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坐當中,打坐之前行需要處理好房內外的一切事務,立下兩個誓言,接著做到身要、語要和意要,祈禱上師受四灌,受四灌以後于上師與自心無二中自然安住,以上爲打坐之前行。直到生起粗大妄念無法安住,此時不應該跟隨著妄念,應該以正知正念攝受自心,如是行持稱之爲打坐之正行。
聞法之正行無所緣爲大手印、大圓滿或者大中觀的見解。 初學者無法具備這樣的叁大見解,那該如何行持聞法之正行呢?在聞法當中,如同野獸聽琵琶聲般,耳根和眼根不跟隨外境散亂,思維被正知正念所攝受、如理取舍動機,並正確理解上師所宣的法義,如是奉行也稱之爲聞法之正行無所緣。
聞思修、打坐及行持任何善法都要具備前行、正行和結行;否則所行持之善法無法成爲清淨正法,徒具道貌之相。
無論對方是否信奉佛教,只要令他明白因果道理,他就會很高興地奉行佛法。這樣,佛法利益衆生的目的也達到了。你們以後不論到哪裏講解佛法,都不能只宣講“不准做、不能做……”,應該要詳細講解清楚惡業的過患,這樣他們就會樂于接受,佛法也能利益衆生。
即使不信仰佛法的衆生也欲求離苦得樂,當他們懂得惡行過患、善業安樂的道理以後,也會盡自己的能力斷惡行善。所以要爲衆生認真講解清楚惡行過患、善業安樂的道理,道理講明白以後,對方就會接受並盡力奉行。
喇嘛仁波切行持善法的法規要求信衆戒殺、戒獵、戒盜、戒煙酒等等,作爲喇嘛仁波切的弟子也應奉行此法規。不能一開口就說:“你不能殺生、你不能偷盜、你不能吸煙……”這樣講解別人無法接受。此時應詳細講解這些惡行的過患,講解奉行善業的果報。當他們聽聞明白道理後,就會承諾斷惡行善。
喇嘛仁波切有這樣的法規:到任何一處,喇嘛仁波切都是傳授頗瓦法、長壽法和招財法,以倡導斷除惡業、奉行善法與信衆結緣。
雖然妄念不是智慧,但是智慧由妄念顯現;同樣妄念不是智慧,智慧靠妄念來證得。如同把鼻子放入口中做不到;超越意識的修法,初學者無法做到。所以希望初學者不要說:“不要執著、不要執著、不要生起妄念……”不要這樣說。
初學者或者次第修行者不論修習本尊、竅訣或者念修時,都應護持自心與上師無二的狀態。這就是外相上師瑜伽的修法。
上師是具足四身五智之聖尊,要想上師密意融入自相續就要接受四灌。在受四灌之前要祈禱上師,如果不祈禱上師,自相續得不到任何加持。舉個例子:乞丐面對富有的人,如果不主動去乞討,得不到任何食物。于此同理,雖然上師具備大加持力,但弟子若不具備信心和淨相去祈禱上師,無法得到上師的加持。
在打坐之時也要如理祈禱,不能僅僅口中念誦“上師遍知、上師遍知”。這樣祈禱沒有任何意義。祈禱之前要知道上師是誰?爲什麼要祈禱?上師之遍知是指什麼?這些法義都要通達明了而去祈禱,否則得不到任何加持。
先要認識上師是佛、視師如佛,之後再祈禱上師加持自然得到了上師的大悲加持,自相續就會和以前不一樣。這就是上師的大恩德、大加持所在。
我以前爲他人宣講叁界痛苦,但是自相續中沒有痛苦的體會。因喇嘛仁波切示現涅槃之相而感受巨大的痛苦,自然生起叁界爲痛苦自性之體會,也會生起欲求出離痛苦輪回的願望。這是喇嘛仁波切示現涅槃之相的恩德,才令我的相續中生起無改造的無常觀、出離心。這樣的恩德無法言喻、無法回報。
雖然我以前給他人講解無常,但徒具道貌之相,自相續把一切執爲常有。因爲喇嘛仁波切示現涅槃之相,自己的相續生起無改造的無常觀、出離心。這些都是喇嘛仁波切賜予的恩德。
爲何上師稱之爲大恩者?因爲上師對你的相續有利,所以上師稱之爲大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