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如何消除這些障礙?
答3-10:佛陀開示說:「有定力的比丘能夠如實知見諸法。」因此,如果想要照見究竟的真理,你應當在善知識的指導下修行,培育強而深的定力。
在這裏,我要講述周利盤陀伽尊者(Venerable Culapanthaka)的故事。出家之後,周利盤陀伽尊者在他的哥哥摩诃盤陀伽阿羅漢(arahant Mahapanthaka)的指導下修行。然而,經過整整一個雨季安居的時間,他連一首四句偈都背不下來。他之所以如此愚笨的原因在于:過去世中,在迦葉佛(Kassapa Buddha)的時代,周利盤陀伽是一位學問淵博而且能教授佛法的比丘。有一次,他嘲笑跟隨他學習的一位比, 丘爲愚蠢。那位比丘因爲受到老師的嘲笑而感到羞愧,並且喪失了繼續學習的自信心。由于這項惡業,周利盤陀伽在許多世裏都出生爲愚笨的人。乃至在他的最後這一世,生爲周利盤陀伽,出家之後他突然變得愚笨,因此,很意外地,當他背誦到下一句的時候,已經忘了上一句所背的內容。
他的哥哥摩诃盤陀伽認爲他不可能證悟任何道果,就命令他還俗。聽到哥哥這些令人沮喪的話,周利盤陀伽感到很傷心,于是哭了起來。
那時,佛陀住在明醫耆婆(Jivaka)所供養的芒果園僧寺裏。佛陀見到周利盤陀伽的困境,並且知道他將因爲佛陀的指導而證得解脫,于是佛陀來到周利盤陀伽身邊,問說:「我兒周利盤陀伽,你爲什麼哭泣呢?」周利盤陀伽回答說:「世尊,因爲我的哥哥要趕我走。」「我兒周利盤陀伽,你的哥哥並不具足明了衆生意向與根器的能力,而你正是必須由佛陀引導的人。」說了這些鼓勵的話之後,佛陀以神通力變出一塊清淨的布,交給周利盤陀伽,然後告訴他說:「我兒周利盤陀伽,用手拿著這塊布,並且朗誦著:『rajo haranam, rajo haranam——這塊布容易遭到汙染,這塊布容易遭到汙染』,你就這樣子修行吧。」
于是周利盤陀伽尊者就坐下來,用手摩觸著佛陀給他的布,並且朗誦:「這塊布容易遭到汙染,這塊布容易遭到汙染」。當他如此摩觸幾遍之後,那塊布開始變髒了。他繼續摩觸,那塊布變得更髒,就像抹布一樣髒。他的智慧成熟的時機已經到了,消失與壞滅的法則在他的心中現起,他內心思惟:「這塊布原本是潔白清淨的,但是由于和我的身體接觸的緣故,現在它已經充滿汙垢。我的心就像這塊布一樣,在未受到幹擾的情況下,我的心原本是潔白清淨的,但是由于和貪、瞋、癡等不善心所接觸,我的心變得肮髒了。」如此思惟自己本身之後,他進一步精進地培育定力,並且證得四種色界禅。以這些禅那爲基礎,他努力修行觀禅,然後證悟阿羅漢果,同時也得到四無礙解智及六神通。
從周利盤陀伽尊者的故事中,我們了解到:不應該認爲愚笨的人就不可能證得殊勝的成就。
問3-11:佛陀教導周利盤陀伽念「掃帚、掃帚」而使他證得阿羅漢果,這是什麼道理呢?「掃帚」也是他的業處嗎?光念「掃帚」也能修成四禅八定、證悟初果乃至四果嗎?
答3-11:根據南傳經典,周利盤陀伽尊者並不是誦念「掃帚」,而是像我剛才談到的,誦念「容易遭到汙染」。
在過去某一生中,周利盤陀伽生爲一個國王。有一天,在城裏巡查的時候,他的額頭冒汗,于是他用一塊清淨的布擦去汗水,那塊布因而弄髒了。國王自言自語地說:「由于這個不清淨的身體,把這麼一塊清淨的布給弄髒了,使這塊布喪失了它清淨的本質。有爲法真是無常啊!」如此,他得到無常的印象(anicca-sabba 無常想)。所以,就周利盤陀伽尊者而言,「容易遭到汙染」這個法門是他證悟阿羅漢果的強力助緣。由于佛陀見到他過去生中的善行,並且希望促使他專注修行契合那項善行的對象,因此佛陀交給他一塊清淨的布。
周利盤陀伽尊者已經積聚波羅蜜長達十萬劫之久:他在許多過去生中都研究叁藏典籍,並且修行觀禅達到行舍智。這是每一位要證得四無礙解智及六神通的阿羅漢必須具備的先決條件。在他的最後這一生中,當他看到布變得肮髒時,立刻省察到有爲法無常的本質。由于過去的波羅蜜與禅修,他能夠領悟有爲法無常的本質,也能夠領悟有爲法苦及無我的本質,藉此而證得阿羅漢果。
問3-12:有人說:在修禅之前必須先累積福德,否則將會遭遇許多困難。這句話是否是真實的?
答3-12:如果這裏的「福德」指的是過去生中所行的福德,那麼這句話是真實的。有兩類種子:也就是智慧(vijja 明)種子與善行(carana 行)種子。善行種子指的是布施、持戒、修行禅定等等。過去生中所累積的善行種子使你今生能得到好的父母、遇到好的朋友及導師、以及能夠聽聞到佛陀的教法。智慧種子指的是修行四界分別觀、色業處、名業處、緣起及觀禅。過去生中所累積的智慧種子使你今生能夠明了佛法,尤其是明了四聖谛。
如果一個人具備善行種子,而卻缺乏智慧種子,那麼他將有機會遇到佛陀的教法,但是卻不能徹底地明了佛法,就像一個有雙腳而卻瞎眼的人。例如:在佛陀的時代,有一個名叫真谛(Saccaka)的辯論家。雖然佛陀爲他說了兩部長篇的經,他仍然無法證得任何道果。他心裏認同佛陀所說五蘊是無常與無我的,但是口頭上卻不願意承認。雖然佛陀知道他不能證得任何道果,但是仍然爲他講了兩部長經,因爲佛陀預見到在他獲得智慧種子之後,將在佛陀般涅槃後大約四百年的時候投生在斯裏蘭卡,成爲一位大長老,名叫大黑護佛(Mahakala-buddharakkhita),並且將在那時證悟阿羅漢果。 如果一個人具備智慧種子,而卻缺乏善行種子,假使他遇到佛法,他能夠明了佛法;但是他卻很難遇到佛法,就像一個有敏銳的視力而卻沒有腳的人。例如:阿阇世王(King Ajatasattu)原本具備了足夠的善根,能夠在聽聞佛陀開示《沙門果經 Sammabbaphala Sutta》之時證得須陀洹道果;然而他卻沒有證得道果,因爲他不能在殺害自己的父親之前就先遇到佛陀。如此,由于缺乏善行種子,他不能在適當的時機遇到佛陀。同樣在佛陀的時代,有一次,佛陀看見一對年老的乞丐夫婦,並且露出微笑。阿難尊者就請問佛陀爲什麼微笑。佛陀告訴他說:那對乞丐夫婦當中,丈夫名叫大財長者子(the son of Mahadhanasetthi)。如果他們在早年的時候修行佛法的話,丈夫將會證悟阿羅漢果,妻子會證悟阿那含道果。如果他們在中年的時候修行佛法的話,丈夫會證悟阿那含道果,妻子會證悟斯陀含道果。如果他們在晚年的初期修行佛法的話,丈夫會證悟斯陀含道果,妻子會證悟須陀洹道果。但是他們卻一直蹉跎到淪落爲乞丐,現在已經太老也太虛弱而不能修行佛法。他們錯過了修行佛法的時機,也就無法證得任何道果。所以,同時具足善行與智慧這兩類種子是很重要的,如此才有機會遇到佛陀的教法,並且能夠明了佛法。
至于今生所造的福德,正如我在之前的開示中談過的,對于今生能證悟阿羅漢果的人而言,今生所造的福德是不重要的。他們應當專注修行戒、定、慧叁學,努力證悟阿羅漢果。今生所造的福德不能帶給他們來生的利益,因爲他們不會再繼續生死輪回。然而,對于還必須生死輪回的人而言,今生所造的福德還是很重要的。
問3-13:有一位老比丘尼經常對信徒說:妳以前墮胎的嬰靈現在正跟著妳,妳累劫的冤家債主正跟著妳,障礙妳的一切,所以妳的事業才會失敗、會生病、家人不和、爭吵不休,妳會得癌症。請問禅師,墮胎的嬰靈及累劫冤家債主真的會二十四小時跟著自己,等著報仇嗎?
答3-13:佛陀說:胎死腹中的嬰兒多過安全出生的嬰兒。當一個嬰兒在子宮內死亡之後,依照他臨死那一刻成熟的業,他會投生在五道當中的一道。如果投生于地獄道、畜生道、人道、或天道,他就不可能跟著自己過去的母親。如果他投生于餓鬼道,絕大多數的情況是:他會遭受極大的痛苦,不可能跟著過去的母親。只有某一種鬼可能會跟著母親,但是很難確定那一個嬰兒會是這種情況。即使他跟著母親,也不會帶給母親什麼大的傷害,只是偶爾驚嚇她一下,或使她聞到不好的氣味等,如此而已,因此母親並不需要害怕。
母親必須了解的是:自己已經造了一項惡業,因爲墮胎就是殺人。如果這個惡業在她臨命終時成熟,她就會墮入四惡道之一。然而,對于已經做過的事,哭泣是無濟于事的,因爲事情已經做了,誰也無法將那個業去除。她必須做的是:避免再造同樣的惡業。如果她能夠避免造作所有的惡業,努力只奉行善業,那是更好的。她應當實行布施、持守五戒,如果能修行止禅與觀禅,那又更好。如果這些善業當中的一項在她臨命終時成熟,她將投生到善道。如果能夠證得須陀洹道果,她將永遠不再投生于惡道。只要今生沒有做過五種無間業當中的任何一種,她都還有可能證得聖果。五種無間業是:殺父、殺母、殺阿羅漢、使活著的佛陀身上出血、分裂和合的僧團。一個明顯的例子是盎崛摩羅尊者(Venerable Avgulimala):他在家的時候殺死了許多人,但是在他出家爲比丘之後還是能證得阿羅漢果。因此,以前曾經墮胎的母親不應再爲那件事情憂慮,因爲那樣對她的生活沒有幫助。相反地,她應當善用自己的有生之年,努力奉行善業。
問答四
問4-1:有一位老比丘尼常對信徒說:你得癌症是因爲多生多劫的冤親債主正在糾纏你,你要拿叁十萬元新臺幣出來,我幫你拜一堂消災超度、梁皇寶忏,你的癌症自然會好。請問禅師,在南傳佛經裏是否有記載比丘、比丘尼拿信徒的錢,保證可以免除信徒得癌症或絕症的事情?
…
《菩提資糧》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