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去了一個非常恐怖、害怕的地方,回來以後你根本不會再去,這種心態就稱之爲厭世。從世間中脫離,再不去世間輪回,就稱之爲厭世法或厭離法。
自相續指的是自己的心晝夜六時不斷起現的念頭。要明了自己晝夜六時心相續所起現的每一個念頭,而不是今天思維一點點、明天思維一點點,或是今年思維一點點、明年思維一點點。你們都要認識自相續。
煮奶的時候,牛奶沸騰了以後會溢出來,這時如果往牛奶裏倒一點水,它就會平息,但過一會兒牛奶又會沸騰,這時要再加一點冷水。與這個比喻相似,用佛法對治貪嗔癡慢疑,就是反反複複地觀察自相續,反反複複地思維暇滿難得、壽命無常、輪回過患、業之因果、解脫利益和依止上師六法。
如果利用這個身體牟取今生世間利益,那就是一切恐怖和痛苦的序幕。
有些弟子修前行的時候處于隨意散亂當中,兩叁年都無法圓滿前行,這是沒有實修四厭離心的過失造成的。有些弟子求了直斷和頓超竅訣,修了十年八年也沒有在相續中生起驗證,也是沒有熏修四厭離心造成的。所以實修四厭離心非常重要。
觀察自己入佛門的前後,相續中的貪嗔癡慢疑有沒有改變?和過去有沒有區別?有沒有去對治、調伏煩惱?詳細觀察後會知道自己和過去是不是有區別,否則僅在口中說著“我是一個修行者,我在修法”,卻沒有以法去對治和調伏相續,學佛對你的相續是沒有利益的。
投生到邪見的家庭或環境,相續會被外道的邪見所染,對真實的正法無法生起信解,因此沒有機會修持正法。因爲引導他的是外道的邪見,修持的也是外道的法,所欲的意樂也是外道的,沒有引導正法的上師善知識。現今我們應該爲了沒有投生到這樣的環境而生起歡喜心,並且珍惜珍寶人身,精進修法。
邪見者指的是置身于佛法之外的外道。外道有叁百六十個門派,可歸納在五種外道之中,最後分爲兩種:常見派和斷見派。持常見的外道認爲,一切都是由遍入天和自在天造作,而斷見派則否認因果,也不承認前世後世。
欲求解脫應該修善斷惡、積資淨障、聞思修以及祈禱上師,要依教奉行。如果認爲沒有善念和惡念,在無念當中安住很長時間,只能造下轉生到長壽天的因。
沒有去修、去思無常,就會時時處于懈怠懶惰中,如果修了輪回過患,你還有時間懈怠嗎?還有時間去浪費自己寶貴的人身嗎?
有些弟子貪心很重,實修四厭離心便能對治如覆水般的貪欲之心.有些弟子常生起如熾燃火焰般的嗔恨心,思維四厭離心就能對治.有些弟子一天都在散亂,熏修四厭離心可以對治.有些弟子很愚癡,無法取善斷惡,有些弟子在偏僻寂靜處忍饑挨餓修行,最後導致成瘋瘋癫癫,這些歧途障礙,實修四厭離心都能斷除和對治。
有些弟子聽法不是很認真,有些弟子思維或實修的時候不認真,爲了鼓勵你們更好地聞思修,我感激你們,舉著大拇指感激,合掌表示感激。要成爲一個真正清淨的修行者,必須要聞思修並重。
喇嘛仁波切做燈芯時,對棉花沒有吝啬之心便具足布施度;一切外在條件保證清潔,就具足了持戒度;不辭辛勞做燈芯是具足忍辱度;盡力做到最好,粗細如理如法,是具足了精進度;燈芯上細下粗,插在油燈底孔後很穩固,就具足了禅定度;燈芯到了頂尖非常尖細,表示擁有銳利的智慧,是具足了智慧度。
聞法、講法、修法或者打坐,無論行持任何善法,哪怕做一個燈芯,也應該具足六度。
俗語雲:“頭還沒熟先嘗舌”,有些弟子攀求高法,比如大圓勝慧頓超、正行直斷等等,對前行講解失去信心,認爲前行是很低的法。這是不懂得修前行重要性的原因。如果知道修行的意義和理趣,相續自然而然會生起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