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行持善法的功德標准

  行持善法的功德標准

  想知道當前我們所行持的善法功德如何,只需要觀待一下自己的內心:自己的煩惱是否減少,信心和慈悲心是否增上。我們自己的內心可以欺騙所有人,但是永遠不會欺騙自己,因此現前自己具有多少功德,在自己的內心中是永遠不會有所隱藏的。

  我們天天都在傳講,調伏內心乃至行持一切善法的功德並不僅僅在于外表之上,也不在于往昔所行持善法的數量之中。如《功德藏》之中曰:“只順善惡意差別,不順善惡相大小。”所以,即便我們所從事的善法數量有多麼多,但若沒有調伏自己的內心,就如同達摩祖師和梁武帝的公案所講解般,我們也只能說你行持的善法沒有功德。因爲行持善法的標志就在于自己內心的貪嗔癡煩惱有所減少,信心和慈悲心有所增長。

  回顧一下,我們現前行持善法的時間可一點都不短。比如,從你初次開始進入佛門直到現在,無論你是從淨土開始還是從禅宗開始,我們所成辦的善事應該算是不少了。但現前要知道自己行持善法有沒有功德,就觀待一下自己的內心:煩惱有沒有減少,信心和慈悲心有沒有增上。若要是具備這兩個特點,那就說明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近在眼前。若以前已經從事過很多善法,但是從內心的煩惱調伏乃至個人的性格改變之上,仍舊與往昔沒有多大區別,那即便平常行持善法的過程中,身語之上有多麼殊勝的感覺,你自己覺得有多麼滿足,距離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還是極其遙遠。

  禅宗第六祖惠能大師曰:“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意爲一心向善者,西方極樂世界即在眼前;一心向惡者,西方極樂世界遠在天邊)。這裏所說的一心向善,就是內心與一切善法相應的時候,此時西方極樂世界並不在遙遠的地方而近在眼前。若要是內心被貪嗔癡煩惱束縛的時候,即便你從事過多少善法,西方極樂世界還是在十萬八千裏外,離你非常遙遠。

  因此我們要知道行持善法有沒有功德的判斷標准,並常常反觀自己的內心,調伏自己的內心,讓自己越來越趨近真正的善法。

✿ 继续阅读 ▪ 何謂功德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