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之初令心入法,必須具足四厭離心,行道中令法入正道,也必須具足四厭離心,最後令修行圓滿,也無法不具足四厭離心。只有依靠四厭離心,才能令你的修行圓滿。
佛法是用來調伏自相續、對治相續中的貪嗔癡慢疑煩惱的。
有些藏地修行人,不僅座上精進修行,在座下端著碗喝茶的時候仍然在觀修。這對于一個初學者是無法做到的。除非你是一位修行穩固者,否則對于初學者而言,不緊不松乃爲見解,座間可以念誦、翻閱書籍等善法悠然而行。
喇嘛仁波切大恩者經常說:“聞法不要像滑冰一樣。”意思是讓我們聞法不要僅僅記住詞句而不去領悟它的甚深意義,要去奉行。很多人聽聞很多法,口裏說“懂、懂、懂”,但根本沒有領悟它的意義,也沒有奉行法的實際意義,這樣的聽法沒有什麼意義。
打坐應有頭有尾,不能認爲僅僅坐在那裏就是打坐。如同做一頓飯,不是菜、米和調料放在那裏就能做好飯,也不是把一切東西都放在一個鍋中煮一下就能做好飯。打坐的時候應該有頭有尾,要次第奉行。
此生未修持正法而去造作墮入輪回痛苦之因,所做一切即是輪回之錨。
你用此所依身行持真實的正法,就是幸福快樂的起點,終將獲得解脫和遍知的果位,用此所依身實修光明大圓滿法,即生、中陰或後世就會解脫。
世間的輪回如同監獄,外器世界相當于監獄的場所,內情衆生如同監獄內的同伴,輪回中的食物等一切事等于監獄的痛苦。從輪回的監獄中出離的方便法是四厭離心。依靠四厭離心能認識到輪回的痛苦,使相續生起出離心。
要得到上師相續的功德,不僅要以身語意叁喜承事上師,令上師歡喜,還要修學上師的意行。修學上師的意行是指上師宣講的法弟子如理去思維和修行。要常常觀察自續,我有沒有得到上師的密意?有沒有修學上師的意行?
應該以正法讓所依人身具有真正的意義。即使聚集再多世間的名聞利養或財物,也是虛度人身,沒有任何意義。 思維暇滿難得以後,要在相續生起出離心,對此生生起厭離。
希求自他一切衆生得到究竟佛的果位且不墮兩邊,就是大士道的出離心。
按照全知無垢光尊者師徒的觀點,對于“欲求自己解脫,爲了自己的安樂和高興而修行”的自私自利心態,也需要生起厭離心。
前些天有位來自德格的弟子因病圓寂.他在成都醫病時就知道自己會死,執意回到喇嘛仁波切的聖地,但他父母希望他繼續治療,回家鄉後便圓寂了.臨終前給我打電話,說除了沒能見到上師有些傷心外,沒有任何遺憾.喇嘛仁波切叁次親臨,一切顯現都是刹土.像他這樣在自心與上師相融中圓寂,就是修持正法而令人身具意義.
薩迦派《離四耽著》中說:“若貪今生非行人。”得到如意寶般的暇滿人身而未讓它具有實義,如同得到摩尼寶而舍棄它,這個人身沒有意義。
對世間輪回産生迷亂或者生起貪執,把痛苦認爲是安樂,應以四厭離法熏修自相續。此後每當念及世間,就會認識到世間根本沒有安樂,它是迷亂的,于是從根本上斷除貪心,就稱之爲除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