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致思維一下,你們自己依止過多少位上師?聽聞了多少法義?你現在還能記得清楚嗎?若記不清楚則是已經犯了意不持的過失。如果大家一直不將法銘記于心,那麼任何功德都無法增上,到臨終時將與庸俗無異。
只要是人,在哪怕一頓飯的短暫時間中所生起的妄念也是無以計數的。但是,不管有多少妄念,當我們反觀自心的時候就能知道,所有這些妄念都無余包含在叁種發心之中:惡的發心、無記的發心以及善的發心。
耳根不散亂而聽聞上師的法義、意不散亂銘記上師的教言,這樣去做就成爲“正行無緣殊勝”。
無論我們所聞、所修爲何法,都要以叁殊勝——前行發心殊勝、正行無緣殊勝、結行回向殊勝來攝持,此叁殊勝爲趣入解脫的關要,由此叁殊勝攝持的話,就能獲得佛果。
淨觀要具備五種圓滿。即:處所圓滿爲光明法性界;上師圓滿爲金剛持;眷屬圓滿爲男女菩薩;時間圓滿爲第四時大平等;法圓滿爲金剛密乘。真正能清淨明觀“五種圓滿”的人是非常稀少的,因此,大家在修道中所欲爲這種清淨之心,所緣爲這樣的清淨之相,自然會得到加持,這是非常重要的。
菩提心是時時處處都要修持的。爲什麼呢?因爲無始以來漂泊至今就是由于我們自私自利的心,自己的相續很難生起菩提心,因此唯有通過數數熏習菩提心的修持來對治。
一只母狗在剛生出小狗之時,若有人靠近,母狗便會狂吠,此時,即使別人拿木棍把它打死,它甯死也要保護自己的孩子。即便多麼凶殘的動物,無論它如何去殺害其他衆生,而對于自己的孩子也是細心呵護,哪怕是一點點的疼痛也舍不得讓孩子去承受。由此可見,不僅僅是人,一切母親都是如此地愛護自己的孩子。
回向時,如果實執叁輪——將行善之人、所行善法和回向之衆執著爲實有,就是有毒回向。有毒回向的功德雖能得生善道,但終究還是在輪回之中,總還是要受苦的。
修行大圓滿之道,初時,應如理如法依止一位具德上師、善知識,這個非常重要,不依止上師是無法獲得成就的。因此,我們要通過細致觀察、取舍後,依止一位具德上師。
有些人是爲了世間的名聞利養而修習佛法,如此,即便你修習的是正法,你的貪嗔癡煩惱並不會因爲修法而改變,這樣的修法與解脫無關,也沒有意義。
有些人認爲,只要自己聽聞過很多法、修習過很多法,就一定能夠成就,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如果你表面上是在做修法,口頭所言也都與修法相關,但法並沒有融入你的自相續,你的相續並沒有因聞法、修法而得到調伏,就只是一個形象上的修法人,並非真正的修法人。
上師是法身、報身、化身之自性尊,或者說是本尊、空行之自性尊。所以,頂禮上師自然已經頂禮了法、報、化叁身,頂禮本尊和空行也都包含在頂禮上師之中。
通過聞法、修法,能夠調伏自相續、清淨自相續才是有意義的。那麼,入佛門後、聽法後,一年、兩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過去了,對你的相續有沒有意義?如果有意義,那麼你修持的就是正法;如果沒有意義,那麼,即便你修的法本身是清淨無垢的正法,但對你來說也已經不成爲正法了。
喇嘛仁波切常說:“法是對治自己相續的。法不是口中之法,也不是用于觀察別人過失的。”我們作爲喇嘛仁波切的弟子應銘記此教言,並如理如法奉行。
佛弟子思維生命的目的不是爲了今生的吃穿享受。真正的佛弟子思維生命的目的應該是長遠的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