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沒有見到實相就是輪回

  所現外境和能知之意識外無法安立一個輪回,也無法安立一個涅槃。見到外境和意識的實相爲涅槃,沒有見到實相就是輪回。

  如果把喇嘛仁波切在文革時期關進學習改造室受種種折磨的事情當成故事,就會因感情而對喇嘛仁波切産生貪心,對當時的漢軍生起嗔心,並且可能還會有報複的心理。修行是爲了對治貪嗔癡,若産生這樣的心理,是與法不相應。喇嘛仁波切認識到遭遇任何外境,都是前世業力的顯現,都是自心顯現,應該調伏自心。

  本師釋迦牟尼佛雲:“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並沒有說“只淨身語、不淨其意、是諸佛教”。自心是最重要的,修行關鍵在于自心。

  喇嘛仁波切至始至終地依止上師,把自己的身語意供養給上師,並立下誓言:即使失去生命都會承侍上師,會對上師的教言如是奉行。

  此岸是輪回,彼岸是涅槃,到達彼岸得到涅槃之果位,需要修學六度。因此哪怕只是聽聞一句法,也要具備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和智慧。

  “四想”不是把上師當做穿白大褂的醫生,把法當做一瓶藥等想法,如理如法地去依教奉行,才是真正具備四想。

  依止上師需要長時間依止,叁門供養給上師,並非和上師結個緣就可以了。喇嘛仁波切依止昌根阿瑞仁波切的四十四年當中,身影未離般依止上師。長時間依止上師能得到很多殊勝的竅訣,依教奉行以後會消除修行路上的歧途、顛倒和違緣。

  對治傲慢心的方法是經常處于低劣之位,面對任何人,心存恭敬之心。

  身爲僧衆,相續中應該生起利他之心,如理如法依教奉行。經常要問問自己是不是這樣深思並依教奉行了。每次聞法時要認認真真地聞,思要認認真真地去修,修法時要認認真真地去做,身語意要與佛法相應。就算有些人沒有能力弘法利生,也不應該亵渎佛法而出賣僧衆。

  有些人認爲自已是修行者,自以爲不應該起妄念,不應該起煩惱,不應該迷惑。閉著眼睛強迫壓製自已在無念當中,最後導致精神不正常。這是內收的過失所造成。瑪吉拉准說,應該“不緊亦不松,彼具見之要。”

  有些人認爲自己是修行者,一直強製自己在房中不外出,不參加轉山、念誦、頂禮等善法。這樣的行爲會有內收的過患。

  一切都是無常的。上師是無常的,自己也是無常的。如果對法沒有希求之心,聽聞再多的法也沒有任何意義,遇到再殊勝竅訣也無法實修。

  僅僅自認爲是修行者,或被別人稱呼爲修行者,都不一定是真正的修行者。有些人抛棄家鄉奔赴異地,並斷除對怨敵的嗔心和親友的貪心,這才是修行者。

  現在是佛法衰敗時期,與本師釋迦牟尼佛在世時的興盛無法相比。作爲僧衆,應生起弘法利生的自信和勇氣。

  修行者沒有證得佛果前也可以在修行道路上利益衆生。若自己身語意與佛法相應,就是在弘法利生。但如果修行者身語意與佛法相違,令見者喪失對佛法的信心而不去追求究竟安樂,就是在毀滅佛教的根本,毀滅衆生安樂的根本。

✿ 继续阅读 ▪ 發清淨之願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