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心分爲不清淨發心和清淨發心。爲了世間利益、人天福報或獨自從輪回中解脫,是不清淨發心;清淨發心爲斷除我執,發自內心誓願度化無量衆生而聞思、修行佛法。
藏族的弟子中,很多都在臨終之時于祈禱上師的等持之中獲得解脫,希望漢族弟子們也能時時祈禱上師。如此的話,喇嘛仁波切在何種刹土,自然自己也能去往何種刹土。這是我最大的希望,望大家如是奉行!非常感激!
在自心的本面中,憶念上師的形象,也就是說,在外境中有一個觀想的上師形象,同時自己在內心中也憶念著上師。此時憶念上師的這個念頭和外在形象的上師是無法區分的,如此,當下就稱爲內依止上師而修。這就是內相上師瑜伽的修法。
時時祈禱上師非常重要!生起善、惡的意念都要祈禱上師,善念生起並非自己功德,是上師的加持;惡念生起時,觀想自己漂泊輪回之因就是生起惡念,要祈請上師加持清淨惡念。希望大家要在生起妄念時祈禱上師賜予加持,清淨自己的不如法。
對于具信男女,蓮師不去任何地方,就在你心門之前,無有分離。上師也同樣,在外國臨終時祈禱上師,上師也在外國;在做手術時祈禱上師,上師也在。上師無處不在,都是知道的。不能有疑惑之心,有疑惑之心便得不到任何加持,要遠離疑惑而祈禱上師。
認識罪障的自性,是最殊勝的忏悔。見解中所淨、能淨者都沒有,是最殊勝的忏悔。
有位藏族女居士平時時時祈禱上師,前段時間因病重去昌臺治病。當時病情嚴重得無法祈禱,就雙手合十在心間。圓寂之前因病情危重,臉色極其難看。而在圓寂後,臉色和膚色光鮮,百分百在等持中,過幾天就去了喇嘛仁波切的刹土。由此可見上師瑜伽之殊勝。
今生遇到殊勝的上師、遇到了殊勝的竅訣、遇到了如是殊勝的時機時,能否成就完全取決于自己。所以一定要精進修法,以敬信恭敬之心至誠祈禱,時時與上師不分離,即生解脫毋庸置疑。若對上師瑜伽有絲毫疑惑之心,則堵塞自己解脫之門。
從去年到今年,現量能見到的我的弟子中圓寂者,只要修上師瑜伽,百分百都在解脫中。可見,並非法不殊勝,法是殊勝的,能否解脫,完全取決于自己的信心之上。
甚深的竅訣是可以一生一世解脫的,沒有任何可懷疑的,關鍵在于自己是否能生起信心。若沒有生起信心,即使本師釋迦牟尼佛現前也無法解脫。就像善星比丘因爲沒有信心自然沒有成就。若有疑惑之心,再殊勝的竅訣也無法成就。而只要生起信心,即生解脫是沒有任何疑義的。
反觀自己的妄念,妄念的自性是佛,認識妄念的本面,就是成佛。
什麼是上師?自心與上師無二中稱爲上師,沒有比上師更殊勝的,才稱爲上師。瑜伽是自心與上師從未分離。如是去奉行、修持、護持就稱爲瑜伽。自心與上師本來就沒有分離,如是去護持,就是相融,稱爲瑜伽。
上師瑜伽是非常重要的!有人認爲沒什麼殊勝,有人認爲非常殊勝,無論怎麼樣,想即生解脫,中陰解脫,來世轉世,往生化身刹土解脫,唯有修上師瑜伽是最殊勝的。僅口裏念誦並非是上師瑜伽,如實做到偈頌的實義方能稱爲上師瑜伽。念誦時應隨文明觀,才能解脫。在無念中是不能解脫的。
關于淨觀五種圓滿,上根者要現量證得、或見到五種圓滿,中根者要去觀修五種圓滿,下根者要欲求這樣的淨觀之相。
見解並非是詞句上的空性、顯空雙運、悲空雙運等等,而是有淨觀之相,才是清淨之見解。見解就是淨相,淨相就是一切諸法之實相,不認識實相,就沒有淨相,認識就是淨相。上師瑜伽的法器就是要有淨觀,具備清淨的見解,一切本來就是清淨的,不是“非是而是”而是“如是而是”的觀。要如是具備淨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