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就斷層了,但是希望來學之尼師持戒不要比八戒宣還不如,那就不用別人說:自己看輕自己;比丘要以北傳身份來參學者也希望自律比較好。欲來者希望能放下自己以前的職事、見解,不要計較大乘、小乘、南傳、北傳。假如自認自己有滿杯水,那何必來
而且分黨分派在戒律中,佛陀也不允許。
3、 這裏交通並不發達,1996年才開放觀光,仰光到毛淡棉前站坐火車要八小時,巴士要十小時,坐船渡河,再坐十多分鍾的車才到帕奧。自馬來西亞出版襌師的英文書後,來訪的外國人已不少了。臺灣經濟富裕,想必日後來緬甸觀光者會者增加很多,裏的接送人很缺乏,也很忙,想到緬甸觀光者,請取消來此道場的計劃,因爲帕奧沒有觀光的價值(不是旅遊區)。
4、襌師希望我們在襌修好好下工夫,不要我們在學習語言上浪費時間(襌師只有緬語開示,沒有英語開示),這裏也不是讀書、研究教理的地方,只是非常適合襌修。襌師曾指示,若想來學襌者,應至少住半年到一年以上比較理好。
5、因鑒于曾經有行者,才到此寺一、兩個月即遍問他人的修行成績,知道不少人有成就而自己卻連襌相也不到,卻從不反省自己是否努力修行、出家多久、此世和過去世的襌修波羅蜜如何等,後而導致障礙出現離去。所以建議想來跟襌師學襌的有心者,或許可以考慮先依照襌師書中安那般那念的簡易次第和方法,自己在臺灣嘗試努力修習,修到可以看到襌相後,再繼續修到幾乎閉眼襌相即現且很明亮、穩固,在一、兩小時以上,或是更再修習數月,定力愈深愈佳(不要執著),再去找襌師學學出入息襌及其它業處。假如有佛法基礎者,一年半載可修完學程也說不定。因爲在臺灣環境氣候、飲食、生活條件與緬甸不同,而且緬甸瘧疾,不知是否每人都能長久居住。而且假如僅有指導老師大家就很容易有襌定,那幾乎可謂「天方夜譚」,何況證道,必需先摸摸自己良心,才不致于因修不好窮磨時間而自退道心。另外,襌相、襌定解脫等,都是過人法,北傳佛教尤其忌諱,對僧尼,佛陀也規定不得向受具戒者說,所以爲了避免自他修道的障礙及誹謗(他人忌妒),不宜任意宣傳己有等,而且有經驗的善知識指導、印證很重要,以免犯上增上慢的過失。
編 後 語
帕奧禅師爲緬甸當代著名業處阿阇黎。其止觀禅法特色,在于重視聖典依據與修學經驗的次第性,所指導各種止禅(奢摩他)業處,均以達到安止定(至少近行定)作爲觀禅(毗婆舍那)基礎爲目的。禅觀則以「叁遍知」(知遍知、度遍知及斷遍知)貫穿慧學:從五蘊的過、未、現,內、外,麤、細等十一項觀所緣下手,如實知見此蘊、處、界(身心)只是名色而無作者、受者、主宰等,嗣後以緣起正觀過、現、未的前後因果關系,確知雖無作者但有因果業報;接著觀察色法、名法及緣起法的相、味、現起與足處,建立「此有故彼有」等「此緣性」的緣起中道,此知解名色與緣起爲「知遍知」。從生滅隨觀無常、苦、無我的聚思惟至生滅隨觀爲「度遍知」。最後,從壞滅隨觀智怖患起厭、離欲、入叁解脫門現見寂滅涅槃得道、果智,此即爲「斷遍知」。
帕奧禅師所授禅法殊爲詳盡有序,早已名聞遐迩。尤其近年來,千裏迢迢到此參學衆日愈增多。據知,每年帕奧禅林雨安居的參學衆有時多達叁、五百人,去年(一九九七年)來自外國人數高達八十余,單是華裔缁俗四衆弟子,就不下五、六十位。其中不曾閱讀禅師緬、英著作,但聞其名,即從遠到來參學而又不谙緬、英語的華裔學員者不乏其人,在小參或請益禅法時,所面對的語言障礙問題,自也不難理解。爲引介華語系佛教界人士認識、了解,及協助修學帕奧系統禅法的同參道友們能夠順利完成道業,迻譯與出版華譯本的工作,乃吾人當務之急。
本書《智慧之光》,彙集了帕奧禅師幾篇講稿、著作及學程表和附錄共十七篇。部分抽譯自緬文原著(尚未英譯出版),內容盡可能按照帕奧禅林的教學次第編排,個別的文章如「剎那定與觀禅」、「什麼是智慧之光」、「帕奧禅林簡介」等,作了適當的調整。因此,可謂系統地反映了禅師教導禅法的前後次第。在編輯過程中,既注意其次第性,又重視它的實用性,爲同修們提供學習與依據的著作。另外,尚請讀者注意,由于本書內容,有者是從禅師的演講錄音帶整理而成,輾轉譯自緬、英文譯本,發見內容可疑,或所引據經論的羅馬音標巴利文有待商榷處,除了部分當面請示禅師口述修正之外,凡經編者查證者,均一律以附上原典出處爲准。還有本書譯自不同譯者手筆,部分譯辭難免不一;而引經據典的內容也參考了元享寺出版的『漢譯南傳大藏經』的譯本,若與聖典原意稍有出入者,編者也盡力標上了腳注,說明其原由,方便讀者的了解。本書所載,雖未能滿足讀者的需求,但可次第略窺帕奧禅法的堂奧矣。
從緬甸、馬來西亞到臺灣的編譯過程中,時編時辍,難以赓續。又基于編者經驗有限,匆促付梓,疏漏難免,尚請有識者多所指正!
承蒙如恒法師捐贈計算機,開恩法師、開弘法師、淨法法師、法王法師、本寂法師及尋法法師協助迻譯,法曜法師和勝授法師校對巴利文,開寶法師、開舍法師、開心法師、黃小鳴、林月施居士幫忙打字排版,夏雪峰居士爲編者克服計算機技術上的問題,還有圓光新志主編傳瑛法師發心校稿,圓光出版社贊助出版本書,各佛教單位以及佛友們的關心與熱情支持,使得本書能夠于匆促時間內順利完成,在此一並敬致謝忱!
願一切有情無怨、無苦,趣證于涅槃!
編 者 一九九八年四月于鏡心樓
Pha-Auk Tawya Zing Kyan Kyaung 帕奧禅林
Pha-Auk P.O., Mawlamyine, Mon State, Myanmar
Tel:(95)(57) 22853帕奧禅林
帕奧禅修時間表
03:30 起身
04:00--05:30 坐禅(共修)
05:30(approx) 早餐(與小參)
06:30--08:00 坐禅(共修)
08:00--09:00 小參
09:00--10:00 坐禅(共修)
10:00(approx) 午餐(與自修)
12:30—14:00 坐禅(共修)
14:00—15:00 自修
15:00—16:30 坐禅(共修)
16:30—18:00 自修
18:00—17:30 坐禅(共修)
一、 禅修者應每天至少坐禅六次。請體諒其它同修,保持
肅靜。(請不要講話、沖涼、洗衣、掃地等等。)
二、 在自修時間,禅修者可以繼續修習坐、行、立或臥禅
,或休息片刻,或做任何適當的事。再次,請體諒其
他同修,而理當保持肅靜。
叁、 禅修者應每天向禅師報告禅修體驗(小參)。
「一切有爲法終必壞滅,務當精進。」 ──佛陀最後的遺教──
◇◇◇◇◇◇◇◇◇◇◇◇◇◇◇◇◇◇◇◇◇◇
帕奧禅林學程表
《智慧之光》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