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一切法義都包括在此座當中

  在打坐中,身語意都要寂靜,同時具備身要、語要和意要,祈禱上師受四灌次第而修。以後不管是修竅訣,還是修四厭離心,需要觀察修和安住修交替而修。所有的竅訣聚集在一座當中修持,一切法義都包括在此座當中。

  佛陀宣講八萬四千法門對治八萬四千個煩惱,但如今是末法時代,無法實修八萬四千法門,因此傳承祖師把八萬四千法門精華聚集于竅訣中,宣講如何實修的方法。即一切經續都包含于竅訣中,一法當中包括八萬四千法門,這就稱之爲上師的竅訣。

  遠離痛苦之因是什麼?唯有自輕他重的利他之心。爲什麼呢?如果不去思維自己處于痛苦之中,自然會對親友生起貪心、對怨敵生起嗔心,無法脫離痛苦。所以要脫離痛苦,一定要舍棄對親友的貪心和對怨敵的憎心,這樣才能遠離痛苦。

  老年人在年青的時候積財積食,但是最後到老年的時候,卻不知道財食去往何處,仍然處于饑渴之中。同時,他人對自己的言語也很粗糙,而且還要面對死亡之痛苦。

  人的痛苦爲生老病死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和不欲臨苦,如果認爲這些生死的痛苦是屬于別人的痛苦,或者以前在某個地方所造成、已經過去了的,認爲叁善道之中的人道沒有痛苦只有安樂......痛苦並沒有納入自相續,這樣的話對自己沒有意義。自相續要認真體會痛苦是怎樣的。

  一切諸佛所宣之法包含在兩谛當中——世俗谛和勝義谛。證悟勝義谛需要依靠世俗谛。脫離輪回得到安樂之果,需要思維輪回痛苦;依靠輪回而證悟涅槃之果位。大家想要的是安樂,不想要的是痛苦;要得到安樂,先要依止痛苦,認識痛苦以後才能得到安樂之果。

  上師瑜伽是一切法之根本,這樣的定解要在相續生起。在座各位都希望得到安樂、遠離痛苦、遠離輪回,能究竟成佛。但僅僅是口中欲求安樂沒有任何意義,要知道如何得到安樂的方法以及遠離痛苦的方法,才能得到究竟佛的果位。

  不具備大圓滿、大中觀或大手印的見解者無法做到無毒回向,此時可以隨順回向,即:根本上師和文殊普賢等諸佛菩薩如何圓滿回向給衆生,我亦如是回向。這就稱爲隨順回向。這樣回向能令善根日日增上。

  如果將回向的一切善法當做實有,並且實執善法的功德果報,這樣回向的話屬于有毒回向。

  發心和回向都需要有個見證,就是在自己前方的虛空中,現量觀想諸佛菩薩和上師叁寶,不欲求個人回報、未來異熟果報的心念下發心回向。這樣的發心和回向具備很大功德,絕不能爲了自己將來有一個善報的欲求心,如果有的話必須要及時斷除。

  未作善法之前想要爲了一切衆生而成辦善法稱之爲發心;圓滿成辦善法後把功德賜予一切衆生稱之爲回向。

  見到刹土的眼並非是現在的這個肉眼,而是以具信心清淨心的眼才能見到清淨刹土。像喇嘛仁波切大恩者顯現的身壇城以及喇嘛仁波切寢宮上的如來寂猛本尊壇城,也是清淨心的眼才能見到,以旅遊觀光心態下的眼是見不到喇嘛仁波切的身壇城。

  有的老年人眼睛不好,見不到喇嘛仁波切的身壇城就怪自己眼力不好,反複擦拭眼睛結果也看不到。實際上有些盲聾之人都能見到喇嘛仁波切的身壇城,是因爲信心圓滿,自心與喇嘛無二無別狀態下見到喇嘛仁波切的身壇城。

  經常講聞法的意樂比所聞的法重要。同理去拜見上師或者聖境時,自心相續的狀態要比所見的上師或者聖境更重要。

  修法再多也無法證悟大圓滿見解,精進再大也無法證悟大圓滿見解,觀修再多也無法證悟大圓滿見解,唯有上師加持才能證悟大圓滿見解。

✿ 继续阅读 ▪ 清淨之祈禱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