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看祖師傳記的時候,不要當做是他們一個人的修行體會而輕易放棄。要反觀自心,我們是否具足他們那樣不共的信心?我們是否具足前世的因緣遇見具緣的上師?我們如果遇見了具德、具緣的上師,是很容易一生中獲得金剛持之果位的。
很多人把上師當作自己的領導,或是把堪布當作世間的老師,還有些人把上師當作最好的、最愛的、最久的朋友,或者把上師當作自己最親愛的父母……這樣觀待上師意義不大。我們應該將上師當作自己的心髒般恭敬。如果沒有這樣的恭敬心,上師心間的密意是無法遷移到你相續中的。
現今我爲大家宣講佛法時,並不是強迫你們必須聽聞、必須接受,也不是任由你們願意聽就聽,不願意聽就不聽。我以大悲攝受你們,弟子們也應該具足信心和恭敬心,並且依教奉行。否則就會如同拴在一起的兩頭牛般,同時掉下懸崖。會有上師和弟子一同墮落的過患。
現在世間人都在宣講要民主與平等。民主、平等地做一件事,自然就能做好。佛法說,無論你是高高在上的國王或是平庸的乞丐,每一個人欲求今生來世暫時乃至究竟的安樂和解脫,唯有奉行上師的教言、依靠上師的引導。
作爲一名修行者,我們平常應該讓自己處于低劣之位,所穿爲平凡破舊之衣,對于食物也應少欲知足。應經常具足正知正念,經常憶念上師。一個真正的修行者不會有很大的傲慢心、很強的嫉妒心,也不會忘記正知正念、忘記憶念上師。
現今也有很多人知道很多教言,但納入心相續去實踐的人很少。我爲不明理的弟子詳細宣講法,希望你們知道教言後,能把教言納入自己的相續。自己的心和法相融,才是實踐。
頂禮時應身做頂禮之姿勢,口中念誦祈禱文,心依四對治力,表裏如一地忏悔。若不具備身語意之要點,僅僅身做頂禮之相,意義不大。
釋迦牟尼佛曾說:“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佛教宣講的就是調伏自心的修行方法。認識自己的過失、改正自己的過失,就是修行。
我們的相續時時被懈怠和懶惰等種種無明所縛,不認識痛苦。因此喇嘛仁波切示現涅槃之相,讓我們能認識到痛苦。認識到痛苦,才能認識到自己的傲慢、懈怠和懶惰,才能去轉變自相續。這些都是喇嘛仁波切的恩德所賜。
我們在僧衆之前、在喇嘛仁波切的畫像之前頂禮叁次是爲了忏悔無始以來至今身語意所造的十不善業、五無間罪以及違犯叁戒的種種罪障和習氣,依靠四種對治力,心口一致地頂禮忏悔。
喇嘛仁波切示現涅槃之相時,我們心中感受到巨大的痛苦。這樣的痛苦能對治我們相續的傲慢心、貪心,也能轉變我們的愚癡之心,這種痛苦能令一個人的相續變好。這是喇嘛仁波切的恩德。
有傲慢心的人,見不到別人的功德,也見不到自己的過失。傲慢很難認識,因此應時時詳細地反觀自相續。你們認爲自相續有傲慢還是沒有傲慢呢?認爲自己沒有傲慢的人,你的相續一定有傲慢。
有些弟子見到我時非常恭敬,也非常調柔。他的相續如同棉花般溫和、酥油般柔軟。但當我離開經堂或者不在身邊時,你們的嗔恨心和貪心是怎樣的呢?這些過患無需要對我隱藏,大家有目共睹,我也知道。雖然我平時沒有提到,但我相信我能調化你們,能讓你們改善,也相信你們能被調化。
我時時在宣講,貪心、嗔心很重的弟子應及時調整自己粗重的貪心或嗔心,否則所做的善根會化爲烏有。但有些人還是會在經堂中爭吵、爭鬥等。我在這裏宣法之時,你們如同在生火般,相續非常安靜調柔,但宣法後,就好像用水把火熄滅了,忘記了上師的教言,馬上生起貪嗔之心。希望大家反思這些狀況。
喇嘛仁波切如是所宣:每天必須保證一座實修四厭離心。這樣修行,才能令法入道、道除迷亂,才能保證你所修持的是清淨正法。這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