有精進實修,那麼所謂的成就將無處可尋。

  不知自心的本性就叫業障、習氣。習氣藏在八識中,由輕到重産生。習氣越重則身、語、意叁門越不自由,越容易爲外境所轉,被外境控製。通過真實的聞思修,慢慢轉回外散的心,當內心清淨後便會逐漸減少對外境的貪執。心清淨,外境皆清淨。

  不管漢族還是藏族,如果相續中不具備相應功德,修習正法是很難的。

  前行之前行怎麼修?四外前行怎麼修?正式的打座中應該怎樣去觀修?這些都要正確、如量去做,絕不是自己想怎麼修就怎麼來。

  如果身、語、意叁門沒有改變,證明你並沒有依教奉行,沒有按上師的教言去做,因爲如果做了必然會有好的改變。你要知道,你的內心是永遠不會欺騙自己的。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