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看到一條狗病得很重,而且沒有吃的和穿的,于是內心生起無法堪忍的悲心。以此悲心爲因,內心自然生起讓這只狗從痛苦之中解脫的意樂,讓它不渴不餓,賜予他食物,爲它的臥處鋪上暖和的衣物等等,這樣意願衆生遠離痛苦及痛苦之因,獲得暫時乃至究竟解脫的安樂之善念稱之爲慈心。
聽法之時,應以正知正念攝受,以善之意樂聽聞佛法。如果忘失正念的話,叁世諸佛及金剛薩埵也不會攝受。所以不應該忘失正念、懈怠或懶惰。善之意樂爲廣大意樂菩提心。廣大意樂菩提心並不是僅僅挂在嘴邊說說而已,必須具備慈心和悲心兩個條件才能稱之爲菩提心。
昌根阿瑞活佛曾把所有的佛像和衣服等物品都賜予給喇嘛仁波切,並對喇嘛仁波切說:“你喜歡什麼都可以拿走。”喇嘛仁波切說:“我不需要。”昌根阿瑞活佛說:“我布施給其他人。”喇嘛仁波切說:“您所做的一切都是對今生來世有意義的,我什麼都不要。”
昌根阿瑞活佛教誡,要顧忌亡財和信財,要顧忌下一世的果報。所以喇嘛仁波切叁十年中沒有做過新衣服。有一次昌根阿瑞活佛對喇嘛仁波切說:“你在叁十年中沒有做過新衣服。而現在您也病重,歲數又高,方便做點衣服吧。”喇嘛仁波切于是就依照活佛的話做了一件。
聽法當中,難免會散亂。即使會散亂,也不應該放棄聽法。散亂的時候要反觀自心,在聽法當中你的動機是什麼樣的?動機是善、不善還是無記?此時反觀自已而保管自心,不應該跟著散亂,及時把心收回來,安住心是非常重要的。
時時反觀自心、護持自心是非常關要的。比如說你的身在經堂當中,但你的心不在經堂當中,這是無有任何意義的。比如說打坐的時候,你身在打坐,而心沒有打坐是毫無意義。同樣地,你修的是大圓滿法,身在修而心沒有在修的話,仍然是沒有意義的。所以說反觀自心,把自已的心保管好是非常關要。
聞法時要清楚上師宣講的法是小乘之法還是大乘之法,如果是大乘法的話,是顯宗還是密宗?如果是密宗的話,是密宗的內叁密還是外叁密?如果是內叁密之密法,是近道還是無上捷徑之道呢?比如最近宣講的喇嘛仁波切傳記屬于無上捷徑道之法,那補特伽羅的意樂也要跟上所宣之法,成爲無上捷徑之道的意樂。
即便所修之法是小乘之法,但你的意樂被菩提心所攝受的話,那麼所修之法已成爲大乘之法。換言之,雖然你所修之法是大乘之法,但是沒有被菩提心所攝受的話,所修之大乘法已變成小乘之法。
大家都知道修大圓滿法即生成就,或者中陰、來世就能獲得解脫。同樣地,大家所思所想所修爲大圓滿法,也在爲此努力修行。如果修法的意樂跟不上大圓滿法,或者說大圓滿法與修法的意樂沒有相融而是分開的話,所修的法即使是大圓滿法,也無法成爲大圓滿法。所以說意樂是最關鍵的。
如果問大家所修之法是大乘還是小乘?大家都會說是大乘之法。但如果補特伽羅的修法之意樂不被菩提心所攝受,所修的法雖然是大乘之法,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修法。
法分爲世間法和出世間法。出世間法分爲小乘和大乘,大乘又分爲顯宗和密宗等等。這些區別不在于法上,而唯一取決于聞法、修法的意樂。
大家以後不管依止任何上師,都要和喇嘛仁波切一樣如理奉行,身口意供養給上師,如理如法地承事上師,令上師歡喜。學習喇嘛仁波切的傳記最關要之處在于——學習不能僅僅放在詞句之上,而是要如實地奉行和實踐,要成爲喇嘛仁波切這樣的修行人。
喇嘛仁波切爲利益衆生所做利生事業,尤其是在亞青邬金禅修聖處爲利衆所修建的經堂,這是喇嘛仁波切斷除了世間八法、以利他之菩提心而修建。這一點是大家要銘記于心。尤其是作爲喇嘛仁波切所攝受的弟子,以後應以利他之心並斷除世間八風的動機行持善法,並以無漏善根而做回向。
法王色拉陽智曾書:喇嘛仁波切爲了利益末法時代的衆生,所修建的經堂是以利他圓滿菩提心所攝受,並斷除了世間八法,以善妙的善根無漏回向。此經堂從今乃至賢劫間都會圓滿具足永久不衰不毀之福德,諸大菩薩都無法衡量此福德。因喇嘛仁波切利他之心圓滿之故,凡是結緣者,以此善根都會往生銅色吉祥山。
小經堂的二樓有昌根阿瑞仁波切的塑像,鼻梁上有凸出,臉上有小酒窩。事實上當時泥匠塑像的時候並沒有做出這些細節,喇嘛仁波切說應該有這些細節,後來就自然呈現了這些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