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波羅蜜多

  什麼是忍辱波羅密多呢?比如講法的法場在室外,夏季會有很多蚊蟲叮咬身體,但對它們不生嗔心,也不生害心。又比如說講法的時間太長以後,若生起厭離心會造下舍法之罪;若改變心念,以廣大善妙意樂聽聞佛法。如是奉行稱之爲忍辱波羅蜜。

  把上師講法的道場打掃得很幹淨,鋪上墊子、供養花和香,使道場非常清淨。如是奉行稱之爲持戒波羅蜜。

  上師講法之前,供奉曼紮、安置法座、鋪上墊子,供養種種花和香、神馐等等,如是奉行稱之爲布施波羅蜜。上師講法或者灌頂之前供養上師容易與法相應。若長時間行持有困難的話,無法供養,也可以意幻供養。尤其上師傳授成熟灌頂和解脫竅訣法,比平常法供養的功德增上百千萬倍,能迅速圓滿自己的資糧。

  度是什麼?此岸是輪回,彼岸是涅槃。到達彼岸需要修學六度,得到涅槃之果位。如是奉行稱之爲度。往昔諸佛菩薩通過修學六度得到涅槃果位,我們也要通過修學六度達到解脫的彼岸。哪怕聽聞一句法,也要具備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和智慧。

  應斷絕顛倒四想:把上師當獐子想,把法當麝香想,把自己當獵人想,把修法當做如何獵取野獸想。比如大圓勝慧傳法必須具器弟子才有資格聽聞。有些弟子並不具備資格,以欺詐之心聽聞大圓勝慧就屬于顛倒四想。我把與佛法不相應的顛倒行爲指出來,希望你們能夠改正。不要還沒修正法卻已經造下痛苦之因。

  聞法所取之行爲指的是四想和六度。四想——自已當病人想,法當藥想,上師當醫生想,精進修持當吃藥治病想。四想不是把上師當做穿白大褂的醫生,把法當做一瓶藥等想法,而是指如理如法地依教奉行,才稱之爲真正具備四想。

  現今有些弟子,要求上師按照自己的安排傳法:“我要求這個法,我要聽那個法,我要這樣修……”這是顛倒行持。同樣的道理,一個病人不可能要求醫生:“我要吃這個藥,我要打那個針……”這樣病情無法好轉。

  依止上師需要長時間依止上師,叁門供養給上師,並非和上師結個緣就可以了。長時間依止上師,能得到很多殊勝的竅訣;依教奉行以後,會消除修行路上的歧途、顛倒和違緣。比如喇嘛仁波切大恩者依止昌根阿瑞仁波切四十四年當中,身影未離依止上師。長時間依止上師非常重要。

  聞思修不應帶有貪嗔之心。若帶有貪嗔之心看待外道及其他宗派,認爲甯瑪派大圓滿法超勝于其它宗派,則對自宗派也沒有任何利益。若佛法長久住世,衆生則能獲得安樂和幸福;若佛法衰滅,衆生會失去安樂和幸福。所以應以廣大的利他之心依教奉行。

  傳授佛法如同撫育世間的小孩般——耐心教導孩子走路的方式、如何吃東西、穿衣服及如何思維等道理。我雖然懂得不多,但以利他之心的種種方便爲你們詳細講解。希望大家知道該聽的法和不該聽的法。講解以後,希望你們不要像不聽話的小孩——不該聽的法我要聽,不該說的話我要說。大家應如理依教奉行。

  因時間過長或者熱冷饑渴等原因,生起疲厭之心的時候,及時反觀自心斷除此等心念。同時轉爲道用,此時修忍辱忍受刹那間的痛苦能清淨無數劫的罪障,得到究竟的安樂之果。此時的痛苦也具有意義,從而生起歡喜心和信心並如是奉行。

  聞法時,時間太長以後,認爲自己太累了、太餓了、太渴了或者太陽太熱了,應該早點結束,生起這樣的心念稱之爲疲厭。若生起疲厭之心,則造下舍法之罪。舍法之罪的果報在無數劫會投生到耳聞不到佛法的地方。爲了避免這樣的過失,在聞法時應生起喜悅、信心、希有難得之心。

  一切都無常。如果對法沒有希求之心,即便聽聞再多的法也沒有任何意義,遇到殊勝竅訣也無法實修。現在有些人中斷聞法,心裏也不是很在意,比不上丟了一元錢,就算有十幾億元的錢,也是無法得到如此殊勝的竅訣。所以,在聞法的時候認認真真地聞法,修法的時候認認真真地修法,應該對法有希有難得之心。

  對法沒有希有之心稱之不求法。聞法時即沒有喜悅,無法聽聞法時也沒有痛苦。如同在狗的面前放青草,馬的面前放骨頭一般,對法沒有希求之心。這樣就稱爲對法沒有希求之心。大家的相續中至今還有這樣的過失。人身殊勝難得。如果不修行正法,則虛度人身。因此應對法要有希求難得之心。

  無信心指的是對法、上師或者金剛道友沒有信心。這種妄念不應該在相續生起,應及時斷除。比如心裏對上師産生疑惑心:上師會這麼好?上師是佛嗎?上師是蓮華生大士嗎?上師應該是一般的人吧……或者認爲上師講法表裏不一等等邪見。此爲對上師無信心。

✿ 继续阅读 ▪ 對治傲慢心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