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上師的大悲加持融入自相續

  加持並非是上師摸摸你的頭,而是指反觀自心、祈禱上師,上師的大悲加持融入自相續:充滿如火般熾盛煩惱的堅硬相續會變得調柔,貪嗔癡煩惱都不像以前那麼熾盛,也逐步生起信心、出離心和菩提心,這就稱之爲上師的大悲加持融入自相續。

  即使看到衆生腸子露出來了,也生不起慈悲心,心仍然和以前一樣堅硬;看到佛在空中飛翔,也生不起信心,心仍然是堅硬的;這樣的心念和以前一樣堅硬,根本沒有生起信心、出離心和菩提心。所以如理如法地祈禱非常關要。

  如果僅僅是口中呼喚“遍知!遍知!一切諸佛總集大恩上師遍知!”,眼睛卻東張西望,耳朵聽聞其它雜音、意識也同樣地散亂。這樣去祈禱沒有任何意義,也不會得到任何加持。

  唯有祈禱上師加持,才能對治自心相續;只有上師的加持才能令自心入法。因爲上師是大恩者、大慈大悲者、大力量者、大加持者,除了祈禱上師、依賴上師和皈依上師無有任何辦法。

  大家都認爲自心相續很如法,真的很如法嗎?不用說離我們很遠的事情,拿此刻來說,現在大家都是聞法,似乎表面上都是正法,沒有非法的行爲,實際上徒具道貌之相。如果真正反觀自心五分鍾,就會知道自相續中的貪嗔癡種種非法之妄念束縛著自己,自己根本沒有能力去對治,也很難做到自心入法。

  祈禱之時要祈禱上師在此刻此墊上加持自心入法、法入道、道中除迷亂,自相續得以清淨。祈禱上師加持自心入法,要反觀自心到底如不如法。若不祈禱上師加持,很難做到心入法。如果沒有反觀自己,只是坐在那裏,你的心能如法嗎?是無法如法的。

  祈禱上師時並非僅僅口中念誦“上師遍知、上師遍知”,而是全神貫注專注于上師,如同意根被上師奪走,自心無法從上師處收回,這樣一種狀態中祈禱。祈禱之時憶念上師的恩德、大悲心和加持,並想到自己是低劣的修行者。

  觀想上師時,身雙手合十恭敬端坐,語念誦祈禱文,心要祈禱上師此刻賜予金剛身語意之加持,加持自相續此刻心入法、法入道、道中除迷亂,直至生起汗毛豎立、熱淚盈眶這樣的恭敬心。

  觀想上師時,應以恭敬心和渴望之心,觀想具備遍知、大悲、大力的上師真實地出現在自己前方虛空處,不能把上師觀想成無情的唐卡或者佛像。

  觀想上師之時,要清楚明了地觀想上師的法座、坐墊、服飾顔色等等,甚至眼球的黑白色都不能混雜。 初學者心念散亂、心不自在,很難做到一刹那清晰明了觀想上師。但不能因此放棄練習觀想,先從上師的法座、墊子、衣服、服飾、身體各個部位等細節局部,次第性地練習觀想。

  觀想上師有兩種方法:一種是上師面對著自己,一種是上師面對著外面。當自己講法或者給別人灌頂之時,觀想上師在自己梵頂之上,面對講法或者灌頂的對境而賜予加持;當自己接受四灌時,無論何種方式觀想,都要觀想上師在前方虛空中,面對著自己賜予加持。

  觀想上師皈依境有叁種方式: 重樓式:觀想上師在自己前方的虛空中,諸位傳承祖師如樓層般顯現在上師梵頂之上;市集式:或者觀想上師爲主尊,傳承祖師如眷屬形式般環繞在周圍;寶珠式:觀想一位上師,上師爲叁寶、叁根本、叁身總集之九寶之尊;這樣觀想而接受四灌。

  觀想皈依境時對上師的形象有庸俗分別念,就把上師的形象轉變爲佛或者本尊的形象來觀想;如果對上師沒有庸俗分別念,可以直接觀想現在的上師形象。

  聞法之時以善的菩提心來攝受,眼睛要專注看著上師,耳朵要認真谛聽上師的法音,心意深入思維上師宣講的法義內涵,將其銘記于心非常關要。

  聞法時,不能有“我”要獲得安樂、幸福或者來生往生西方淨土、銅色吉祥山,以及究竟獲得佛的果位等自私的動機。

✿ 继续阅读 ▪ 聞法的意樂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