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菩薩本行經白話 公案(九)

  菩薩本行經白話:公案(九)

  【白話】

  從前佛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中。當時有一個賢者名叫須達,家裏貧窮沒有財産,卻至誠相信行道積德。(他)前往佛的住所,用頭面頂禮佛足後,退下坐在一邊聽佛講說經法。佛問須達:“在家的人應該布施還是不布施?”須達對佛說:“應該布施。”(佛又問:)“(是應該)布施多一點,還是布施少一些呢?應該以好意來布施,還是以不好意來布施?”佛告訴須達:“在布施這個方面,有的布施的雖然多但是獲得的果報少,有的布施雖然少但獲得果報多。什麼叫做布施的多而獲得的果報少呢?(就是)雖然布施的多但是沒有至誠的心、沒有恭敬心,(心裏)沒有大的歡喜,(且)傲慢自大;所布施的對象信奉的是荒謬顛倒的惡見,不是正確的(如實)知見,沒有遇到聖者,。所以布施的雖然很多但是獲得的福報很少。”

  “就好像耕地種田一樣,在貧瘠的土地裏,雖然撒下的種子很多,但收獲的糧食很少。什麼叫做布施少(卻)獲得大福報?所布施的東西雖然少,但卻是歡喜地給與,(以)清淨的心給與,恭敬地給與,不求回報地給與;受布施的人又是聖者:佛以及辟支佛、二乘的見道、修道、無學道(這些真正)具有正見的人,(所以)雖然布施的少但是獲得福報非常大,就像肥沃的土地,播種的雖然少,但收獲的糧食卻很多。”

  佛告訴須達:“我自己回憶過去世的時候,在這個閻浮提有一個轉輪王,名字叫波陀颰甯。國王有一千個兒子,統領四天下。這閻浮提有八萬四千個國家。當時有一個婆羅門名叫比藍,身體金色,(相貌)端正無人能比。(他)聰明智慧,(通曉)天地、改變運程、醫術和(使用符咒等物)鎮邪避禍或製服對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情,所有的典籍沒有不通達的。(他)爲人寬厚仁慈,憐憫一切(衆生),國王非常喜愛敬重他。八萬四千國王以及國家的人民,也都信奉敬重他,以他爲導師和領導。國家的大王(仿佛)是比藍大師,而不是波陀颰甯,爲什麼呢?波陀颰甯王治理國家端正民風,每件事都要(咨詢)禀報比藍大師,然後才(施行)教化。”

  衆多小國王、大臣、老百姓沒有不快樂的。這時候(波陀颰甯)大王向比藍啓請教授經典,同時宣告:八萬四千個小國的國王、大臣、太子、和所有的人民,都(要)向比藍咨詢、學習經典、學習智慧。衆王和臣民們都向比藍啓請教授經典,沒有不歡喜快樂的,(大家)都說:“比藍是梵天(化身)來度化我們的,爲了做善事,(他)不是(世間)凡人。”當時八萬四千國王們,學習領受了智慧,心中明了,都非常高興。八萬四千位小國王,人人獻上一頭白象,以金銀交錯的網狀飾品覆蓋,駿馬一匹也用金銀交錯的網狀飾品覆蓋,牛一頭也(同樣)用金銀飾品裝飾;一位妙齡少女(容貌)端正無比,七寶的璎珞及服飾非常漂亮;以小黃金盆缽盂盛滿銀谷粒,以小白銀盆盛滿金谷粒,

  以小琉璃盆盛滿金谷粒,以小玻璃盆盛滿金谷粒;用金子做成馬車,以七寶裝飾。每樣禮物都是如此,共有八萬四千份,用來獻給比藍大師。這時候大王波陀颰甯聽說各個小國王獻貢品給比藍,非常高興,(心想:)我也應該以財寶獻給比藍大師。立即端嚴妝扮八萬四千名美麗的女子,以七寶寶珠、美妙的服飾和璎珞(妝扮)她們,將八萬四千頭白象(用)純金的裝飾品,八萬四千匹駿馬用金銀交錯的網狀飾品,八萬四千頭牛都用黃金裝飾品,

  八萬四千小金盆盛滿銀谷粒,八萬四千小銀盆盛滿金谷粒,八萬四千小琉璃盆盛滿金谷粒,八萬四千小玻璃[指水精,有紫白紅碧四色]盆盛滿金谷粒,八萬四千輛車都是黃金裝飾品,用以獻給比藍。比藍接受獻禮完畢後,心裏想:這些財寶、大象、駿馬和車輛,所有的東西都是無常的(,不長久的),而且不堅固的,(就)對大王說:“財産等所有的(這一切)都是無常、逐漸消失敗壞的(有爲之)法,我不需要它們,想要(用來)布施救濟那些貧困的人。”國王聽到他的話以後非常高興,命令大臣們擊鼓,宣告閻浮提內貧困窮乏的人、孤兒、老人、婆羅門、外道出家人全都來集會。比藍立即設立布施大會。

  人民聽到宣令後,雲集而來,身強的和體弱的人互相扶持,都來到這裏。這時候比藍想讓婆羅門洗手,傾斜水瓶但是水卻不流出來,比藍非常憂愁:“現在我的盛大祭祠難道有什麼過錯,發心不清淨,還是所布施的東西不好呢?是什麼原因水不流出來?”立即有天人在天空中對比藍說:“你今天的布施非常好,無與倫比,你的心清淨[純淨],沒有人能超過你的。你的功德天下第一,沒有能超越你之上的。但是你布施的對象都是邪惡詐僞(有常樂我淨四種)顛倒妄見的人,不是清淨高尚的聖者,不配接受你淨水洗手的敬重,因爲這個原因所以水不流出來。”

  當時比藍聽到天人說的話,心裏便寬解了,于是就發誓說:“今天我所做的布施用來成就無上佛道,確實能如我所願的話,讓我傾瀉的水必當落在我的手中。”發誓結束以後,便傾倒水瓶,水立即出來自然落入他的手中。衆位天人在空中贊歎:“好啊好啊,會達成你的願望,離成佛不遠了!”那時候比藍就把衣服、被子、飲食等一切所需要的東西布施給貧困的人。(在)十二年中,(原來得到的)大象、駿馬、珍寶、玉女等等,都用來布施,沒有藏著保留的。佛告訴須達:“那時候的比藍婆羅門,就是現在的我。”

  “而我那時候,用來布施的東西是好的,布施的發心也很好,(但)接受布施的人不好,所以布施雖然多,但是獲得福報很少。而現在我的教法真實微妙,清淨不染,,弟子正直不邪因此)所布施的雖然少,但是獲得的福報卻很多。這樣比藍十二年中所做的布施,以及閻浮提一切人民所做布施,計算他們的功德,不如布施一個證得須陀洹的初果聖人,這樣的福報非常多,超過(比藍)他們之上。假如布施一百位須陀洹,加上以前比藍所布施的閻浮提人,所得的福報,不如布施一個證得斯陀含的二果聖人,這樣的福報非常大,超過前者之上。縱然布施一百位斯陀含、一百位須陀洹、再加上前述比藍所布施閻浮提人,所得福報不如布施一個證得阿那含的叁果聖人,這樣的福報成倍于他們之上。

  布施一百位阿那含、一百位斯陀含、一百位須陀洹,並且加上以前比藍所布施的閻浮提人,所得到福報不如布施一位阿羅漢,這樣的福報非常多,超過他們之上。縱然布施一百位阿羅漢、一百位阿那含、一百位斯陀含、一百位須陀洹,並且加上以前比藍布施的所有閻浮提人,所布施的功德不如布施一位辟支佛,這樣的福報非常多,高過他們之上。縱然布施一百位辟支佛、一百位阿羅漢、一百位阿那含、一百位斯陀含、一百位須陀洹,加上前述比藍布施閻浮提人,所獲得的功德不如建造佛塔、僧房、精舍,(用)衣服、被褥、坐具、臥具和飲食,供養過去、將來、現在的四方的僧衆、(外道)出家人和修道之士,供給他們所需要的,計算這樣的功德,超過前面所做的功德之上。

  雖然建造佛塔、僧房、精舍,布施辟支佛、阿羅漢、阿那含、斯陀含、須陀洹,、加上前面比藍布施的閻浮提的人,所做布施的福德,不如布施佛陀一人,功德非常多,無法計算。雖然供養佛陀,建起佛塔、僧房、精舍,以及布施辟支佛、阿羅漢、阿那含、斯陀含、須陀洹、加上前述比藍布施閻浮提人,所布施的功德不如有人一日之中接受叁皈依、八關齋戒或者持五戒所得到的功德,超過前面所有布施的福德,百千萬倍也不能夠加以比方。,

  再把嚴持戒律的福報,合並集中前面說的所有的布施佛的功德以及(布施)辟支佛、四種果位聖人的功德,再加上前面比藍、閻浮提人布施的福德,不如端坐修禅、慈心護念衆生一頓飯的功夫,所獲得功德超過前面,比前面超出百千萬倍。比藍和(所有)閻浮提人的布施,以及布施、、、四種果位聖人、辟支佛,建立佛塔、寺院,上至布施佛、持戒坐禅慈心憶念衆生,合並聚集(以上)所有的功德,不如聽聞佛法,執持在心中,思維(苦集滅道)四聖谛、無常、苦、空、無我的法門,(以及)涅槃的無爲空寂,滅生死之大患,比起前面所做的一切功德,這是最爲尊貴的,(地位)最高,沒有能超過它之上的。這樣須達聽聞這些教法,歡呼雀躍非常高興,身心清淨,證得阿那含果[叁果]。(須達當時)只有五枚金錢,(于是)每天拿一枚金錢布施佛,一枚金錢布施法,一枚金錢布施僧人,一枚金錢自己吃飯,一枚金錢做本錢,天天都是這樣總是有一個錢在,終歸沒有用完的時候。

  (須達)受了五戒後,直身而跪對佛說:“我現在愛欲的心已經斷除了,身處在家庭之中應該怎麼辦?”佛告訴須達:像你現在內心清淨,不再有情愛和貪欲,你返回家裏問(你的)婦人:我現在愛欲的心已經熄滅了,你們每個人依從(自己的)喜好,需要(再嫁)夫婿的就放她,(隨她)喜好,如果想要留在這裏的,就供給你們衣服和飲食。””須達領受了(佛的)教誨,向佛行禮,便返回到家裏問婦人們(說):我現在情愛和貪欲都已經徹底斷除了,不會再有愛欲的事情,你們如果想再嫁人的話,各隨你們的喜好。想留在這裏的,供給(你們)衣服飲食,不會讓你們缺少。衆婦人們都隨自己喜好,個個如願。

  

  【附原經文】

  昔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賢者名曰須達,居家貧窮無有財産,至信道德。往至佛所,頭面作禮稽首佛足,卻坐一面聽說經法。佛問須達:在家之士當行布施不布施也。須達白佛:當行布施。多布施耶,少布施也,當以好意而布施耶,以不好意而布施乎。佛告須達:夫于布施,所施雖多而獲報少,布施雖少而獲報多。何謂施多而獲報少,雖多布施而無至心、無恭敬心,不大歡喜,貢高自大,所施之人信邪倒見,非是正見,不得快士,所施雖多而獲報少…

《菩薩本行經白話 公案(九)》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