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本行經白話:公案(二十)
【白話】
這時比豆梨就(繼續)對夜叉說:“人作惡會有五種(不好的)後果 :一、作事匆忙急迫而不(能)細致周到;二、事後多後悔;叁、常懷著嗔恨沒有慈心;四、惡名遠揚,被人們憎惡,不願意見到他;五、死後墮入地獄、畜生、餓鬼。行善的人有五種好事,哪五種呢?一、所做的事細致周到,以正法對治自己,不會倉促、粗暴,(這樣)事後就不會後悔;二、常懷仁慈憐憫心,不會加害任何事物;叁、好名聲流傳很廣,傳播到四方邊遠的地方;四、人人都像對老師、父親一樣的敬愛他;五、死後生到天上或人間,快樂無比。”
就這樣夜叉聽到他說法後心裏馬上了解了,以頭面頂禮他的腳,立即向比豆梨祈求得到教誨。這時比豆梨爲他說十善生天的方法。夜叉聽聞佛法後歡欣鼓舞,依教奉行,即刻帶比豆梨到龍王處。夫人看見比豆梨後無比的歡喜,以頭面禮敬,頂禮歸命,敷設寶座,供養各種飲食。這樣比豆梨就爲龍王和夫人講說(生)在五道,所(需)造的罪福(之業)。
(如果)收斂身體遠離叁惡(殺生、偷盜、邪淫)。仁慈憐憫衆生,不殺害(任何有情,即不殺生);除去吝啬貪婪,基于大義地謙讓而不偷盜;觀察欲望的不淨和汙穢,(從而)遠離女色,(保持)貞潔不淫欲;言語總是誠實沒有虛僞欺詐(即不妄語);言語一直溫柔沒有粗犷的言辭(即不惡口);和解人們的爭鬥,不讓(他們)彼此爭吵(即不兩舌)。話語合乎音律,不加華麗的修飾(而行質直正言之善即不绮語 );心裏常懷慈心,安忍而不起嗔恨。見人快樂美好,自己也代爲歡喜而沒有嫉妒心。一心信奉佛、法、聖衆(僧)及佛(所製的)戒,明了(什麼是)罪業福業,(心中)不起懷疑 。這十善法做到圓滿無缺就可以生在天上的七寶宮殿裏,想要什麼不需人爲,自然會有。不殺、不盜、不淫、不欺、禁酒不醉,五點做到了生人道中(如)國王、世家大族、長者的家裏,地位、權勢極其顯貴榮耀,有無限的富裕安樂。
(反之)沒有慈心殘害衆生(性命);搶劫人家的財物、盜竊,違于正道;奸淫他人的妻子,對情愛和貪欲的情狀沒有滿足;妄語(說假話诳惑別人);兩舌(說挑撥是非的話,向此說彼,向彼說此,令彼此爭鬥);惡口罵人(令他受惱);嗔恚嫉妒;不孝敬父母,不信奉叁寶,背離正道走向邪路。做這些各種惡行死後(會)下地獄,(受烈火)燒烤、(酷刑)拷打,種種的苦痛都要經曆,痛不可言。欠債不還,借錢不還,觸犯(他人),沒有信用,傲慢自大,毀謗叁寶,死後墮入畜生,做驢、馬、駱駝、豬、羊、狗、獅子、虎、狼、蚖、蛇、蝮、蠍、蜥蜴及其它禽獸,更加地相互殘害,惡毒的心非常猛烈,輾轉受苦,沒有(從畜生道)出來的時候。吝啬、貪婪、嫉妒、不肯布施、不知(給人提供)衣服食物,不信奉叁寶,被悭貪的火焚燒 ,死後墮餓鬼,形體瘦弱,骨節互相碰撞,全身火燃,百千萬年也沒有解脫的時候。晝夜饑渴,(從來都)沒有聽聞過水和食物的名稱。只有修行十善業,控製身口意,(才可以)長生天上,快樂無比。
當時龍王及夫人和一切龍等(聽後)心驚膽顫,汗毛倒豎。(大家)都奉行十善,控製身口意(不造惡),持八關齋戒,衆龍(都感到)歡喜。就在這個時候,金翅鳥王來想要吃龍,用盡了它的神力但仍不能接近。于是所有的龍都非常歡悅慶幸,(暗暗)驚奇:這是從來沒有的事。龍王、夫人及大海中的龍衆、一切夜叉全都奉行十善,沒有不歡喜的,(紛紛向比豆梨)跪拜作禮。
龍王就問比豆梨:“大師想回閻浮提嗎?(比豆梨)回答說:“想回。”這樣龍王就將栴檀木、摩尼寶珠和各種美妙的寶物貢奉給比豆梨菩薩。夫人、宮女和所有的龍與各夜叉,各自都奉上奇異美妙的珍寶,遠遠地送比豆梨到波羅柰國,叩首禮拜(比豆梨)後歡喜地告辭而去。大海衆龍和衆夜叉,惡毒的心念消失泯滅,死後都生到天界。
婆羅達王及各位大臣、所有人民,仍然能夠能見到師父比豆梨,都非常高興,向比豆梨叩首禮拜後,問候他日常生活作息情況。這時比豆梨跟王具體說了事情的始末,這樣大王和臣民沒有不歡喜的,驚歎前所未有。這時比豆梨將摩尼寶珠舉起安在幢頭上面,至誠心求願,(天上)立刻降下七寶、衣服、被褥、飲食,遍布閻浮提,無量的臣民都富裕、快樂。
【附原經文】
時比豆梨即爲夜叉說。人作惡有五事。一者作事倉卒而不審谛。二者後常多悔。叁者多懷嗔恚無有慈心。四者惡名遠聞。人所憎嫉不欲見之。五者死墮地獄畜生餓鬼。修善之人有五事好。何等爲五。一者所作審谛。以法自振而不卒暴。後無所悔。二者多慈愍心無所加害。叁者好名流布。聲振四遠。四者人皆敬愛猶若師父。五者死生天上及與人中。快樂無極。
于是夜叉聞其所說。心即開解。頭面作禮。稽首其足。即從比豆梨求受教誨。時比豆梨爲說十善生天之法。夜叉聞法歡喜踴躍。奉而行之。即將比豆梨至龍王所。夫人見比豆梨歡喜無量。頭面作禮稽首歸命。設施寶座供百味馔。于是比豆梨便爲龍王及夫人。說于五道所行罪福。
攝身叁惡。慈愍衆生。無所傷害。除舍悭貪。義讓不盜。觀欲瑕穢。離于女色。貞潔不淫。言常至誠。無有虛欺。言常柔軟。無粗犷辭。和其鬥诤。不訟彼此。語則應律。不加绮飾。心常慈忍。不起嗔恚。見人快善。代用歡喜。 無嫉妒心。一心奉信佛法聖衆及至真戒。明了罪福。意無狐疑。行此十善。具足無缺。便得生天。七寶宮殿。所欲自然。不殺不盜不淫不欺絕酒不醉。五事具足。生于人中。國王大姓長者之家。尊榮豪貴。富樂無極。
無有慈心。殘害衆生。強劫人財。盜竊非道。淫犯他妻。愛欲情態。無有厭足。妄言兩舌。惡口罵詈。嗔恚嫉妒。不孝父母。不信叁尊。背正向邪。行此諸惡死入地獄。燒炙搒笞。萬毒皆更。痛不可言。負債不償。借貸不歸。抵突無信。憍慢自大。謗毀叁寶。死墮畜生。驢馬駱駝。豬羊狗犬。師子虎狼。蚖蛇蝮蠍。蜥蜴及余禽獸。更相殘害。毒心熾盛。宛轉受苦。無有出期。悭貪嫉妒。不肯布施。不知衣食。不信叁尊。悭火所燒。死墮餓鬼。形體羸瘦。骨節相敲。舉身火然。百千萬歲無有解時。晝夜饑渴。初不曾聞水谷之名。唯行十善。攝身口意。長得生天。快樂無極。
于是龍王及與夫人。一切諸龍悚然。心驚毛豎。皆奉十善。攝身口意。持八關齋。諸龍歡喜。當乎是時。金翅鳥王欲來啖龍。盡其神力而不能近。于是諸龍甚自欣慶。怪未曾有。龍王夫人大海諸龍。一切夜叉盡奉十善。莫不歡喜。作禮稽首。
龍王即問比豆梨言。大師欲還閻浮提不。答言欲還。于是龍王即以栴檀摩尼明珠。及諸妙寶貢上菩薩。夫人婇女一切諸龍及諸夜叉。各各奉上異妙珍奇。遠送比豆梨至波羅柰。稽首作禮。歡喜辭去。大海諸龍及諸夜叉。毒心消滅。死皆生天。
婆羅達王及諸群臣一切人民。還得觐見師比豆梨。皆大歡喜。頭面作禮。問訊起居。時比豆梨爲王具說本末。如是王及臣民。莫不歡喜歎未曾有。于是比豆梨以摩尼珠舉著幢頭至心求願。即雨七寶衣被飲食。遍閻浮提。無量臣民皆悉豐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