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傳承法脈清淨?
比方說我們要種葡萄,僅僅有棵葡萄藤,但沒有會種葡萄的人給我們講解如何種葡萄,又不具備葡萄生長的多方面條件,這樣去種恐怕也只是個試驗品,不一定能長出葡萄來。由此可見,種植葡萄不僅需要一棵葡萄藤,而且需要成功種植葡萄的園丁手把手傳授技藝,之後我們必須懂得葡萄生長過程中的一系列環節,嚴格按照園丁的要求上肥、澆水……一點都不能有差錯。同時,還需要具備葡萄生長的必要條件——在什麼季節、什麼地方生長等等。我們種植過程中若有錯謬,所結出葡萄果實的甜度、大小等等恐怕與園丁種植的葡萄大相徑庭。傳承法脈清淨如同此理。
現在很多人認爲,我在念《阿彌陀經》,所以應該是傳承法脈清淨。《阿彌陀經》是清淨的,但懂得如何念誦《阿彌陀經》以及念誦應具備哪些因素,這才是最重要的。若不懂得此中理趣,即使天天念誦《阿彌陀經》,能否依此成辦解脫很難所言。故阿底峽尊者曰:“法不依正法而行持,法反成爲墮入叁惡趣之因。”也就是說,法可以讓我們解脫,但是如果不知道如何行持,法不一定能成辦解脫,反而可能成爲我們墮入叁惡趣之因。這就是傳承法脈清淨。
此處主要強調自己內心之中的普遍信心,因爲解脫本身是圓滿普遍的信心。我們如今作爲修學佛法的弟子能不能成辦解脫,先把解脫擱置一旁,時時觀待自己的內心,看看信心是否普遍?修行過程中即便是意念造作之信心,能做到普遍嗎?當信心有偏袒的時候,你是否在第一時間能改正過來?站在信心的立場中,若顯宗瞧不起密宗,密宗瞧不起顯宗,傳承與傳承之間分裂等等,這些都意味著什麼?都意味著雖然我們表面上在修學佛法,但是與解脫越來越遙遠。
衆生與佛之間的差異就在此上,衆生即便有些信心也都是偏袒的。比如,如今世上信仰佛教的人比比皆是,我們絕不敢說他們都能即生成佛,是什麼原因?因爲他可能對某些有信心,但是對某些沒有信心,他的信心偏袒。作爲修行者,我們成辦的見解是心的本性——普遍、平等的,故在行道之中應該要時時創造普遍之信心。能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觀待一下自己的內心就知道。用不著再說他在臨終的時候有沒有什麼瑞相,也不需要說他的見解高低,問問他自己的信心就知道。換句話說,是否是真正的太陽,就看看是否具備光芒。若沒有光芒,就是個假太陽。所以信心如同光芒,只要有光芒,這個太陽就是真的。因此信心非常重要。
總之,我們當今信仰佛教的目的是爲了成辦解脫,這是我們最大的心願。因此,要成辦解脫必須要按照解脫的路走。每當修法時,要時時反觀自己的內心,是否圓具成辦解脫之四要義。如果能做到,方稱爲密宗弟子,修行就會非常非常圓滿。以上內容可以詳見《如意寶藏——上師瑜伽之圓滿引導》、《上師瑜伽之四精要引導文》法本及光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