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不會講解很多世出世間法,但我把我所知道的一切不隱不藏地告訴你們。你們知道我所宣講的法是正法而不是非法,希望你們能依教奉行。是否獲益不需要我來贊歎,你們反觀一下自己的改變就能知道。
讀完一遍大藏經很困難,即便讀完這一百零叁函,也無法理解含義。即便理解了含義也無法修持。大藏經的一切法義都聚集在上師的一句教言中,這是上師的恩德。我把一切經論的精華都聚集到竅訣中賜予你們,希望你們能不舍上師的教言精進實修。如果上師不再駐世,你們無法理解教言的含義,也無法做到實修。
輪回中一切都是無常的自性,珍寶人身極易失去。無論年齡高低,懈怠、懶惰不想修法的人,與未修法的人沒有多大區別,殊勝上師和竅訣也對你意義不大。應于當下精進修行。
摩尼寶般的人身如同水泡,是無常的自性。四百四十種病魔、八萬四千種魔障、叁百六十種橫死都會令其隨時顯現無常。有些人認爲人身是常有的,自己不會那麼快死亡,但一旦斷氣,此人身便沒有了意義。
開啓神山並非是把普通的山改造成清淨刹土,而是讓你能夠現量見到此山本來就是清淨之刹土。開啓神山能讓現量見到神山的徒衆相續中生起信心、出離心,菩提心以及了知、覺受、證悟的功德。佛陀也曾說過,衆生因迷亂顛倒之故,無法見到世界本有的清淨之相。
我們祈禱上師時應該認識到:上師爲九寶之尊、叁寶之總集。上師身爲僧、語爲法、意爲佛。一切所作皆爲上師之大悲加持。白天觀想上師在梵頂,夜間觀想上師在心間,走路觀想上師在右肩,享用食物時觀想上師在喉間。此爲祈禱上師的殊勝竅訣,希望大家不舍此竅訣並作實修,一生一世便能證得金剛持的果位。
很多人覺得金子非常珍貴,得到金子就好像得到如意寶般包了一層又一層。我們得到殊勝、不共的竅訣應該比得到金子更珍惜。要把竅訣納入心相續,依教奉行,如理行持。
凡是與喇嘛仁波切結緣者都會往生銅色吉祥山。喇嘛仁波切是我們不共之上師,所宣的法爲殊勝不共之竅訣。我們不應該懈怠、懶惰、忘失正念,應如膽小者懷中放入蛇,美女的頭發被火點燃般,六時不間斷地祈禱上師加持,將任何苦、樂、賢、劣都觀爲上師的顯現。
所謂上師即爲:無有更高者。因此上師即爲法報化叁身之總集,也就是說,現量所見之上師即爲佛,上師之外既無法安立普賢王如來,也無有第二尊佛。若具此見即爲正量,爲清淨之相。相反若認爲所見到的上師只是如同凡夫一般的庸俗之相,此見就是非量,是迷亂之相。因此我們應如是去認識上師爲妙。
僅僅在口頭上談論大圓滿的見解——是非、有無、一異、雙運等,對證悟此見解的意義不大。想要認識並證悟大圓滿之見解,唯有依止寂靜處打坐實修。觀察修、安住修和祈禱上師交替行持,方能真正證悟大圓滿之見。
漂泊輪回的根本源于此心,現在遭受痛苦的根本也是此心,獲得安樂之果也唯有依靠此心。心最重要,保管好自心才是真正的修行者。否則,自欺欺人,上師也沒有辦法度化你。
很多人都認爲自己是與衆不同的修行者,並且還因此沾沾自喜。但如果你反觀一下自己的心就會發現,自己的所作所爲恐怕算不上是一個真正的修行者。表面雖然身著僧衣並且住于寂靜之處,但心之所爲卻並不如法。如果是這樣,我們應在諸佛菩薩面前捶胸痛哭,並生起慚愧和畏懼之心才是。
往昔的成就者們,在修行之初,爲了遠離惡境、保管自己極易變化的心相續,往往會選擇依止寂靜山洞修行。如果我們的身語意一直都處在散亂狀態中,在打坐的時候就會顯現平時的所見所聞,打坐質量就無法保證了。
喇嘛仁波切在的時候,有一個名叫阿波的老覺姆,她說,修行者是否有真正的見解,只要看看他的行住坐臥即知。如果修行者沒有保管好自心,蹦蹦跳跳、唱歌跳舞、绮語等不如法的行爲自然會顯露,和凡夫沒什麼區別。如果你能保管好自己的心,自然不會東張西望,也不會想說話,身語意一直處在調柔的狀態中。
簡單地來說,如果你能夠聽聞佛法,可以說自己是一名修行者。但如果你只是在寂靜之處聽聞法而不去修行,確切地來說,你並不是一名修行者。如果你認爲前行簡單易懂,沒什麼可領悟的,便輕視這基礎的基礎。如果你不將前行納入心相續並如理奉行,便無法成爲一名真正的修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